5月9日,四川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上,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帶來了一份提案,建議加快構建現代農業“10+3”産業體係,持續推動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四川推動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緊迫性體現在哪兒?重點又應從哪些方面着力?針對這些問題,新華網採訪了楊秀彬。
嘉賓簡介
楊秀彬
楊秀彬
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
精彩觀點
新華訪談|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加快構建現代農業“10+3”産業體係 持續推動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1
新華網

四川推動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緊迫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四川推動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緊迫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
楊秀彬

我省農業産業發展有基礎、有規模、有特色、有優勢,但仍存在種養結合不夠、原産地農工貿結合不夠、農文旅體養結合不夠、農藝農機結合不夠等問題。

我省農業産業發展有基礎、有規模、有特色、有優勢,但仍存在種養結合不夠、原産地農工貿結合不夠、農文旅體養結合不夠、農藝農機結合不夠等問題。

目前,我省農業産業發展有基礎、有規模、有特色、有優勢,但仍存在種養結合不夠、原産地農工貿結合不夠、農文旅體養結合不夠、農藝農機結合不夠等問題,具體表現為:一是一些地區種植業成片發展,養殖小區卻遠離種植基地,本來“一頭豬就是一個化肥廠”,卻變成了面源污染。二是全省農産品加工轉化率比全國低7個百分點,賣原料賣不出好價錢。三是農業既飽口福、也飽眼福、更能養生,但這些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四是全省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的高標準農田不到耕地總面積的30%。

1
新華網

四川推動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重點應從哪些方面着力?

四川推動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重點應從哪些方面着力?
2
楊秀彬

千方百計促進糧經飼種養融合發展;千方百計促進原産地農工貿融合發展;千方百計促進農文旅體養融合發展;千方百計促進農藝農機融合發展。

千方百計促進糧經飼種養融合發展;千方百計促進原産地農工貿融合發展;千方百計促進農文旅體養融合發展;千方百計促進農藝農機融合發展。

一是持續夯實一産基礎,千方百計促進糧經飼種養融合發展。據測算,一畝糧食或者蔬菜地,可以消納3至5頭生豬的糞尿。我省是生豬養殖大省,常年生豬出欄在6000萬頭以上,推進農業內部種養融合,有利於種養殖業物質循環、能量循環和生態循環。應堅持以種定養、以養定種,調整種植業內部結構,推廣“生態養殖+沼氣工程+綠色種植”、林下種養、稻漁種養等發展模式,加快建成一批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的種養循環基地和魚米之鄉,進而整建制推進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示範縣、示範區建設,實現縣域大循環、園區中循環、主體小循環。加快完善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的政策和法規,逐步形成以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為目標的清潔生産制度體係,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農業種養循環綠色發展先行區。

峨眉山市茶葉現代農業産業園

二是持續延伸産業鏈條,千方百計促進原産地農工貿融合發展。圍繞川糧油、川豬、川茶、川菜、川酒等10大優勢特色産業,在農業園區基地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一批産地初加工設施,開展清潔、挑選、榨汁、烘乾、保鮮、包裝、貼牌、儲藏等商品化處理,提高農産品附加值,改變過去在田頭路邊“披頭散發”賣的現象,盡可能把農産品增值收益留在鄉村、留給農民。在縣域內積極發展品種專用、生産定制、産銷對路的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新模式,推動傳統加工技藝與現代食品工藝、現代消費方式有機融合。支持各類主體加快建設新型烘乾冷鏈基礎設施,建立完善集農産品烘乾冷藏、流通加工、集散批發、線上線下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農産品貿易服務體係。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原野有機牧場是全國首批八大休閒觀光牧場之一

三是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千方百計促進農文旅體養融合發展。建立健全鄉村聚“人氣”、聚“財氣”的體制機制,讓資本、人才流向鄉村、留在鄉村。在堅持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放活承包地經營權,開展宅基地使用權試點,探索農村其他資産資源“三權分置”,通過轉包、租賃、參股、聯營、股份合作等方式,實現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制度,引導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和工商資本返鄉下鄉,與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農戶開展聯合合作,共同發展農文旅體養跨界融合的新産業、新業態。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開展省級農業主題公園創建、休閒農業重點村建設。大力發展康養農業,充分利用森林、中藥、草地、湖泊、溫泉等資源,發展森林康養、田園養生、運動康養等大健康産業。大力發展創意農業,依託農業文化遺産資源,建設以農耕文化、特色農産品為主題的農業文創小鎮、特色村落,發展家庭工場、手工作坊,實現園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家園變花園、農房變客房、産品變商品。圍繞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效特色農業帶的戰略定位,率先將成德眉資同城化區域建設成為都市現代農業示範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率先把沿線、沿江、沿界區域建設成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美麗宜居示範帶。

四川省江油市太平鎮智能溫室大棚

四是持續加強現代農業裝備,千方百計促進農藝農機融合發展。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良”融合是農藝農機融合發展的基本要求,農機的設計製造要與地理條件、農藝技術相銜接,農作物品種、種植模式、農田建設、生産道路、水利灌溉也要與農業機械相適應。應在丘區、山區農業機械化上求突破,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田型調整、小田並大田,解決耕地“碎片化”,真正達到“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的標準。研發適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機,加強丘陵地區家庭農場和小農戶作業的小型農機以及適應特色作物生産、特産養殖需要的高效專用農機的研發。推進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探索建立“企業+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産學研推用模式,促進種養加、糧經飼全程全面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

嘉賓簡介
楊秀彬
楊秀彬
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