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追憶“草原勁松”

首頁 圖片新聞 要聞 法治 社會 教育 健康 文化 科技 財經 區域新聞 兩學一做 專題 娛樂 體育 汽車 美圖
多松年,這位蒙古族的早期共産黨員,在風華正茂之時英勇就義,但烈士短暫的一生光彩照人。
精彩觀點
1
光輝事跡永載青史
光輝事跡永載青史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404/fc61d320b09b4a94a138eddd6019c310.mp4
多松年于1905年4月出生在歸綏(現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一個貧苦的蒙古族農民家庭。1923年5月,在歸綏青年學生抵制日貨、反對“二十一條”的愛國運動中,多松年活躍在鬥爭第一線,成為骨幹。1923年秋天,多松年考入北京蒙藏學校(現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同年底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蒙藏學校團支部第一任書記,1924年秋天加入中國共産黨,是蒙藏學校黨支部負責人之一。1925年9月,多松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6年回國擔任中共察哈爾特別區工委書記,1927年4月,作為熱河、察哈爾、綏遠的唯一代表,赴武漢參加中國共産黨第五次代表大會。1928年8月被捕,敵人將他活活釘死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大境門的城墻上,年僅22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他的光輝業績永載青史。
2
烈士精神代代相傳
烈士精神代代相傳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404/511a94e8c8bd42d3acc7f2cf29374a06.mp4
1922年,17歲的多松年在歸綏讀書時,與蒙古族姑娘雲蘭蘭結婚。兩人生有一女一子。多松年犧牲後,雲蘭蘭上敬年邁有病的公婆,下顧不諳世事的孩兒。在母親的教導下,兒子賽希于1947年考入父親當年就讀的北京蒙藏學校,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賽希的兒女和孫輩,從小聽著先烈的故事長大,烈士精神一代一代傳遞著。
3
先烈故居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先烈故居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404/ec29a2144b254c428394336ac438ac65.mp4
多松年烈士的故居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呼倫貝爾南路,于2004年5月開館,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多松年以及父母、妻子使用過的物品依然保存完好,有20余件實物、80余件圖片,一些已經掉漆的家具。每年都有許多人前來烈士故居,緬懷這位壯烈犧牲的年輕英雄。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