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吃上生態飯 走好發展路
——一個省級貧困村的蝶變
當遊客陶醉于港背村秀美容顏時,很少會關注它的另一個身份——“十三五”省級貧困村。這裏,曾經一度靠攫取資源發展,如今,靠吃生態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向風景要“錢”景
港背村位于靖安縣璪都鎮東部,毗鄰九嶺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森林覆蓋率達95.7%。綠水青山如何變成金山銀山?省醫療保障局駐村扶貧工作隊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和向專家取經,確定發掘“一山一水一儒林”生態人文資源、發展好鄉村生態旅遊的扶貧思路。駐村工作隊通過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資金,大力推進港背村村莊整治和秀美村莊建設,新建了旅遊集散中心、農産品展店、休閒徒步長廊、沿河景觀帶及配套設施。利用古祠堂、古樹群、古驛道、古石磨、北潦河等自然景觀、人文資源,打造了一個集旅遊休閒、生態教育為一體的特色鄉村旅遊景區。
為進一步擦亮鄉村旅遊品牌,向風景要“錢”景,該局幹部職工成了旅遊宣傳員。每每遇到前來觀光的遊客,駐村工作隊員總會主動變身導遊,熱情介紹村旅遊景點、人文物産。同時,通過微信朋友圈,為港背村生態旅遊項目和土特産代言、帶貨。今年“五一”假期,來村遊客日均突破千人,呈現景美人旺的喜人景象。
向蜂蜜要“甜蜜”
遊客多了,蜂蜜等土特産需求也增加了。駐村工作隊因勢利導,帶領村民們積極發展蜂蜜産業。
孫前貴年老體弱,因患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致貧。在駐村工作隊員戴西熙的幫助下,他走上養蜂脫貧之路。養蜂是個技術活,要想事業“甜蜜”起來,還真是不容易。由于高山晝夜溫差大等原因,蜜蜂容易患病、走失。有一次蜜蜂走失、病死好幾箱,一度打擊了孫前貴的養蜂積極性。戴西熙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多次走訪蜜蜂養殖戶,深入密林養蜂現場,探究解決辦法。邀請省養蜂研究所的養蜂專家來村裏,到貧困戶家中進行一對一現場教學。2019年,孫前貴養蜂純收入超5000元,如期脫貧。而今,嘗到了“甜頭”的他開始擴産,養了20多箱蜜蜂。
向中草藥要“增長點”
如何進一步發掘港背村生態資源、發展壯大産業經濟,建立長效發展機制?省醫療保障局今年又瞄準了中草藥種植這篇生態大文章,積極邀請省中醫藥研究院的專家來村實地考察,研究港背村的自然環境、土壤結構和野生藥材分布情況。爭取在通過種植中藥材直接獲得經濟收益外,還能利用中藥材種植園觀光、品嘗藥膳等方式,增添鄉村生態旅遊新亮點和經濟增長點。
如今,港背村被評為省4A級鄉村旅遊點,加之九嶺山自然保護區的獼猴、鴛鴦、紅豆杉生態“三寶”,為鄉村旅遊帶來勃勃生機。駐港背村第一書記周志華説:“現在村裏每年接待遊客超5萬人次,帶動村裏蜂蜜、雞、鴨和大米等土特産的銷售,村民收入增加了,吃上了這碗生態飯。”(記者 劉佳惠子 實習生 郭文熙)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