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是湖南芝麻收獲的季節。湖南湘陰玉華鎮木錘農民合作社農民涂國良開著拖拉機,將今年剛收的芝麻送到了長康集團的芝麻油生産基地。接下來,這車新鮮光亮的芝麻將經歷層層工序、層層檢驗變成一瓶瓶香噴噴的芝麻油。
長康集團總經理譚光輝介紹,在芝麻油生産過程中,從原料到成品出廠要經歷20余道檢測關。要保證産品質量,必須從源頭抓起,“我們的第一車間是原料基地”。長康在湘陰、南縣和江西鄱陽縣建有22萬畝芝麻、油菜種植基地,他們與當地縣鄉農技站簽訂合同,按照綠色食品原料種植技術操作要求,採取統一栽培、統一種植、統一防控、統一施肥、統一烘幹儲備的方式開展芝麻和油菜種植,“五統一”的標準種植流程讓原料品質質量穩定有保證。
經過近百天的辛勞,湘陰縣的芝麻熟了。農戶載著滿車的喜悅從四面八方涌來,基地一下子又變得熱鬧起來。這些芝麻還沒有進入生産程序就要進行嚴苛的進廠檢測。長康集團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對每車原料抽10個以上的點進行檢測。每個樣本都要檢測水分、雜質、酸價、過氧化值、含油率、農殘、脂肪酸組成等指標,進場的檢測流程項目達到5個以上。檢測合格的芝麻經過自動清理裝置篩選除塵才能進入高位筒倉儲存等待下一步壓榨生産。
“從一粒芝麻到一滴油的蛻變,成敗在加工。”譚光輝介紹,芝麻通過壓榨生産出來的毛油還必須經過滯留沉淀、冬化脫磷除雜、儲存、精過濾等1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須經過抽樣檢測合格後,才能進入到最後工序——灌裝。而這些檢測必須在更為精準的專業設備上才能進行,為此他們投資2800萬元引進了全進口設備,為每一滴油“體檢”。芝麻油在封閉的不銹鋼管道中流動,來到了灌裝工段。灌裝前,芝麻油還要進行抽檢,項目包括蛋白質、脂肪、膽固醇、碳水化合物、鈉含量等,這最後一次檢測,有一項不達標都不允許出廠,因為它關係企業的信譽,更關係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産品質量不是檢出來的,是做出來的”。譚光輝説,長康芝麻油能獲評首屆“袁隆平特別獎”和“我最喜愛的綠色食品”,關鍵在于公司堅持不懈開展“6S”管理和“三零”質量創優,嚴格執行ISO22000和HACCP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係要求,員工質量意識牢固,崗位質量責任落實到位,才成就了長康芝麻油“液體黃金”油中之王的美譽。
長康用30多年的執著堅守,保障了一粒粒優質芝麻變成一滴滴好油。每道關留下的一組組數據,記錄著變化的全過程,成為“誰知瓶中油,滴滴皆心血”的真實寫照。(高麗 周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