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高校智力人才優勢助推産業扶貧
發揮高校智力人才優勢助推産業扶貧

發揮高校智力人才優勢助推産業扶貧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關鍵之年。貴州省網信辦聯合新華網推出2018貴州省兩會特別訪談節目《代表委員話開局》,貴州省人大代表潘學軍就發揮高校智力人才優勢助推産業扶貧、培養土專家等基層技術人員、 建立高效適用的産業組織模式發表看法。
精彩觀點
2
潘學軍

發揮高校科技人員智庫作用助力脫貧攻堅

發揮高校科技人員智庫作用助力脫貧攻堅
發揮高校科技人員智庫作用助力脫貧攻堅

這次帶來兩條建議,一個是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助推貴州産業扶貧,第二是多舉措加快農業領域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為脫貧攻堅提供人才智力的支援。

這兩條建議是從高校科技人員如何發揮其智庫作用助力脫貧攻堅的角度考慮的。高校有人才、科技的優勢,是社會的智庫。這個智庫的作用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智力支援,一個是人才支援。

貴州目前正處在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環節,關鍵年份。在實現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最難的就是産業扶貧。貴州目前正在大力進行産業結構調整,尤其是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它切實關係到農戶有沒有一個健康的産業讓他脫貧,持續的脫貧,持續的小康。在這個産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高校實際上是在充分發揮智力優勢和人才優勢這兩個方面。從智力優勢角度來講,高校聚集了很多高層次人才,如何讓這些知識轉化為生産力,很重要。第二是如何讓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第三是如何能夠為産業培養人才,一方面是把學校現有的研究生或大學生培養好,讓他們真正把專業知識學好,學扎實,為社會服務,另一個方面,我們要從産業中培養人才,把他們培養成地方留得住的土專家,這些土專家真正會為當地的産業發展發揮作用。

當前産業扶貧當中,高校充分發揮智力和人才的優勢可以做這幾方面的事情:

一是怎麼為政府謀劃規劃産業布局?

那就要充分利用知識挖掘當地最適合的資源優勢,氣候優勢,然後研究如何將這些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所以産業布局和規劃特別重要。政府對當地的情況很熟悉,但是如何從産業的角度去拔高,這是高校的優勢,這兩個方面要結合,是很重要的一點。現在地方政府知道要産業扶貧,但當地具體發展什麼産業,就像當時我做核桃産業一樣,很多地方不知道核桃是這麼好一個産業而當地也有這麼一個優勢的。所以高校要聯合地方把這個産業挖掘出來,幫他們做規劃,做謀劃,慢慢把産業做大做強。

二是産業做起來了,有了好的産業布局以後,實際上最缺的是人才和科技。

有些縣知道哪個産業好,但是做産業的時候發現科技的問題很多,一方面是在産業方面會出現新的科技問題,他們不知道怎麼解決。另一方面,有些問題可能是一些實用的技術,高校可能也有,但他不知道怎麼做。所以高校的人員就應該把産業當中存在的科技問題用自己的知識去剖析,去解決,為當地服務,另一個是用自己掌握的實用技術,主動為地方服務。

第三是人才的培養。

高校最大的資源就是學生,要把學生培養好。培養的農業專業學生,要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跟農村、跟老鄉要有感情。同時要在産業發展中培養當地的技術員,培養當地的科技特派員,培養當地的大戶成為土專家,這些土專家是當地能夠留得住的,也是産業發展最重要的支撐力量。

第四,産業組織模式至關重要。

農業技術有了,如何讓地方推廣應用,就得需要好的組織模式來實行。貴州的“三變”改革、塘約經驗都是比較好的組織模式。 

2
潘學軍

發展核桃産業要長短結合 補充基層技術人員

發展核桃産業要長短結合 補充基層技術人員
發展核桃産業要長短結合 補充基層技術人員

我2006年在赫章縣與貴州大學全面合作的背景下,去赫章縣做核桃科研。地方政府想把核桃做成産業,我們發現做産業的第一個問題是沒有優良品種,過去的古樹一棵樹一個樣,無法做産業。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做了優良品種的選擇。第二個攻克的問題是嫁接,把優良品種嫁接當地現有的核桃樹上。第三,嫁接之後如何豐産?所以又研發專用肥,研發配套的高産栽培技術。結果後來又出現病蟲害比較嚴重情況,我們又研究病蟲害的綜合防控。12年所做的工作中,還包括完善産業鏈的建設,如開發核桃油、核桃工藝品等産品。

赫章縣的現在核桃種植面積從當時的14萬畝(古樹)達到了現在的163萬畝,超過十倍增長,挂果面積已超過40萬畝,並且每年還在增長。核桃年綜合産值能夠達到15個億,參與種植的農戶年戶均收入在5、6千元,種得好的大戶,一年有8、9萬塊錢。發展核桃産業要注意長短結合,核桃是長線産業,在沒有挂果之前就應該有個短線産業。赫章縣在核桃樹中間作了馬鈴薯、養心菜、中草藥,這些收入都不低,長短結合,以短養長。

目前發展核桃産業面臨的問題是基層人才隊伍遠遠不夠,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奇缺。我大約估算了一下,至少缺二分之一,一些地方要缺三分之二。

赫章的核桃技術已在水城、盤州、普安、晴隆、興仁等十多個縣推廣。每一千畝核桃需一個懂行的專業技術人員,貴州要發展一千萬畝核桃的話,要1萬名專業技術人員,但貴州可能1千個都沒有。

2
潘學軍

土專家接地氣能讓技術真正落地

土專家接地氣能讓技術真正落地
土專家接地氣能讓技術真正落地

土專家對貴州太奇缺的。外面來的專家,到縣去的次數有限。土專家扎根當地,好學,善學。他們接受新技術後,能利用其“鄉土化”的模式,簡潔化的把技術傳給周圍老鄉,這是真正的技術落地。我在好多縣培養了好多優秀的土專家了。他們結合當地特色,把你的技術改良得更適合當地實際。我們的技術研究多從學術化角度出發,土專家則讓研究結果實用化。就這一點來説,我們要向他們學習。農業實用技術到第一線後,不是高大上,而是簡潔有效。 

2
潘學軍

産業扶貧需金融助力 龍頭企業帶動

産業扶貧需金融助力 龍頭企業帶動
産業扶貧需金融助力 龍頭企業帶動

果樹要産出要結果必須要投入,而且它是先投入、後産出模式。但很多農戶的傳統認識則是有産出他才投入。所以政府應該通過搭融資平臺,發展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相捆綁。

現在貴州一種較好模式是村企一體化,村的黨支部、村委、合作社是一體的,龍頭企業兜底。合作社當中有技術人員,農民以土地為資産可以獲取部分效益,管理核桃果樹打工又有部分效益,行間間作一些短項目還有收益。農戶如果掌握些技術,還可被聘為技術輔導員,又多加一分額外收入。這樣農戶就可以把技術學到位,以點帶面,農業産業就能夠慢慢做起來。

潘學軍
第十三屆貴州省人大代表、貴州大學農學院副院長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