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黔行40年·六盤水篇
六盤水華燈初上。張大興 攝
六盤水位于貴州省西部烏蒙山區
1978年12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建市
全市國土面積9914平方公裏
戶籍人口340萬人
轄4個縣級行政區
梅花山國際休閒生態度假區。(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裏氣候涼爽、舒適,紫外線輻射適中
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
是全國唯一以氣候特徵命名的城市
已連續多屆入選“中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
瑤池。(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裏交通區位優越
地處川滇黔桂結合部
縱橫交錯的六盤水交通。張家裕 攝
與成都、重慶、昆明、貴陽、南寧
五個城市的直線距離均在500公裏以內
鳳池。(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裏礦産資源豐富
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譽
這裏生物多樣性保存良好
被譽為“世界古銀杏之鄉”
“中國野生刺梨之鄉”
“中國紅豆杉之鄉”
“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
妥樂村古銀杏。陳維象 攝
【生態建設大提升】
山是“一脈青山”
水是“一池碧水”
城是“一座綠城”
2017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6.09%
空氣質量得到大幅改善
青山綠水好生態。(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優良天數比例平均達到了94%以上
集中飲用水源地的水質保護100%合格
六盤水茶葉基地。(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千重大山變成了萬頃金山
德湖。(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旅遊經濟大增長】
春踩水城春綠
夏來花海漫步
秋看杏黃果熟
冬在雪上飛舞
2017年全市接待遊客達到3000萬人次
旅遊總收入突破200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60.84%和57.82%
烏蒙高山杜鵑。(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前三季度
全市接待遊客超過3300萬人次
旅遊總收入超過260億元
已經遠遠高于去年全年水平
牂牁江風光。(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
建成牂牁江湖濱旅遊度假區
野玉海國際山地旅遊度假區
烏蒙大草原旅遊景區等10余個重點旅遊景區
圖為六盤水玉舍滑雪場。姚咏 攝
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3個
省級旅遊度假區3個
還建成了玉舍滑雪場等4個中國緯度最低的滑雪場
盤州羊場鄉布依風情特色小城鎮。(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城鄉面貌大變化】
經過40年的建設
全市中心城區建設面積已經超過80平方公裏
建成區人口75萬人左右
城市道路達到430公裏
城市綠化率33.77%
明湖。(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涼都體育中心、涼都大劇院、美術館、規劃展覽館等相繼建成
累計打造34個特色小城鎮
六枝特區郎岱鎮、水城縣玉舍鎮先後入選中國特色小鎮
城鎮化率50.63%
美麗鄉村——噠啦仙谷。姚祥林 攝
實現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綠中
小城鎮生活垃圾清運實現全覆蓋
“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全面展開
全市現有美麗鄉村省級示范點21個
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1個
9個村落進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世界第一高橋——都格北盤江大橋。張三都 攝
【交通建設大改善】
2016年滬昆客專開通
六盤水實現高鐵“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
目前境內開通了4條普通鐵路、1條高速鐵路
還有3條高速鐵路在建或即將啟動建設
2017年實現村村通油路(水泥路)
全市公路總裏程14385公裏
滬昆高鐵盤州段。胡國書 攝
六盤水月照機場已開通直達北上廣等
16個城市航線
預計年底完成旅客吞吐量40萬人次
盤州官山機場選址獲國家立項批復
盤州上平川機場和八擔山機場通過可研報告審查
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全市的區位優勢
幾名農家婦女針織少數民族文化服飾。鄧永長 攝
【人民收入大提高】
“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三變”改革
解決了老百姓增收致富問題
水城農民畫。(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2017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893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69元
分別是1978年的89倍和116倍
盤州市成為全國百強縣和西部十強縣
六枝特區、水城縣、鐘山區進入全省經濟強縣行列
娘娘山。(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半世紀拓荒創業
四十年改革奮進
三線建設博物館。(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今天的六盤水城中有景,景中有城
美麗山水城市正在崛起
今天的六盤水洋溢著發展的激情
涌動著建設的熱潮
奮力譜寫百姓富、生態美的
多彩涼都新未來
鳳池。(六盤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
來源:新華網貴州頻道
文案:欒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