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豪森股份发行在即 大连将迎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孙宪超证券时报

  大连辖区将迎来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按照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森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预计时间表,该公司将于10月23日进行初步询价,10月28日进行网上和网下申购,11月上旬有望正式挂牌上市。

  细分行业居国内领先地位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豪森股份是一家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线的规划、研发、设计、装配、调试集成、销售、服务和交钥匙工程等。

  一直以来,豪森股份深耕于汽车智能生产线领域,在汽车发动机智能装配线和变速箱智能装配线等动力总成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服务传统燃油汽车的基础上逐步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在混合动力变速箱智能装配线、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氢燃料电池智能生产线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等细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豪森股份在智能生产线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结合下游客户的具体工艺需求,可以大大扩展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和范围。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公司获得了国内外一流客户的认可,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采埃孚、北京奔驰、长安福特、特斯拉、华晨宝马、标致雪铁龙、康明斯、格特拉克、卡特彼勒、上汽集团、一汽大众和盛瑞传动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豪森股份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核心技术掌握水平,与上汽通用、卡特彼勒、康明斯和华晨宝马等合资公司或跨国公司进行产品设计和装配线设计的同步工程,使公司对装配线的设计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和提升,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进口替代的优秀代表

  豪森股份所服务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外一线汽车整车厂商和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下游客户对智能制造设备提出极高的要求。基于先发优势,我国汽车高端装备市场长期被大型外资制造商占有,这使我国智能制造业对外依存度很高。

  对于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核心部件的智能制造装备,豪森股份面对的竞争对手主要为柯马、蒂森克虏伯等国际制造商,公司也是国内少有的可以与国际厂商在高端市场进行竞争的企业。

  随着豪森股份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动力总成智能装备领域,我国的对外依存度也不断降低,智能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效应越发凸显,豪森股份成为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提升过程中的优秀代表企业。

  目前,豪森股份拥有研发设计人员610人,专利79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软件著作权78项,并掌握大量应用于产品的核心技术。例如,智能柔性装配单元技术,可以应用在发动机装配线、变速箱装配线、混合动力变速箱装配线、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生产线的关键工位设备中,可以完成传统3~5条装配线所承担的客户产品。MES系统,可以应用于公司各类生产线的生产管理,满足客户在智能设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数字化工厂等方面的需求。

  IPO募资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

  据了解,本次豪森股份IPO募资拟用于新能源汽车用智能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专项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近年来,在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换时期,我国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一历史机遇,采用“弯道超车”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新能源汽车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逐年升高。但相比整个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初期,以2019年为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我国汽车产销量的比例分别为4.83%和4.68%,截至2020年6月30日,豪森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在手订单达 71,527.93万元,占在手订单总金额的32.12%,相比2019年在手订单金额有较大上升,未来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豪森股份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期,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池芯、燃料电池、汽车电机”所需材料、零部件产品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寻找这些材料、零部件产品/工艺技术资源,利用公司在汽车业的客户资源,深度发展有新业务价值的客户关系,选择合理的时机,通过与汽车厂、产品技术方等多方合作,进入新能源汽车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产业。

  需要指出的是,氢燃料汽车目前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豪森股份为最早发力氢燃料汽车装备的设备供应商之一,无论是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水平还是产线的工艺规划能力,公司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获得加拿大巴拉德、上海捷氢、新源动力和潍柴动力等行业领先客户的认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