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限购加码!西安楼市调控出重拳:“5年社保”看齐京沪 传递什么信号?

中国证券报

  过去半年,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里,西安新建住宅价格同比涨幅一直位居第一。昨天,西安的限购加码。

  6月20日,西安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市场调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

  自下发之日起,从西安市外迁入户籍的居民家庭(退伍转业、家属随军落户的除外)在西安市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落户满1年,或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无住房且能够提供5年以上(含5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方可购买1套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同时将临潼区纳入住房限购范围,严格执行西安市住房限购政策。

  对比即可发现:

  新规要求需落户满一年,或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才能买房;而旧规中落户即可买房。

  新旧之间,遏制落户炒房,是西安此次面对多月楼市涨幅领跑的必然之举。

  房价格领涨全国

  在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公布的5月份全国70城新建住宅价格统计中,西安同比涨幅连续第六个月领跑,达24.4%。环比涨幅2.0%,也位居第一。

  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此前的另一份数据显示,近年来西安的住宅销售面积节节攀升,在201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2221.27万平方米。相较之下,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则创下了多年来住宅销售面积的新低。

  一冷一热之间,反映出不同城市之间的楼市调控态势。

  从最近看,监管部门对于楼市价格上涨有过热趋势的城市,加强了监管力度。

  5月份,住建部对佛山、苏州、大连、南宁4个数月来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大的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此后,上述城市分别出台了限售和调高了二套房贷利率等措施。

  针对此次西安出台限购,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政策出台非常及时,符合预期。该政策是针对“一落户就炒房”现象进行了收紧。对于无户籍的人员,在西安限购区域需要满足5年社保的条件。这一规定非常严厉,实际上现在需要交纳5年社保要求的,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所以西安此次调控,对于一些外来人口的购房行为进行了管控。

  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

  百万人口大军进长安

  西安近两年执行号称史上最宽松的落户政策,已让西安的人口增加了超过百万人。

  根据《西安人口志》记载:

  西汉京兆尹管辖12县,今西安市境有7个县,总人口约48万。

  唐天宝元年,京兆府20县人口196万,今西安市境有8个县,总人口约132万人。

  2017年3月,西安出台“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新政,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等“三放四降”措施招纳人才。之后,西安先后7次升级调整户籍政策。

  至2019年2月,西安人才落户政策再次升级为“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落户西安”——本科及以上学历落户不受年龄限制,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落户;具有本科(不含)以下学历的,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也可落户。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西安户籍人口共1004.9万人,流动人口317.9万人。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西安市共迁入落户115.1万人。

  两年百万大军进长安。有网友笑称:这是自唐朝以后,西安最大规模的人口净流入。

  而人口急剧增加后,沉寂多年的楼市迅速火热起来。

  根据中证君近两年的观察,西安楼市在人潮涌入后,各售楼处大排长龙、摇号、排卡等火爆城市的惯常操作,也在西安频频上演。

  未来:“房住不炒”是主线

  城市主体责任需落实

  不过话说回来,西安的米到底贵不贵,居住到底易不易,不同机构之间持观点也不相同。

  易居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百城房价数据》统计显示,5月份西安新建住宅均价13931元/平方米,与百城均价13937元/平方米几乎持平。

  对比其他非一线省会城市,5月份合肥17307元/平方米、石家庄新房均价15804元/平方米、济南15406元/平方米、郑州13792元/平方米,西安的房价仍具有一定价格优势。

  不过严跃进表示,西安目前并非全国性的购房市场,即便房价上涨,也不可能持续。换而言之,对比一些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来说,类似杭州、三亚等,西安的房地产的市场需求更多还是陕西省内的,市场经过炒作后还会降温。

  而更重要的,还是要贯彻楼市调控的主体责任的要求。

  业内人士预测,有关部门在4月、5月分别对相关城市做出预警提示,不排除6月仍然会继续预警,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各个城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执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总体定位。

  一个端倪是,4月以来,楼市调控政策又密集发布了。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月和5月,各地分别出台楼市调控政策60次、41次,较2月和3月有明显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