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的楷模——邹树君
http://www.cflac.org.cn  2006-12-12  作者:  来源:威海新闻网
 

  10月24日,得知学员要排练,病中的邹树君从医院赶到老年大学为学员们辅导。张晓晨 摄

 

2004年9月24日,中国音乐学院———这所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建立、以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为使命的高等音乐学府,迎来了四十华诞。当年满怀激情从这里走出去的许多音乐工作者,又回到这里,参加母校的“生日”庆典。

他们当中有一位年过“花甲”、来自威海的基层文艺工作者。他向老师和同学们做了这样的汇报:这30年,我在专业上没有做出让老师满意的成绩,我只是用了30年的时间去推动我的故乡的群众歌咏活动,现在我的故乡已经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全国歌咏之乡”称号。

他叫邹树君。一个在基层辛勤耕耘30载的中国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一个身患绝症仍奋斗不息的音乐人。

无悔的选择

1973年毕业前夕,邹树君面临着人生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次抉择:是留在北京,还是回到故乡?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建立之后的第二届学生,作为参加过国庆招待会等大型演出的高材生,作为一名优秀的团干部,他有充分的条件留在北京。而且邹树君心里很明白:留京工作更有利于自己在专业方面的成长和成才。

然而,家乡有他割舍不下的情结。那里有他时时牵挂的妻子。她是他中学的同学,大学时的恋人。恋爱期间,她突发脑膜炎,被救活后,一度神志不清。在姑娘绝望的情况下,心地善良的邹树君,毅然与她结了婚,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这时,妻子已经从青岛海洋大学毕业回威海工作,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需要他的照顾。这成为他选择回乡的一个原因。

促使邹树君做出决断的,更重要的是他对党和家乡人民的深情,是他从事基层文艺工作的坚定信念。

1945年1月20日,邹树君出生在威海市张村镇一个普通农家。8岁时,原本幸福的家庭突然发生变故:父亲出走,母亲随后病故。原本快乐的邹树君一夜之间成了孤儿,只能和年迈的姥姥相依为命。从此,有两个数字成为邹树君永远的记忆:一个是六元五角,一个是十九元五角。这两个数字,一个是上中学时的人民助学金,一个是上大学时的人民助学金。靠人民助学金,邹树君才得以完成学业。他说,自己一个孤儿,靠人民助学金完成了学业,用什么才能报答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他想不出别的途径,只能用自己的所学,为群众文化事业尽点微薄之力。

由于出生于农村,中学时期就学于县级市,他对基层文化贫乏的状况有着很深的感受。当时国家音乐教育落后,大中专学生又不愿意到基层,农村、中小学、县级文艺团体文艺人才匮乏,高水平的文艺人才更是奇缺。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他在初中三年级,村里排演文艺节目,竟找不到一个识谱教唱的人。村里人认为他是个中学生,又爱好文艺活动,就找到他。可他只是跟着别人学了几首歌,曲谱面前也是“睁眼瞎”,只好挂出“免战牌”。那一次经历深深地刺激了他。也是在经历了那次刺激之后,他才下功夫自学音乐知识,并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

邹树君对基层文艺人才缺乏的状况太了解了。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这种状况。他坚信,在基层群众文化这个大舞台上,他同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就这样,邹树君成为当年中国音乐学院唯一选择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乘上返乡的列车,满怀抱负的邹树君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他要把自己的知识播撒到群众中,回报党的培养,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

“歌咏之乡”的功臣

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全国命名了三个“乡”:厦门鼓浪屿“钢琴之乡”、桂林“山歌之乡”、威海环翠区“歌咏之乡”。邹树君自己没有在全国有影响的成名作,但威海人说,“歌咏之乡”是乐中“极品”,是邹树君的传世力作。

邹树君回到家乡以后,被安排到市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当时威海是一个县级市,市区人口只有两三万人。那个年代,“样板戏”一花独放,群众文化生活极端贫乏。邹树君报到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群众文化活动从哪里启动?

1974年春天,在讨论以哪种形式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32周年的时候,邹树君提出了举办群众歌咏活动的建议。他认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首先要为群众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应当从这里破题。

当时的邹树君并没有想到,他的这个提议,成了坚持30多年而不衰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成就了环翠区的“歌咏之乡”。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从此与的“5.23”音乐活动签下了生死之约,要与这项活动相伴一生。

邹树君的建议被采纳以后,他成了这项活动的主要筹办人和音乐辅导老师。为保证晚会效果,他逐个单位辅导,一个月的时间几乎跑遍了威海的机关企业。一天晚上,邹树君骑自行车接连跑了5个单位做辅导,来到第六个单位时已近11点钟。当他推开排练厅的大门,看到已经排练了3个多小时的演员们,还在等着他来辅导,心里暖融融的。他感觉到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爱和渴求,感觉到了自身的价值。

1974年5月23日,首届群众歌咏会如期举行。容纳4000多人的场地被挤得水泄不通。当《咱们的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我的祖国》等一批群众久违了的优秀歌曲唱起时,观众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台上台下齐声同唱,成了歌的海洋。

首届歌咏会的成功,让邹树君信心倍增,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30多年里,每年的“5.23”歌咏活动,邹树君都是主要组织、策划者、指挥者。演唱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邹树君的满头青丝也渐渐变成了缕缕白发。虽然这30多年他的工作也有过变动,但5月23日,他从没有在这个舞台上缺席。

歌咏会带动了威海群众歌咏活动的蓬勃开展,也不断给邹树君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和他的同事们以歌咏活动为支点,不遗余力地进行音乐普及提高工作。农村、企业、学校、军营,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留下了他的歌声。进村驻点时,邹树君白天和群众一起下地,晚上教村民们唱歌;为搜集威海民歌,他走遍城市乡村,拜访老艺人,用一年时间编写整理了威海首批民歌专辑。那时交通条件不好,到农村去都靠自行车代步,远的乡镇来回要走40多公里山路,但他从不叫苦。1983年冬天,孙家疃镇组织一个军地文艺骨干培训班,请邹树君前去辅导。课休时,一位学员无意中说到,要是邹老师能和我们住在一起,晚上也能学习,那多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邹树君就把铺盖搬到了建在海边的学员宿舍里,和学员们吃住在一起。

对歌咏事业执著追求,使邹树君难以兼顾好家庭。业余辅导,多在中午晚上进行,有时爱人出差,他只好把儿子锁在家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深夜他回到家时,孩子已缩在炕角睡着了,嘴里含着还没吃完的饼干。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邹树君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威海市的群众歌咏活动广泛开展,水平飞速提高。1982年,威海的群众歌咏活动已经引起了山东省音乐家协会的关注。他们在这里召开了观摩会,在全省宣传推广。1987年威海组建地级市,原威海市改为环翠区,群众歌咏活动仍然继续发展。

2003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领导同志看了环翠区“歌咏之乡”申报材料,感慨地说,没有想到,在一个滨海小城,在社会大变革的年代,一个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能够历经30多年而不衰,“歌咏之乡”的称号他们当之无愧。

举行“全国歌咏之乡”授牌仪式那天,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亲自来到威海。他拉着邹树君的手说:“谁说高等音乐学府的高才生到基层没有作为,就看你肯不肯做,只要肯做,就会有为。你就是很好的典型。谢谢你对中国音乐事业的付出,是你让歌咏之乡歌如潮。”

甘为人梯育桃李

邹树君的同学,许多都成了拥有夺目光环的音乐家。由于选择了基层,他没有成名,也没能成家,但他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一个又一个“音乐之星”。

2004年10月,中央电视台“音画时尚”栏目为戚建波做了一个专辑。这几年,从一座滨海小城走出来的戚建波,凭借他创作的《中国娃》《常回家看看》《母亲》等一大批优秀歌曲红遍大江南北。演播现场群星云集,演唱他歌曲的都是全国顶尖的歌唱家。在鲜花和掌声中,戚建波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邹树君。

戚建波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春天,邹树君因包村住进了他家。当时只有十三岁、酷爱音乐的他,从此与邹树君结下了师生情缘。邹树君教他乐理知识、教他发声方法,鼓励他参加群众歌唱活动。几年后,戚建波考上了师范学校音乐专业,毕业后做了中学音乐老师。邹树君又辅导他搞歌曲创作,有了满意的作品,就拿到“5.23歌咏会”上来演唱。邹树君是他音乐之路上的启蒙人。

戚建波还清楚地记得,1990年夏天,邹树君专门为他组织了一场“戚建波声乐作品演唱会”。为了筹措到音乐会的费用,邹树君顶风冒雨,先后跑了20多家单位。他还请来了著名音乐家唐诃、臧东升等,对戚建波的歌曲逐一进行点评。唐诃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能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学音乐教师举办这么高层次的专场音乐会,这在全国不多见。

戚建波最清楚,音乐之路上,邹老师为他付出过多少心血。他把邹老师请到了中央电视台演播厅,请导演把他安排到显要的位置上。鲜花和掌声,他要首先让自己的恩师来分享。

在邹树君辅导帮助下成材的人,有很多很多。从事基层文化工作30多年,他办了上百期音乐培训班,培训了上千名文艺骨干。邹树君的家里经常是这样一种景象:钢琴前他在认真地演奏,钢琴旁音乐爱好者在动情地歌唱。他的家就是一个小课堂,是威海音乐爱好者的“音乐之家”。从邹树君的培训班和这个“音乐之家”里走出了多少文艺人才,邹树君自己也记不清了。

张芳,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威海市国庆50周年庆祝晚会,她参加单位组织的文艺演出,指导排练的正是邹老师。从此她便以邹树君为师,经常向他求教。邹树君除了给她辅导外,还经常推荐她参与一些文艺演出,给她锻炼提高的机会。现在,她已经是环翠区文化馆的一名演唱骨干。

吕玉璋,威海驻军的一名普通战士。参加了邹树君办的几次音乐培训班后,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坚持自学。退伍后,他考上了一所大学的音乐专业。得知邹树君患病,他带着一家三口,从外地来到威海,看望把自己带入音乐殿堂的老师。他说,我庆幸自己能够在威海当兵,庆幸能够在威海遇上了邹老师。

邹树君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义务的,不讲报酬的。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跋涉,不求名不图利,甘为人梯、甘当绿叶,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去浇灌新苗、培育新人,他感到这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和欣慰。

他用生命歌唱

2000年3月底,邹树君连续发烧20多天,到医院一检查:直肠癌晚期。从那时起到现在,六年多的时间,病魔一直在折磨着他。他先后做了三次手术,十多次的放疗、化疗,但癌细胞并没有被控制住。病魔一次又一次把他击倒,但他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走上舞台。

2003年的第三十届环翠区歌咏会,他做了转移性肝癌切除手续不久,大家都知道邹树君身患重病,不忍心请他来指导、排练节目。他得知这一情况后,拖着病体主动请缨参战。60多平方米的小排练厅内,邹树君对参加汇演的十几首歌曲指导一遍,要耗时3个多小时。演唱会那天,他要指挥4首合唱歌曲。每指挥完一首,他都要去换一件上衣,因为汗水已将衣服完全湿透了。

2006年5月23日,环翠区迎来了第33届歌咏晚会。这时的邹树君,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原来90多公斤的体重已经降到不足60公斤。躺在病床上,他心里却在琢磨合唱团的节目单,定下歌曲后,又开始背谱子,并要求合唱团的骨干到医院来唱给他听,一旦哪个声部、音符不对,马上纠正。晚会那天,熟悉情况的人都想:今年的歌咏晚会,可能见不到邹老师了。而这时的邹树君在想:这样的歌咏盛会,自己今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参加了,他要再见一见他的观众。他请他的同事在演出前5分钟把他接到后台。大幕拉开,人们看到,他们的邹老师又一次笔直地站到了指挥台上。当他走下指挥台,面向观众谢幕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许多人含着眼泪,用掌声向这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强者致敬!

  自打生病以后,邹树君常想,自己的时间不会太多了,有生之年,应当再给威海的文艺事业留下点东西。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组建一支业余合唱团。他要把这个合唱团带成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把威海的歌咏水平提升一个台阶。2003年,办理完退休手续的邹树君,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充裕时间,马上实施自己的计划。在威海办企业的韩籍华人龙启明,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素不相识的他们开始了合作。龙启明出资赞助,邹树君招兵买马,60多人的“启明合唱团”很快就组建起来了。

从此,每到星期天,病弱的邹树君都要来到合唱团组织排练。2005年,合唱团要代表威海市参加山东省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老干部歌咏比赛。排练过程,他事必躬亲,每次排练,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湿衣衫。一个星期天,大家都认为邹树君老师不会再来了,因为前几天他刚发烧住进医院。10点钟时,排练厅大门推开,邹树君又来到了大家面前,他颤抖着拿起指挥棒,指挥大家演唱《在太行山上》《在灿烂的阳光下》。

退休后的邹树君,对老年人文化活动格外热心。今年11月8日,记者在区老年大学音乐培训班看到,身体干瘦、脸色腊黄的邹树君,在讲解了音符等音乐知识后,又领学员们学唱《四渡赤水出奇兵》等歌曲。在一遍遍的演唱中,邹树君身上始终洋溢着一名音乐工作者所独有的精、气、神。这股劲儿,完全掩盖了一名癌症晚期病人的病态。可当他宣布下课后,他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一手按着腹部,一手撑着面前的讲桌,身体前躬着,十几分钟后才缓过劲儿。

12月5日,邹树君再次来到区老年大学上声乐课。由于身体极度虚弱,邹树君拿在手里的粉笔刚一接触到黑板,就从手中掉下来。几次尝试失败后,他用左手握住右手五指,用两只手的力量捏住粉笔,歪歪扭扭地写下《送别》和《无题》两首歌名。他告诉大家:“由于身体原因,这堂课后要暂时离开大家,不能继续给大家上课,但愿这不是最后一课。”他像过去一样,坐在课桌前教唱歌曲。学员们强忍着泪水,跟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吟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学员们心里明白,这是一个音乐工作者以他特有的方式同大家话别,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邹树君就这样用生命与时间赛跑,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推动威海歌咏事业不断发展。人们说,他在用生命歌唱。他自己说,人总要有一个归宿,如太阳必定要下山。音乐已经成为我生命的寄托,如果哪一天大家看不到我了,那一定是我到了天堂,给那里的人们排练去了。(王令臣 李学波 蔡和平 张永钦 王艳华 车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