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银幕上的丰碑

http://www.cflac.org.cn   2006-07-07   作者:王人殷   来源:中国文联网

 

  在半个世纪的新中国电影画廊里,共产党人的形象如同一座座丰碑,以他们的信念、人格、激情汇成了一股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洪流,感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些影片已成为新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它们体现出新中国电影的先进文化思想和独特的民族气派与审美特质。

  这里,我仅就新世纪以来的影片,谈谈这方面取得的可喜进展和成就:

  一、拓展题材视野,深化主题思想。

  选择题材,无疑对于一部影片至关至重。但是题材优势又未必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重要的是对于题材的开掘有无独创性,有无新颖的角度和切入点,这关系到影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品格。

  在众多描写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生涯和人生经历的影片中,《相伴永远》别出心裁,它有别于以往全景式地展现革命者在烽火硝烟中的丰功伟绩,而是在时代风云的大背景中,从爱情、夫妻情切入,把革命与爱情交融起来,从李富春和蔡畅青年时代在法国的相识恋爱开始,法国—香港—东北—北京,用四个时空阶段浓缩了他们一生的政治生活和革命功绩。影片把爱情的专一和革命信仰的忠贞交织起来,浓郁的人性化叙事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从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灵魂和真善美的情操。又如:2003年拍摄的传记片《邓小平》,把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果敢坚毅、开拓创新的伟人风范集中在:人民生活越来越好,邓小平越来越老——这样的感情线索中。选取邓小平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生命最后的20年,在时代与历史的深厚层面上,把具体事件推向后景,围绕着人物的心理轨迹,运用纪实、政治、诗情相结合的叙事策略,凸显进入古稀之年的邓小平为中国人民呕心沥血的崇高精神和他那不同凡响的人格魅力。

  二、从鲜活的英模原型到动人的艺术感召力。

  以生活中的英模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已成为弘扬时代主旋律电影创作的重要途径。《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不愧为现实主义的力作,葆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2004年拍摄的《张思德》是又一部佳作。创作者准确把握住上世纪40年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革命理想和延安的艰苦环境,充分发挥艺术的想像力,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以张思德为第一主人公,在领袖与战士的连接、映衬中,将写实主义与浪漫诗情相结合,运用影像细节、色彩变幻,把普通战士张思德的革命信念与领袖毛泽东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影片富有新意的构思和睿智的艺术表达,在银幕上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真实再现了共产党人的艺术典型形象。影片《张思德》源于真人真事,既遵循原型人物的精神本质,又不拘泥于原型,在艺术虚构中创造出生气淋漓的典型化形象。它为塑造英雄人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极为宝贵的艺术经验,把这类影片的创作推上新境界。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造就了大批的共产党员模范人物,以真实人物为原型拍摄了《法官妈妈》、《郑培民》、《任长霞》、《生死牛玉儒》等等影片,表现了各条战线上的各级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毫不利己、无私奉献的人生境界。这些影片大力弘扬时代正气,讴歌时代精神。

  近年来,运用写实风格的原生态来书写英模的创作思路正在兴起。通过朴素的纪实手法,在生活细节的积累和真实生活状态的营造中,力避虚构性的戏剧性情节,逼真地去还原模范人物的精神本真。影片《沉默的远山》、《院长爸爸》在这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创作者有意识地从歌颂英模转变为再现英模的生活面貌,挖掘人物的内心感受和精神境界;从宣传性叙事转变为生活化叙事,进而增强了影片的亲和力和大众情怀。这些影片丰富了共产党员银幕形象的创作形态。

  三、调动电影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增强影片的审美价值。

  提高影片的艺术性、观赏性关系到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能否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是新世纪以来电影人孜孜探索的课题。

  例如《邓小平·1928》、《红色满洲里》选择了悬念迭起的惊险样式;《我的法兰西岁月》借助青春偶像片元素,突出邓小平青年时代的风采;《真水无香》在情节中融入的思辨色彩等等,都在为塑造共产党人形象寻找着有特色的电影语汇,在风格样式上尽力有别于中规中矩的传统模式,使影片更符合“三贴近”的创作原则,努力达到思想性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思想性。

  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从创作主体看,躲避崇高,拒绝深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迎合市场的低俗倾向,还比较普遍。书写先进人物,讴歌时代英雄,高奏时代主旋律的创作激情不足,应景式的完成任务思想,成为提高此类影片思想、艺术质量的障碍。

  2.从创作选材和表现技巧上看,仅仅跟随真实英模事迹,只满足于真人真事的创作策略,容易促使创作视野狭窄,不利于发挥艺术创作的原创性和艺术想像力。

  当前,重要的问题是,进一步加强电影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真诚表达与人民大众关系密切的心灵诉求,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鼓舞人民,陶冶、提升大众文化、审美品位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