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交流的盛宴

http://www.cflac.org.cn   2007-10-08   作者:冯双白   来源:中国文联网
 

  盛大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苏州拉开了灿烂的帷幕。开幕式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国艺术家们上演了精彩的歌舞,全场掌声雷动,高呼大饱眼福!让很多人惊诧不已的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如此之大,人们身在苏州,却早好似已经乘坐艺术之舟,驶出了这一方水乡,挥桨荡漾在世界艺术的海洋中了!

  的确,这一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是以节目丰富而彰显了自己的特点。

  首先,艺术节的文化多样性显示了举办者的高品位,引人注目。本届艺术节上演的民族、民间舞蹈,以及器乐、声乐等节目,不仅琳琅满目,还由于组织者的精心采撷和独具眼光的选择,带给中国观众极其多样化的艺术选择。所有参加了本届艺术节的表演团组,无不把地域特色或是民族特色放在首要位置上,凸显自己的艺术个性。但又恰恰是这些艺术个性,让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在中国的一个艺术节大舞台上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既展示了中国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又非常充分地凸显了艺术节组织者们所追求的艺术高品位,因为,只有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才能真正保护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冲击下各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与未来希望。

  其次,本届艺术节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艺术家们的演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大受观众欢迎,从而奠定了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高质量的品牌形象。高质量的演出从一定意义上纠正了人们对“民间艺术”等同于简单质朴甚至粗放简陋之艺术的印象。澳大利亚“约德尔民歌皇后”玛丽·施耐德,歌声热情洋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以美洲热带舞风情著称的古巴亚琳娜舞蹈团,舞者们舞姿狂放,技巧高超,双人托举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南美洲人那似火的热情咄咄逼人,扑面而来;具有浓郁阿拉伯民族特色的黎巴嫩法赫德·阿卜杜拉舞蹈团,表演了他们精心创作的舞蹈《欢乐节日》,舞蹈展示了动荡战乱之后人们举行的一次婚礼,一群身着黑色长袍的姑娘们在悲伤的音乐中缓缓起舞,似乎诉说着战争带给人的极大痛苦。然而,当音乐曲调转向光明热烈之时,所有的女子脱下了黑色的长袍,以红色调为主的五彩服饰衬映着青春的胴体,动人的舞姿明朗地勾勒出空中的运动轨迹。这个舞蹈节目用纯纯粹粹的肢体语言,传达出这样的理念:战争带给人巨大的牺牲,死亡并不能阻止新的生命,女人,才是生命延续的真正源泉和力量。匈牙利国防军歌舞团表演的“恰尔达什”舞,步伐令人眼花缭乱,灵巧多变,翩翩舞步中点击的正是人类最古老又常说常新的浪漫爱情。与国立模范新西伯利亚俄罗斯民间合唱团一起来到中国的俄罗斯功勋演员埃列娜·波诺玛略娃声音饱满,她所演唱的民间爱情歌曲《两把吉他》在俄罗斯是家喻户晓的名曲,也让中国听众大饱了耳福。这些来自于五洲四海的歌舞团大多是国家级专业艺术团组,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的到来,让中国观众们了解了国际民间艺术领域中真正高质量的演出究竟是什么样子,为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增添了靓丽的光彩。

  再次,本届艺术节的组织工作显示了中国文联对外文化交流的高要求。这一点,充分体现在艺术节庞大而广泛的组织工作中,更体现在艺术节坚持的“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理念中。这是一个横跨将近一个月的国际性节日,也是一个在中国大江南北纷纭上演的连台好戏。艺术节组委会让来自五大洲的艺术家们走进了中国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广场、古镇、小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民间艺术节。我们知道,在国际上,世界各国的民间艺术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各种民间艺术节多种多样,五光十色。但是,作为各个国家政府之间文化交流协定的文艺演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机遇上,都是很少的。因此,国际间的民间艺术交流,就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往来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随着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在党和政府大力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下大力气做好多种渠道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十分必要,也大有可为。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为此类文化交流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由中国文联主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每三年一届,已经成为我国惟一的大型国际性及国家级民间艺术节,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位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请你跳一支舞,我就知道你是谁。我们也可以说,请到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上来,跳起舞来,让我们互相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