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明:对当下文艺若干问题的思考
http://www.cflac.org.cn   2007-12-11   作者:   来源:中国文联网
 

  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文艺创作领域刮起了一股“解构经典”之风。这突出地表现在对“红色经典”电影电视剧的改编问题上。此类改编,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改编者对原著的核心精神没有吃透,对原著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不甚了解,所以动辄受到质疑。对经典的解构和颠覆成为文坛的一股热潮,有其深层次原因。分析起来,这与目前粗鄙化的社会空气与某些文艺家对市场、世俗的曲意迎合有关。这些文艺家在审美价值的“多元标准”面前,主体性弱化和软化。因此,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等误导观众的东西大行其道,以至丧失了美学水准、道德底线和价值立场。

  毋庸讳言,时下相当多的影视、小说等作品,存在着所谓“价值中立”乃至“价值判断逃避”的弊端。许多作品受众根本不知道它歌颂什么、反对什么,这看似是一种“智慧”,实则是价值导向的偏离和混乱。文艺作品的“价值中立”乃至价值判断缺席,对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起到了误导作用。在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人在价值观日益复杂的当下开始变得麻木起来,当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或援助的时刻,却没有人站出来伸张正义。人们只注意事实的真假,而拒绝作出政治、道德层面的评判。这是文艺思潮的倒退,是道德伦理的悲哀,也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上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负面现象。

  作为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崇高使命的文艺家,有责任从人的精神层面表现和升华民族的生存状态。面对异化的危机,我们都必须以“存在的勇气”全力加以拯救。存在需要勇气,价值判断更需要勇气。文艺家们应该以强健的“主观战斗精神”和“他化力”深入大众生活,在个体与群体、历史与道德、物质与精神、悲剧与崇高、审美与功利等多种矛盾关系所形成的错位、冲突和张力中,构建经得起现实和历史考验的文艺精品。要致力于人的发现、人的讴歌与人的怀疑、人的分裂的矛盾统一,将表现大众、表现民生与自我审查、个性批判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在种种复杂、动态关系中不断整合发展,并以科学的观念、艺术的方式勇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周思明为深圳报业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