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民主党中央提案:如何传承、发展庙会文化遗产
http://www.cflac.org.cn     2011-03-11     作者:彭宽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的庙会历史悠久,数量可观,规模盛大,影响深远,是各地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早在2006年,北京的厂甸庙会等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中国传统的庙会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让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出新的价值,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此次两会上,农工民主党中央提出提案,就如何传承、发展庙会这一文化遗产提出了建议。

    提案中说,中国的庙会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就有记载。东汉前期(公元67年前后),佛教传入中国,与宗教相关的寺庙大兴。随着进庙烧香朝拜者的聚集、增多,以祈福禳灾为核心,集商贸、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群众性节日活动逐渐定期、定型,由庙而会,依庙而市,庙会的名称不胫而走,影响也日益扩大,并逐渐演变成汉族的岁时民俗和市集形式,进而辐射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由此可见,祭祖和宗教朝拜是我国庙会文化历史的两个最大源头。当前,全国乡镇以上尚在举办的庙会当在10000个以上。最大的庙会一届的规模可以超过100万人次(如北京的地坛庙会)。如此庞大的数量规模,既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的社会存在,又是一个值得挖掘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经济矿藏。

    提案认为,庙会来源于祭祖和宗教,无论是其中的仪式,还是交流的物品、工艺,抑或是展示的民俗风情,无不承载着一个民族厚重的物质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和流行文化双重夹击的这个急剧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期,庙会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种子,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因此,庙会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代人应当倍加珍惜。

    庙会是老百姓自发聚集活动的场所,具有高度的自组织性,同时也是民间文化艺术展示的最佳舞台。提案认为,庙会之所以千年不衰,其生命力的源泉之一就在于庙会同时还是一个老百姓演、老百姓看的民间游乐场所。今天活跃在电视银屏、剧场的戏曲、杂耍、杂技、说唱艺术和节日期间常见的舞龙、舞狮、高跷、套圈等,都是庙会或者“行像”时常见的娱乐活动形式,可以说是活着的民俗。由此可见,逛庙会本身就是一件娱乐性很强的赏心乐事,庙会被称为是“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中国的嘉年华”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般来说,庙会依托的往往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或者宗教性的祭祀场所。提案认为,这些场所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色。现代的庙会除了要承传统庙会有生命力的特色因素外,还要寻找、增添和放大新的地域特色。努力实现把区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把地方特有的传统艺术人才优势转化为传统艺术创意产业优势。

    提案建议,各地的庙会数量众多,如果等量齐观,齐头并进,不仅资源不济,也不利于庙会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更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因此,各地政府对当地的庙会应择优扶强,重点打造几个庙会文化品牌,争取把一些庙会建设成为展示当地传统文化的窗口和当代文化的标志性景观。

    办庙会不能只注重庙会内容项目的多少、活动规模的大小和收益的高低,还应注重庙会的文化品位、理论的探讨和创新。据了解,全国庙会虽然数以万计,但是,全国性的庙会文化论坛也只是2010年元月由中国民协节庆文化研究会与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联合举办过一次。事实上,中国庙会的发展与创新之所以长期裹足不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庙会文化理论研究滞后。

    庙会本身就是老百姓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在都市人际交流越来越少、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的当代,庙会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功能更显重要。如何让庙会更好地实现这一功能?提案认为,当代的庙会强化交流的内涵需要在多个关系上取得突破:在传统与现代交流的关系上中国的庙会是历史文化遗产,后人必须继承。但是,继承不是照单全收,更不是固步自封,不能创新。因此,各地的庙会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与时俱,不断在传统的舞台上或者以民俗的形式,演绎当今时代的内容和元素,让庙会成为连接传统和现代的纽带。在国内和国际交流的关系上庙会是中国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但是,从一开始,庙会就与外来文化(如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当今的庙会不但是地域的,也是全球的。比如,北京的各大庙会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海外朋友前来参加,甚至成为一些海外旅游人士到北京后的必选观光项目。这是必然的。了解中国的历史与今天,逛庙会是最佳场所和最捷路径。

两会图片      >>>>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贾庆林参加文艺界政协委员联组讨论
李长春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
李长春参加天津代表团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