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全国农民绘画展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16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夏潮:本次全国农民绘画展从展出的场所到展出的质量和规模,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画展。农民画传统上被认为是群众文化活动,而此次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将眼光投注到农民画,是希望我们专业的美术家、艺术家们关注和关心农民画,关注和关心农民画作者,关注和关心这个事业的发展。

    这样做是基于以下几个目的:一、对60年来农民画的发展进行梳理,丰富我们当代中国美术史、艺术史宝库;二、通过专业艺术家协会来关注农民画,通过艺术家跟农民画作者的接触,通过和农民画作者的交流、交往提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境界,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感,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三、我们的文艺界人民团体应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农民画事业既是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促使一些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农民画这个最有特色、最有希望,能够走在其他艺术门类前面的艺术形式,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事业共同做好。

    许江: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发起,我们浙江接到任务后,就想把这个展览办好,最后有一个比较好的展览构架,作品全国征集并进行评选。

    农民画到底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围绕这个命题我们组织了一批专家做了来自画乡的报告。他们到全国各地对画乡进行系统考察,对农民画集群的历史和群体生态做个案研究,这也是展览的特色之一。

    此外,农民的主题永远是中国画家的主题,画农民的美术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的艺术水平,所以我们就把历代艺术家们画农村,表现农民形象和农村题材的作品在这里做一个展示,形成展览的另一部分时代画农民——新中国农民题材美术作品展。

    开幕当天有两件事情令我感动,一件是我们浙江义乌的一个农民画家,他截住我拿了一张照片给我看,这是他想参加画展的照片,可是作品没有选上,他觉得很遗憾。接着他给我看一个叫做《防腐倡廉农民画展》的倡议书,希望得到支持,他的想法、眼界让我印象深刻。另一个是,舟山的农民画,画得很生动,色彩斑斓。我心里想这个人一定挺年轻的,结果作者来了,我仔细一看,是地道的渔民。他走到我面前,还知道我是院长并画向日葵,还说我写文章,他对我的了解让我惊呆了。

    最后我想说,农民画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到底是不是农民自己在说话。

    梁江:这个展览是今年中国美术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展览,一个非常有时代精神的展览。这个展览比较重要的地方在哪里?我觉得这是来自生活一线的展览,题材很真实并有真切的感悟。在内容与情感跟艺术语言的整合方面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地。

    我们现在谈农民画其实割舍不了我们的历史和过去,第一农民画是从生活中走来的,第二是从历史走来的,第三是从民间走来的。

    农民画不是从天而降,是有传承,有发展,有拓展,也有创新的。农民画经过几个历史段落的发展,现在是回到民间,回到艺术的本体,这是现在的农民画的特点之一。此外,根据我的观察,展览中还有一些农民画没有包括进来,如青海的一些地区,也就是说还有一些资源需要发掘,并值得我们进一步重视。我已提出建议,把农民画邀请到中国美术馆去展出,让更多的观众在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里进一步了解认识农民画。

    缪惠新:因为农民画,因为自己也画农民画,所以画展开幕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感谢之外还是感谢,作为农民画作者的一员我想说,中国农民画作者在中国没有受过正规美术教育,但却是热爱艺术的人在做的一件事,这是一些在中国的乡村里永远长不大的乡村孩子,是他们在自己热爱的家园、熟悉的乡村真心真意地创作,农民画是用最善良的心最纯朴的技术,用七彩写的一首生命之歌,大地、天空、草木、空气、河流、水、牛、马、羊、猪狗、鱼儿、鸟儿、虫子,这些天地间的精灵在农民画里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中国美协将它收录在自己博大而又温暖的怀中,这让我们所有的农民画作者倍感荣幸。我们那么多的农民兄弟,或者说是曾经的农民兄弟,将永远记住这一天,所有农民画的画人心里会感到非常幸福,作为农民画的作者我们一定能够努力创作,用我们的颜色画我们的心,用我们的图案描绘自己的家。我们望见一朵美丽的红影在头上飘过,我们幸福地不知所以,我们就说出心中的愿望,真心地希望中国美协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照顾农民画天真的孩子,让农民画从此停靠在中国美术界的港湾,农民画一定会回报这个美丽的世界。

    池沙鸿:我对农民画组织、辅导方面做了一点研究,我简要讲几点。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农民画活动的历史研究和宗旨,农民画从人类有农业社会开始就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画得以大规模进行,各级群众艺术馆的建立,文化体系的完善,成为农民画重大的推动剂也成为其发展的发动机。第二个问题是现代民间绘画和农民绘画活动的关系,应该说新中国早期的农民绘画活动,基本上是文化馆带着院校美术教育的方式去指导,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忽略了我们中国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包括它的审美与传承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画的作者已不是传统农民,而是一个新农民。农民画这个概念是农民画的画,是作者为基点,而新农村画吸收了中国传统民间的审美意识,发挥了当代农民的个性,描绘了当代农村的生活景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概念得以提出。农民画的概念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三个就是我们民间绘画的发展与干部和作者发展是同步的,没有干部就没有作者,没有自觉创造意识。靠干部来把关,现在农民画创作仍然是这样。所以我们在辅导农民画干部上面,必须要调整干部的综合布置,干部是需要有学院培养的,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艺术设计能力的,干部素质提高了,农民画会更加提高,农民画的路子会更深入。

    陈永怡:作为来自画乡的报告参与者之一,我觉得这10个画乡是全国各地农民画发展的一个个样本,我们把它们选出来是供大家研究和解剖的一个点,其中大家可以看到创造性特别强的,也有是产业程度高的,还有在政府整体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们构成了全国农民画目前发展的现状。它们确是一个个典型,但我不希望称其为十大画乡。

    在调研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关注。首先是农民画概念的界定,农民身份的变化是不是需要一个新的词汇。其次是产业化之痛,在调研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弊端,在产业化过程中,到底我们该如何扶持和呵护农民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再次是从事农民画基础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研究著作不多,关注度不够。最后我想说,发展农民画我们的宗旨是什么?当农民的身份慢慢蔓延和拓宽的时候,农民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继续留存呢?我觉得可能是活跃在民间的艺术创思,这是需要呵护的,但同时需要辅导的力量。如何去辅导,辅导的方式同样重要,这个不是当地的政府能够解决的,可能需要中国美协和更多专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