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调研报告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26    作者: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    来源:中国艺术报
 

    “送欢乐、下基层”大型文化惠民活动,是2005年以来中国文联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所属各文艺家协会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面向普通百姓广泛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活动。活动紧紧围绕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这一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以努力丰富和活跃基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文明的社会氛围为重点,以进一步推动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组织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各个艺术领域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奔赴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深入到农村、社区、厂矿、军营、校园等基层单位,通过表演、展示、放映、慰问、捐助等各种方式,集中为节日期间的广大基层群众送去美好的精神食粮、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去欢笑和快乐。

  基本情况

    中国文联组织开展的“送欢乐、下基层”大型文化惠民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3次,深受基层群众欢迎,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

    第一次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从2005年12月26日开始至2006年2月13日结束,为期48天。这次活动重点突出“百花回报沃土、艺术奉献人民”的特色,中国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共派出15支文艺团队,组织700多位知名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到江西、宁夏、河南、河北、浙江、贵州、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北京等11个省区市,进行慰问演出71场,约100万名基层群众直接受益。

    第二次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从2007年1月3日开始到3月3日结束,为期60天。这次活动重点突出“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特色,中国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共派出39支文艺团队,组织1200多位知名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到河北、湖南、青海、安徽、广东、辽宁、吉林、云南、甘肃、山东、福建、山西、四川、江西、河南、黑龙江、西藏、内蒙古、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区市,进行慰问演出87场,约180万名基层群众直接受益。同时,部分省区市文联积极响应中国文联的号召,结合自身实际,也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送欢乐、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

    第三次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至2008年2月27日结束,为期58天。这次活动重点突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特色,中国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共派出了107支文艺团队,组织2000多位知名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广西、四川、江苏、福建、云南、山东、安徽、河北、浙江、重庆、贵州、甘肃、宁夏、黑龙江、海南、北京、内蒙古、新疆等18个省区市的40个地、县、乡(镇)及一些基层单位,进行慰问演出及其他活动107场,约300万名基层群众直接受益。各省区市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各产业(行业)文联、公安文联以及部分地市县级文联积极响应,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欢乐、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这次活动的规模、影响都超过前两次。

    主要成效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和逐步完善,中国文联组织开展的“送欢乐、下基层”大型文化惠民活动成效显著,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作出重要批示:“‘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好,符合中央一贯倡导‘两面向’和‘两办’通知精神。望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为节日营造欢乐祥和氛围。”2006年1月,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同志,在给中国文联、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爱的致意——艺术家送欢乐下基层”大型慈善义演活动的贺信中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活动中,经常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文艺工作者通过艺术创作和演出的形式,不仅展现了高尚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也动员和引导社会公众关心公益事业,维护健康,关爱生命。”

    “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受到基层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湖南郴州冰雪灾区的一位当地政府领导说,开展慰问演出和捐赠活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使我们对灾区重建充满信心。广西钦州市委负责人表示,“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唱响了广西,唱美了壮乡,唱欢了北部湾,我们今后要加强与文艺界的联系沟通、交流合作。河北唐山一位工人在观看了“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慰问演出后说:“没想到这么冷的天,艺术家们还能为我们演出,真是太高兴咧!精彩的演出激发了我们在新一年中的干劲。”

    知名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普遍认为,“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把反映人民主体地位、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产品以及党和政府的真诚关怀直接送到基层群众的心坎上,是新形势下乌兰牧骑精神的延伸和拓展,是一项真正把文艺献给普通老百姓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参加这样的公益性活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都市类和社会生活类媒体,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给予高度评价。2006年1月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评论员文章指出,“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是文艺家坚持“二为”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的具体行动,是引导艺术家实现“德艺双馨”的重要举措;中国文联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体现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之情,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文联组织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大型文化惠民活动符合党心民意,顺应时代要求,反映文艺工作者意愿。综合来看,活动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抓住元旦、春节的有利契机,着眼于服务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突出了辞旧迎新、阖家团圆、兴旺发达的节日主题,营造了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丰富了基层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广东东莞的一名务工人员操着浓重的家乡口音说:“好久没有在现场听家乡戏了,这次演出真棒,让在外地打工的俺们感到很亲切。”在一些慰问演出活动现场,许多群众手捧着中国文联送来的慰问金及捐赠物品,拿着艺术家们送来的春联、剪纸和全家福照片,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欢欢乐乐地过过春节。

    2.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是中国文联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一次成功实践。在慰问活动中,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走到田间地头、军营厂矿,走进普通百姓中间,面对面地与基层群众进行交流接触,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血浓于水的感情大大增强。青海省军区某部基层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说,“像中国文联组织的这样高层次的文艺演出,我们从来没有观看过,这次慰问演出让我们见到了这么多著名的艺术家、大腕,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每次演出活动结束后,群众总是依依惜别,真诚希望文艺工作者常来慰问,不少地方党委政府、基层单位和普通群众纷纷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达喜悦感激之情。

    3.进一步净化了文艺工作者的心灵。在“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把美好精神食粮奉献给基层群众的同时,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获得了素材、激发了灵感,加深了对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理解,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自己在用艺术回报人民大众的同时,亲身体会到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人民群众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今后一定要经常投入到人民群众的怀抱之中,汲取营养,提升境界,为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一位参加过活动的体制外文艺工作者明确表示,“‘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很有意义,今后文联再组织这样的活动,请及时通知,我们一定积极参加。”

    4.进一步扩大了文联工作的社会影响。自“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在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文艺工作者奉献精神进一步弘扬的同时,社会各界关注文联工作的程度大为提升,中国文联的社会影响大大增强。许多省区市党委政府专门寄来表扬信、送来锦旗,对活动给予高度赞扬;有的盛情邀请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团队再次到当地开展慰问演出活动。体制外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主动联系,积极报名要求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及众多网络媒体对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反响强烈。

    突出特点

    在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大型文化惠民活动中,中国文联充分利用组织网络健全、文艺门类齐全、文艺资源丰富、文艺人才荟萃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周密筹划,精心实施,使此项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总体上看,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导向性。“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着力营造和美、和乐、和谐的节日氛围,重点帮助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文化生活贫乏问题,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努力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凸显出它的导向性。比如,2006年初,中国文联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一支文艺小分队在胡振民同志亲自带领下,在第一时间到达江西九江地震灾区,为当地受灾百姓举办慰问演出。慰问演出以激励斗志、战胜灾难和表达美好祝愿的文艺节目为主,在文艺家的带动下,四万名观众齐声高唱《万众一心》,铿锵有力的歌声在广场上空久久回响,场面十分感人,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2.公益性。“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始终本着为民、务实、欢乐、节俭的原则,明确提出“不惊官,不扰民,不给基层增加任何负担,不做表面文章”的纪律要求,重点在老、少、边、穷和受灾地区、重点建设工地等组织开展慰问演出活动,凸显出它的公益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不讲条件,不计报酬,踊跃参与,表现出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饱满的热情,有的主动放弃收入可观的商业演出,有的不顾疲劳接连登台演出,有的虽年事已高仍主动请缨。目前,“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已被纳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纳入中宣部安排部署的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宣传文化惠民工程。

    3.广泛性。“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参与主体多,受众范围广,涉及到方方面面,凸显出它的广泛性。中国文联及所属11个文艺家协会、各省区市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产业(行业)文联、公安文联,许多地市县级文联,上下互动,连成一片。参加活动的既有中央院团、省区市等地方院团的文艺工作者,也有一些体制外民间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既有著名老艺术家又有德艺双馨的中青年文艺家,涵盖了各个艺术门类的优秀人才。“送欢乐、下基层”活动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涉及到受灾群众、下岗职工、矿井工人、进城农民工、贫困大学生、艾滋病患者等,直接受益群众已近600万人。

    4.灵活性。“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根据时间、场地、条件、气候等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兼顾,行动便捷迅速,形式丰富多样,凸显出它的灵活性。在慰问演出的形式上,既有大型综合文艺演出活动,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周恩来同志家乡江苏淮安、邓小平同志家乡四川广安等地安排了3场大型演出,每场演出的现场观众至少在万人以上;更多的是采取乌兰牧骑式文艺小分队的方式,深入到受灾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基层群众中送温暖、送欢笑、送文化。在文艺团队的组成上,既有集中组织一个文艺家协会的力量,开展的特点鲜明的文艺活动,如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下基层、中国曲协“送欢笑”演出等;又有以一个文艺家协会为主,整合其他文艺家协会资源优势,开展的综合性较强的文艺慰问演出活动。在演出地点的安排上,因地制宜、因简就陋,既有广场、剧院,更有工厂车间、军营训练场、灾区帐篷、矿井等。

    深刻启示

    通过回顾和总结三年来组织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大型文化惠民活动,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一些深刻启示。

    1.必须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始终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决策部署,努力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给了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在基层,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只有密切配合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才能更加凸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2.必须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始终坚持以基层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活跃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实践证明,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3.必须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拉近了文艺工作者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文艺工作者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从火热的群众生活中汲取了营养,接受了教育,深化了认识,提升了境界。实践证明,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深入到企业、乡村、社区、军营、校园生活最前沿,才能实现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4.必须广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正是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中宣部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中国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团结协作下,此项活动才得以顺利开展。实践证明,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只有广泛争取党委政府更多的重视和社会各界更大的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取得更好效果。

    5.必须大力借助新闻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始终得到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和地方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它们派出记者跟踪报道,及时进行宣传评介。这些基调鲜明的宣传报道,扩大了此项活动的社会影响,鼓舞了各级文联做好工作的信心,赢得了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赞扬。实践证明,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只有积极借助新闻媒体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才能唱响主旋律,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编辑 浩瀚)

活动主题和性质
本着百花回报沃土、艺术奉献人民的宗旨,2009年 “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主题为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共建和谐、促进发展的公益性惠民文化活动。
活动总冠名
中国文联2009年“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
活动目的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精心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营造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的文明健康节日气氛,将“送欢乐、下基层”这一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惠民文化品牌做实做好,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服务对象
2009年“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服务地区以农村地区为主,重点服务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区。
活动原则及方式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中间,营造和美、和乐、和谐的节日氛围,增强文联的亲和力、凝聚力,扩大文联的社会影响。
  2、活动由中国文联统筹协调,各团体会员单位可分别举办或联合举办,有关文艺社团、院团参与协办。
  3、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主动向党委宣传部门汇报,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始终坚持活动的公益性,努力取得最大社会效益。
  4、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活动力求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既组织综合性慰问活动,也要组织轻型、流动、快捷的慰问小分队。要选派知名的艺术家、把开展专业特点鲜明的文艺活动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
  5、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置、节俭办事、注重实效。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统一宣传,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不做表面文章。
  6、中国文联组织的重点活动由中国文联党组主要领导带队,各全国性文艺家协会组织的活动由中国文联党组分管领导和相关协会主要领导带队,各地方文联、产业文联组织的活动由地方文联、产业文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