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苏乐慈忆《于无声处》 30年前的第一声惊雷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0   作者:   来源:解放日报

    这是一张极普通的油印通知书,随着岁月的流逝,纸张也渐渐发黄,我却一直保存着,它记载着一段难以忘却的往事。

 

《于无声处》编剧宗福先介绍当年手稿。

    

《于无声处》剧照

话剧《于无声处》当年剧照     

    1978年,我担任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表演训练班的导演。一天,小戏创作班的学员宗福先到我家送上手抄剧本,说“苏老师请你看一看”。我一看是四幕大戏《于无声处》,心想恐怕很难排练。因为那时群众业余文艺强调搞小品、独幕剧,从来没有排过大戏。过了两天,宗福先打电话问我看过没有。在他催促下我赶紧看,没想到一看就放不下来,一口气把剧本看完,看完后很激动。

    剧本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表达了中国人民心底深处对周总理的怀念,对“四人帮”的愤怒。《于无声处》把人们压抑了那么久的一种心底里的呼唤在剧本中迸发了出来。在里面,我还看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久违的亲情、友情和恋情。剧本结构严谨,矛盾冲突尖锐,悬念一个接着一个,人物形象鲜明、有个性,语言很见功底,很多对白十分精彩。这些都深深吸引了我。

    我决定要把这个戏排出来!虽然那时“天安门事件”还没有平反。我找话剧班的演员,他们看了后也很激动,觉得“这个戏不排还排什么?”7月下旬我们开始了排练。当时演员都是厂里的工人,单位和家都非常远,坐公共汽车,要转好几条线路才能赶到工人文化宫。那时排练、演出是没有报酬的,可是大家没有怨言,只有共同的愿望和激情。

    演出是在文化宫底层小剧场,台很小,没有纵深感。台上,搭了全剧唯一的一个场景———何是非家的客厅。服装、鞋子都是我和演员各自从家里拿来的。连下雨的效果,也是从家里拿了竹匾,放进黄豆滚动后合成的。

    一切就绪,要印演出通知了。当时我考虑剧名《于无声处》不够响亮。我很喜欢剧中的一首诗《扬眉剑出鞘》,就与宗福先商量想改剧名。所以打印的第一份演出通知,写的不是《于无声处》,而是“本宫话剧班创作演出四幕话剧《扬眉剑出鞘》……”通知发到各个局的工会,请工会干部来看。这就是《于无声处》的第一张戏票。很快,我又感觉到剧名还是《于无声处》更为贴切,它体现了人民不会永远沉默的内涵,体现了鲁迅先生所作“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度。剧名即日就改回《于无声处》了。

    9月22日《于无声处》第一场彩排演出开始了。我开始还有些忐忑不安,不知演出效果如何。当演出结束大幕闭上,观众席瞬间爆发出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一下子明白观众对《于无声处》的肯定,赶紧跑到后台抓住正在卸妆、换服装的演员,大喊“谢幕谢幕!”当时群众业余演出是没有谢幕的,我们话剧班也从来没有谢过幕。我把大幕重新拉开,演员们上台谢幕,一时间台上台下融成一片。这次演出,我感受到的那种成功的激动,演出后的兴奋和观众共鸣的喜悦,刻骨铭心。

    从那天起,四幕话剧《于无声处》走向社会、走向北京。11月13日《于无声处》剧组受文化部、全国总工会邀请赴京,为北京市民演出,为参与“天安门事件”的青年、英雄演出,为参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领导们演出……

    在北京演出的同时,这部戏也获得了许多奖励与荣誉。但我和宗福先、我们剧组全体人员都明白是1978年的思想解放运动造就了《于无声处》!否则,这个戏根本就出不来,出来了也会被扼杀,更谈不上走到北京走向全国。所以,我们一方面为自己在祖国的命运转折关键时刻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一切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也认为那个从戏剧舞台走上政治舞台的《于无声处》,应当属于光荣的1978年,属于那个时代与人民!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美术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道路。从上世纪“文革”梦中惊醒的美术界,一直走在当代艺术拨乱反正的前列,大胆突破艺术禁区,在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上摸索回归正确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