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演谈话剧《立秋》创作
http://www.cflac.org.cn  2007-01-26  作者:郑荣健  来源:中国文联网
 

姚宝瑄(《立秋》编剧之一):性之所近 力之所能

《立秋》似乎成功了,无论是在城市、县城、校园、企业,还是在国际戏剧节或者海峡两岸,一片赞誉之声,一片掌声雷动。但越是如此,我的心似乎越发地冷静。

两年多时间、240余场的演出、海峡两岸观众的检验、海外华人的赞扬,《立秋》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辉煌的路。回眸观望,感慨多多。若需要总结的话,大致应该是这样的:选题的把握开掘,是晋商最后的绝唱;剧名的立意,是面对收获还是风霜的选择;人物关系的纠葛,是亲情在动荡岁月中的真诚再现;悲剧特质的确立,是将晋商灵魂与精神展示在悲壮的不可逆转的时局之中;而一天时间,大院内相对封闭的空间,则是古典式创作规律在新形势下的现实应用。领导的正确抉择、导演的卓越贡献与气质、舞美灯光音乐的密切配合、演职员们的真情付出,则是该剧一路远行的根本保障。至今日,《立秋》大致实现了我当初的决心:“写一部使所有能听懂汉语的人都能喜欢,都可以看懂的话剧。”

最后谈谈剧名《立秋》的缘起。立秋,一个普通的节气,一个自然气候由热而凉的转折点。它迎来的应该是成熟丰收,但同时也预示着寒冬的降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心”上有“秋”意便成了“愁”。中国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情节延续了几千年,秋之萧杀与人之断肠总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而艺术作品,要有一个可以“组成本质的个别标志”来作为寄寓主题、情感的载体。立秋,作为具有内涵的“特征”,便成了该剧隐语的凝聚点。

以往描写晋商的作品,大多着力与晋商创业的艰辛、成功的辉煌、家族的悲欢。换个角度找寻反思的基点、批判的准星、赞扬的精神、诚信的诠释,使人们在悲壮的结局中灵魂得到震撼、思想得到启迪、精神得到升华,是我们创作本剧的宗旨。而本剧最后一句台词“立春”,则寓意今日山西和祖国的腾飞和崛起。因为相对于“秋”而言,“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

作为一名业余编剧,对创作而言,没有任务所困、时间所限、虚名所累,有的只是心灵所察、人性所至、真诚所趋、情感所发。而“性之所近,力之所能”,是我多年行为的一个原则,也形象地展示了我对《立秋》创作始末的一种心态,就拿来用作题目了。

查明哲(《立秋》继任导演):接过老师的导筒

对话剧《立秋》,我有很多话要说,首先是因为这部作品是我继承陈顒老师未完成事业的结果。我和陈顒老师虽然个性互异,生活积累、情感特征、艺术生涯都各自不同,但艺术精神、价值取向却和谐一致。我从陈顒老师那里得到的,不是场面创造灵感、舞台处理风格或人物塑造角度,不是什么特别具体的技巧和方法,而是热情的人生态度与严格的艺术追求相统一的情感内容:一种厚重的精神财富。其次,这部作品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立秋》这个戏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写晋商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而是截取了其走麦城一段,敢于认识衰败,并发问我到底输在哪里,加上思辨性的矛盾设置,使得全剧既有戏又有人物。

作为话剧《立秋》的第二导演,我导演过程中力求既保持老师遗作的艺术风貌,又创造性地进行改动调整,从而使舞台呈现和演出效果更见光彩。排练中,我继承了陈顒老师舞台追求的热情、激情、抒情所构成的诗情热度、理想高度与认真力度,不浮不躁而扎实沉毅,不轻率不鲁莽而从容稳重,精雕细刻,潜心创造,希望能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加有内容、有分量、有特色和有个性。

《立秋》的舞台创造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艺术接力”,是“顺接”。刚接手《立秋》时,听到结尾一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我觉得有点宿命的感觉,于是想改一下;但若改了结尾,就改了整部剧的立意。但我想,剧中主人公有句台词“我不服啊!”这恰是老师要表达的晋商精神。于是我把结尾的台词改成“大雪之后,是立春。”因为立春象征着晋商“人死而精神不死”的态度。 (本报记者孟祥宁根据采访整理)

董怀玉(《立秋》主演之一):《立秋》承载的不仅是晋商精神

对我来说,演马洪翰是一个挑战。台词量很大,每场都要声泪俱下。《立秋》内涵太厚,自己要动情,要以情带声,还要对人物作准确的定位。我没有把马洪翰看成简单的保守派,而是把他当作一个有性格缺陷的、失败了的晋商英雄来看。一方面,他传承着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些可贵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又抱残守缺,封闭保守。他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很有霸气,可是在母亲、女儿面前,他又很有人情味,体现出受过儒家教育、很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特点来。这些性格的矛盾使得人物更加丰满,而事实上,这样的理解也是受到观众认可的。《立秋》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晋商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没有取晋商繁盛时期作为切入点,而是从它的衰败中注入某种批判和反思,很震撼。从我们今天来理解,晋商精神真是我们民族不可多得的财富,观照历史,结合现在,对我们思考今日山西的走向,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很有参考的价值。 (本网记者郑荣健根据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