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威:百年话剧 祝你健康
http://www.cflac.org.cn  2007-04-20  作者:张 悦  来源:中国文联网
 

翻开新一期北京人艺的院刊,扉页满满一篇都是北京人艺的著名导演、演员们对中国话剧百年的深情寄语。目光游走,细细品读,会不禁在一句寄语前停下来并会心一笑。很平凡、很朴素的四个字:“祝你健康!”像是朋友间的问候,又像在问候观众,问候北京人艺,也在问候中国话剧,如此想来就可琢磨出些深意来,比起外在的花哨和俏丽来,身心的健康比什么不重要呢?写这句寄语的人,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演员、导演,现已67岁的顾威。

顾威在做导演之前,是北京人艺的演员,1986年他开始从事导演工作,他执导的戏带有北京人艺明显的风格和品质。先后导演过话剧《巴黎人》、《天下第一楼》、《旮旯胡同》、《雷雨》和曲剧《龙须沟》、《烟壶》、《茶馆》、《正红旗下》等多部作品。两次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导演奖,一次文华编剧奖,并因导演京剧《瘦马御史》获得“中国京剧节”导演金奖。最近顾威很忙,前段时间还忙着演绎话剧《蔡文姬》中的曹操,而为了庆祝话剧百年和北京人艺建院55周年,他执导的新版《骆驼祥子》也即将要在首都剧场上演。整部戏正以倒记时的紧张状态进行联排,顾威导演和年轻的演员们几乎每天“镇守”在北京人艺的大排练厅,记者的采访就在排练的间隙进行。

《骆驼祥子》是对半个世纪的回望

《骆驼祥子》在我国话剧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老舍先生的经典著作《骆驼祥子》发表于1936年,而《骆驼祥子》的话剧剧本并不是原小说的简单缩编或改造。据顾威介绍,北京人艺的著名导演梅阡于1958年首次将小说改编为话剧《骆驼祥子》,改编非常成功,经过与原小说反复比较,他真心佩服梅老对戏剧,对舞台的精深认识和掌握,这部剧的改编堪与曹禺对《家》的改编媲美,后来出现的诸多剧种的舞台演出本,实际上都没有脱开梅老改编本的窠臼。《骆驼祥子》于1980年和1989年又由导演梅阡重排,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就没有再在人艺的舞台上演出过。

本次再排《骆驼祥子》,顾威如何讲出些新意来呢?他说,我们更想突出现今社会早就被淡漠了的人情,看看老时年间老北京人、老北京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纯朴、真挚的浓郁人情味儿,说实在的,达官贵人是并不那么有人情味儿的。我们就是要在老北京的人情味上做文章。北京上世纪20年代西北城贫寒地区的生活环境,从早到晚总听见的鸡叫,送亲送丧唢呐声和冬季白天黑夜的叫卖等,还原那时老北京院落内外种种的生活杂音。“主要是那种味道,那股子味儿。”顾威用最地道的北京话说道。应当说整出戏最出彩的也就在语言上,在排练现场顾威对台词要求极为严格,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什么儿话音以及老北京话的语式、语感等,这在台词调整和补充时也有所体现。他说梅阡导演是天津人,他虽然长时间生活在北京,但是在老舍先生小说改编(话剧)本里的(舞台)用词还不够老北京。比如说原来台词中“难道”就改成了“难不成”,这是老北京的话,而且还是当时半农村状态的北京西北角底层人们的话语。在顾威看来,背后下苦功夫,为的是尽量做到拉开大幕时,让观众看到一个与视觉经验中不一样、甚至生疏的老北京风貌。他将此次排演《骆驼祥子》定义为“新排”,不是复排,也不是重排。而“新排”其实就像是对1958年初登人艺舞台的话剧《骆驼祥子》的回望,对人艺建院“四大导演”之一的梅阡导演的深情致敬。

“敬畏经典”还要“薪火相传”

顾威对青年演员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对一部戏写人物小传,要求认真研读剧本,不能只看自己的台词,要看小说原著,体会细腻丰富的心理描写和剧本外大量的生活细节和时代特色,还要看研究性的书籍和文章。这样细致、严谨,“不论外面情况如何,我就做好我应该坚持做的事”的言传身教对青年演员来说是获益匪浅的。谈到对传统的坚持,顾威说,“当时老师们就是这样严格要求我们的,我至今很感谢他们,所以我也要坚持要求这些年轻人。我告诉他们,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每一部都是经受过时间和观众充分检验的,我们首先要学会继承传统,而不是抛弃传统,发展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前辈们创下的金字招牌,至少不能毁在我们手里。经典也可以与时俱进,经典更可以继承和发扬,但是绝不能篡改和解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要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所以我们在演绎经典时,同样要‘爱演绎中的经典,而不是经典演绎中的自己。’”

2004年顾威重排了北京人艺第三版《雷雨》,成为当时文化界的盛事。老一辈艺术家认为新版《雷雨》有表演传统上的继承,人物刻画上也比较到位,创作意识更接近生活。而对曹禺原著的严谨诠释和新一代演员富于激情的鲜活表演也赢得了年轻观众的一致褒奖。顾威曾撰文《敬畏经典》,其中写道,“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自封的,不是某个小圈子吹捧出来的,不是媒介炒作出来的,不是依仗权势树起来的,不是评奖评出来的,更不是什么人钦定的……评价一出戏,真正的权威是谁?是观众,只是观众!”

顾威说,《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调和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经典之作为何那么受欢迎?《雷雨》演出时顾威基本每场都要到台下观众中去看一看。他发现其中有不少年轻的父母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看的,他们说“要让孩子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话剧。”谈到心目中的经典,顾威说一个泱泱大国拿得出来的经典作品,这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所以,经典是永恒的,经典也是不朽的。

“愿做北京人艺的孝子贤孙”

顾威195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63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市文工团。在北京文工团的那个时期他有机会广泛接触了戏曲、曲艺。后来和顾威合作过曲剧的就有当年文工团的同事。1969年底顾威到了北京人艺,在人艺“跑了十年的大龙套”,一直到1979年,顾威从《伊索》演吕齐的B组开始逐渐演上主要角色。顾威说,“我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开始不断出演一些重要角色。在当演员的同时,由于时间上较为充裕,加上自己喜爱写东西,于是开始尝试写剧本。从1982年的《不尽长江》开始,先后参与创作了《巴黎人》、《旮旯胡同》等剧本,并受到好评。《巴黎人》曾写过9稿,人艺1980年携《茶馆》赴欧洲巡演,虽然当时没有参与《茶馆》的演出,但由于创作的原因却把我安排进《茶馆》剧组前往法国巴黎。为了写好《巴黎人》而亲身去体验异国风情,搞好剧本的创作。也就从《巴黎人》开始,我的导演生涯也由此展开。”1987年顾威执导《巴黎人》之后,次年夏淳和顾威联合导演了《天下第一楼》,这部剧后来也成为北京人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顾威回忆道,“1988年,当时《天下第一楼》准备赴日演出前,日本的媒体来采访我:‘在我们那儿没有这种并列导演。你们是怎么合作的呢?’我回答说:‘这个很容易。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和谐,他是老师,我是他的学生,就是这么一个融洽的合作关系。所以不存在合作上的问题。’”

北京人艺是一直坚持做中国的话剧、民族的话剧,这一点顾威认为是不可动摇的。他说,“北京人艺有如此之多的保留剧目,55年的剧院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从1952年建院至今,已演出了300多部话剧,像北京人艺这样的国家级的、极具传统和风格的剧院。就正如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先生所言,北京人艺是北京的‘市宝’。各个剧院不一定都走同一个路线。每个剧院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那你这个剧院就站住脚了。所以我说,北京人艺演外国戏都带有京味儿。比如:像英若诚先生翻译的《推销员之死》多好,连‘臭大粪’这样的词儿都搁上了。过去说北京人艺‘洋戏土演’不是太科学,其实就是人艺演洋戏它也用自己的风格来处理……中国话剧百年,北京人艺55年,老了吗?并不老啊。也并不是说只有京味戏才是北京人艺的传统。《蔡文姬》不是京味戏,《雷雨》同样也不是京味戏,‘郭老曹’打下了这个基础,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梅阡北京人艺的这四大导演各具风格特色,奠定了基本艺术风格。而一个风格形成起来是很难的,但丢掉可太容易了。要把北京人艺至今保留下来的剧目当做财富,而不是什么包袱才对。实话说,像我现在这个岁数就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我认为值得做的事情,排一些我真正喜欢的戏。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会始终坚持这个的,说句实话,我也就会这个。”顾威曾说过“愿做北京人艺的孝子贤孙”,他说他的根就在人艺,是这片沃土培育了他的艺术生命。知恩图报,当然是要爱她报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