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中国话剧第一人
http://www.cflac.org.cn  2007-04-20  作者:吕建华  来源:中国文联网
 

李叔同自小爱好戏剧。他9岁那年,第一次看到戏班的演出,随即激起他对京剧的兴趣。李叔同在天津时期,对戏剧艺术已发生浓厚的兴趣,他曾结识孙处(菊仙,即“老乡亲”)、杨小楼、刘永奎等京剧名角,对梆子坤伶杨翠喜的表演艺术更是欣赏。他在上海南洋公学就读期间适逢上海兴起学生演剧活动,这对李叔同的影响很大。1902年11月,李叔同和许幻园、黄炎培等人成立了“沪学会”,开办补习科,举行演讲会,演出学生剧。李叔同曾主持演出了《文野婚姻》等四出新剧。他自己写作剧本,并作诗《沪学会〈文野婚姻〉新戏册撰成感赋》以资纪念。《文野婚姻》一剧可说是李叔同探索新剧的习作。1904年,李叔同在上海粉墨登场,参加演出京剧《虫八蜡庙》,李叔同在剧中既演过黄天霸,又演过褚彪,还在《白水滩》中扮演穆玉玑,显露了他在表演艺术上的才能。

1906年冬,一个旨在研究各种文艺的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成立,李叔同(息霜)和曾孝谷(延年)是发起人。春柳社的诞生,一是受到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二是受到中国国内政治和文艺方面的影响。新派剧是日本戏剧从歌舞伎到新剧(话剧)的一种过渡形式。它是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自由民权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改良戏。倡导者把演剧作为宣传手段,直接宣传民主政治。这些对春柳社的诞生与演剧活动都产生了直接影响。

1907年春,春柳社在东京骏河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礼堂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这是中国话剧艺术实践的第一部,也是中国话剧史上记载的第一次正式演出。李叔同饰演茶花女玛格丽特,曾孝谷饰杜法尔,唐肯饰亚芒。演出参加了日本东京中国青年会为国内徐淮水灾举行的一个赈灾筹款游艺会。因为是游艺会性质,又是第一次的尝试,只演出了该剧的第三幕,但由于是中国人的第一次话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轰动效应。日本戏剧评论家松居松翁在《芝居》杂志上发表的《对于中国剧的怀疑》一文中说:“中国的俳优(演员),使我佩服的便是李叔同君。当他在日本时虽仅仅是一个留学生,但他组织的‘春柳社’剧团,在乐座上演《椿姬》(即《茶花女》)一剧,实在非常好。不,与其说这个剧团好,宁可说就是这位饰椿姬的李君演得非常好。……尤其李君的优美婉丽,决非本国的俳优所能比拟。”他还盛赞此举“在中国放了新剧的烽火!”《茶花女》片段演出的巨大成功,使日本人在赞扬之余,惊为创举。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没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了。

春柳社的第二次公演是在1907的6月,称为“春柳社演艺大会”,演出的《黑奴吁天录》又一次造成了轰动。《黑奴吁天录》是根据美国女作家皮丘·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剧本由曾孝谷根据林纾、魏易翻译的小说改编,李叔同负责舞台美术设计。春柳社作了10多次排演,并于1907年6月1日和2日在日本东京卜地本乡座正式公演。日本新派剧演员藤泽浅二郎先生亲临排练场指导。李叔同在该剧中饰演爱米丽夫人及破醉汉两个角色。这场演出再一次在东京演剧界引起巨大反响,曾得到日本戏剧家土肥春曙和伊原青青园的好评。在伊原青青园写的20多页的剧评中,认为中国青年的这种演剧象征着中华民族将来的无限前途。

春柳社的第三次演出是1907年冬天(一说1908年春天),地点是日本常磬馆,剧目是两个独幕剧,一个是李叔同主演的《天生相怜》,他饰演的还是“旦角”,另一个是《画家与其妹》。李叔同对话剧十分投入,为了春柳社,他花掉了父亲遗产中的大部分款额。然而才气洋溢的他终于在演出《天生相怜》时扫了兴,有人评论他的扮相不好,春柳社里又有人与他意见不一致,他演戏的兴致便渐渐淡下去。

综观李叔同在日本的戏剧活动,可以看出,李叔同无疑是中国话剧的先驱,最早引进西方戏剧到中国的人。他发起的春柳社的演出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剧中的分幕方法,以对话和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还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无不显示着已开始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他对日本新派剧中源于西方戏剧的布置设计、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等方面的潜心研究和大胆实践,对日后中国话剧在舞美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很大影响。(作者为浙江省剧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