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百年涌春潮
http://www.cflac.org.cn  2007-04-07  作者:苏丽萍  来源:《光明日报》
 

神州四月,涌动话剧春潮。在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宣部、文化部等在京举办系列纪念活动,31台优秀剧目将在京城尽情展示近年来的话剧创作成果,京、津、沪、渝、沈、杭、苏、深圳8地也再次上演《雷雨》、《茶馆》、《日出》等32台经典话剧。走过百年,经历从舶来品向中国特色的传衍革新,中国话剧已成为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艺术品种,成为国人的一种主动、挚爱的文化选择,成为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民族化使话剧百年不衰

1907年,留日学生组织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了据美国小说改编的反映黑人觉醒的《黑奴吁天录》,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正式诞生,其反抗压迫、发动民众的战斗性也成了中国话剧的优秀传统。著名导演欧阳山尊说,话剧诞生的背景是西潮东渐,但直接的诱因是晚清启蒙主义者和“五四”新文化志士们改造中国激励民志的需求。革命战争年代,话剧成为宣传革命,动员民众的战斗武器。田汉的《名优之死》、洪深的《赵阎王》、曹禺的《雷雨》等中国话剧的奠基之作,和解放区的《重逢》、《粮食》,夏衍的《上海屋檐下》、阳翰生的《天国春秋》、郭沫若的《屈原》、于伶的《夜上海》、宋之的的《雾重庆》、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伯尘的《升官图》、阿英的《李闯王》、曹禺的《原野》等左翼剧作,或借古喻今,或直面现实,在革命和抗战的洪流中,发挥了战斗号角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话剧在民族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表现形式上吸收了中国戏曲和民族歌舞的元素,丰富了话剧的表现手段,使之更符合国人的欣赏习惯。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曹禺的《胆剑篇》等历史剧,歌颂民族团结,以史明志,已成为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和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

贴近现实生活使话剧永葆青春

原中国剧协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认为,话剧能在有着300多个剧种的中华大地上走过百年,原因有三点:第一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第二反映现实生活最直接;第三吸纳“姐妹艺术”长处完善自己。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话剧艺术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贴近现实生活是话剧赢得观众共鸣和喜爱并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建国初期,文艺工作者用话剧宣传英雄人物,鼓舞人们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表现革命战争的作品《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八一风暴》、《红色风暴》等,表现新生活的《丰收之后》、《枯木逢春》、《年青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等,都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龙须沟》和《茶馆》,在导演焦菊隐和优秀演员于是之等人的成功演绎下,开创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风格,成为中国当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新时期的文艺舞台是以话剧报春的。《于无声处》、《报春花》、《丹心谱》等对拨乱反正、人性复苏,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天边有一簇圣火》、《地质师》、《厄尔尼诺报告》、《我在天堂等你》、《父亲》、《同船过渡》、《黄土谣》等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大众化使话剧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形式

新时期,文艺繁荣、百花齐放,中国传统话剧舞台经历着深刻的革新和蜕变。为适应不同层次民众的文化需求,话剧艺术家开始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实验和探索。

1982年,北京人艺导演林兆华推出了第一部小剧场戏《绝对信号》,之后,一大批实验话剧涌现出来,多元化的戏剧形式令人目不暇接。戏剧评论家童道明认为,宽松的艺术氛围,活跃的文化思潮,为实验话剧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著名导演黄佐临长期倡导的写意戏剧得到极好的发挥,他本人导演的《中国梦》和徐晓钟导演的《桑树坪纪事》,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十五桩离婚案的剖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屋外有热流》、《街上流行红裙子》、《挂在墙上的老B》、《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魔方》、《WM我们》等荒诞戏、写意戏以及《狗儿爷涅槃》等穿透历史时空和精神层面的力作,都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果,为话剧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大众永远欢迎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从晋商兴衰引出人们呼唤诚信的话剧《立秋》,在海峡两岸引起巨大轰动;反映下岗工人崇高精神境界的话剧《父亲》,已演出400多场,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进入新世纪,走过百年的中国话剧,在贴近实际、快捷反映现实生活上依然走在各类舞台艺术的前面。目前全国共有80多个话剧院团,话剧从业人员数万人,虽然目前舞台艺术面临着多种困难,但广大话剧工作者仍在努力探索。他们在话剧进入市场、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独立制作人的活跃、文化市场的开拓、运营体制的探讨、下乡演出和走入社区,都使话剧在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方面走在了前面,正因如此,话剧至今仍是受众面最广的舞台艺术形式。中国话剧贴近民众的传统没有丢,它正在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