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梦想 引领文学湘军风尚
——评聂茂《民族作家: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
栏目:探索
作者:蒋蒲英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共7部专著, 《民族作家: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是其中一部。它立足民族性、地域性与世界性,以提升文学创作水平为价值责任,以厘清民族文学的历史、现状、问题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以及人才培养为价值自觉,为现代民族文学发展寻找坐标,实现了文学理论的价值创新,引领文学湘军风尚。

  一、该著作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一个鲜活的实践,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的创新,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范导。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是一个系统理论工程,它是对中国百年以来的文学创作实践特别是对当代文学发展规律、文学创作特点、作家主体精神的内在特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归纳和总结的现实需要。现有的当代文学理论过分强调域外的文学理论的借鉴和袭用,审美观念均源于西方相关文论,而以苏俄相关文论为基础的理论谱系,它们与目前中国本土文学创作之间也存在隔膜,最终也未能形成具有较大共识性的理论。文学的母语性特质,使得在创作实践中拥有明确的族群文化和生存经验的特点,理论创建必须依助于本土文学的创作实践。有效解决创作的具体实践问题,才能准确地提练促进中国本土文学创作的相关理论。该著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作者系统地研读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直接参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批评,关注新现象、新热点,积累了相当分量的文学创作和评论的实践经验。

  “聂茂的视界十分独特,从江华瑶族作家群出发,构建一个袖珍型的文学和文化范本。 ”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桂林对该著的研究对象很是认同。聂茂对江华具体、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潜心研究与总结,呈献给读者的理论现场感、完整性和鲜活度等特质鲜明。在分析江华瑶族文学现象时,他从叶蔚林、古华对江华瑶族文学的影响切题,从民族文学的地域坐标、精神资源、审美特质、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文化意象与确认方式几个方面分析江华文学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形,从文学创作的外部和内部,全方位、多视角、广维度地梳理和提炼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特质,思路清晰、路径可靠。立足于江华瑶族特色、地域差异性的识别,从而在中西比较视野中确立的“特色经验” ,确定江华现象形成的创作经验及其所面临的问题,都可以将之确定为“中国经验”并尝试理解阐释。西方文论的话语体系和理论范型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聂茂也充分地运用,但他论证的逻辑起点是建立在对民族文学、对湖湘文化、对文学湘军、对江华作家群的作品进行历史图景的再现,对一些节点性的事件及时把握和有效总结,而非从理论到理论的推衍。例如对叶蔚林、古华的影响分析总结就很独特。

  确定江华这个地理性坐标后,聂茂把视角对焦以江华为叙事对象的作家,叶蔚林、古华、王青伟、黄爱平、李祥红、陈茂智、帕男等,融汇了东方和西方的批判眼光去审视和探秘江华作家的作品,从其普适的文学价值、艺术规范中,从某些共通的主题中找到他们精神再造的共同点、创作缘起的发力点、现实观照的着眼点、文化眷恋的出发点。

  经过作者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阅读、开掘,畅达的评论语系、概括的理论总结、饱含深情的叙事,这部评论著作的学术趣味、问题意识、学术关怀让读者兴趣盎然、一睹为快。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读者会不自觉地找来江华作家的作品对比来读,参照分析。聂茂指出,要提高江华作家队伍的总体水平,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和成名作家,必须“提高对江华历史领域的开拓力度;描绘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风俗人情;必须注重传统社会在现代性面前的蜕变与抗争中民族性的表达;建立更宏大的审美认知体系” 。他把江华作家现象现状、问题和症结和盘托出,并以此为参照,厘定其内涵和外延。

  聂茂用富有学理的分析将江华作家群进行总结后,以问题为导向,以翔实的文学创作的文本为基础,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判断学术品行、学术道德的重要指标,是开放性、前瞻性和审美范导性当代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现实需要,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双重创新。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是长期的系统化的理论工程,需要更多学者直面实践,用自觉而开放的理论视野,对日趋多元、极为丰富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进行前瞻性的研判。

  二、该著作用发展眼光审视并合理汲取瑶族文化中的有益资源,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创新,是对中国文学史的有益补充。文学创作是一种过程哲学,充实和完整的过程对文学有无限的意义。作家体验和感悟这个美好过程的同时,对读者的情感、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优化社会文化治理和社会伦理道德。聂茂从扶持、鼓励和保护的角度出发,追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沿革及其产生民族文学的进程,勾勒其形成、变异与转化的历史轨迹,将民族文学的艺术特征概括为“浓郁的民族风情、鲜明的民族个性、多元性与整一性的统一、深厚性与神秘性的统一”四个方面的特征。然后从小处着眼研究湖南民族文学的书写亮点,从沈从文、孙健忠、黄永玉、蔡测海到彭学明,湖南民族作家“在现代文明与民族文化的体系中找到稳定的精神支点,以自觉的共通性表达展现普适性的价值尺度”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聂茂才推出瑶族作家群及其作品。他对文学创作主体强烈的责任意识、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审时度势的智慧大加褒扬,也不避讳瑶族作家的焦虑、迷惘,直面了瑶族作家对汉文化的覆盖、儒家思想浸染承受的双重压力,从而把握瑶族文学的发展方向,引领江华作家群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其神秘的原始风情、传奇的迁徙旅程、独特的符号图腾,形成充满想象的个性文化。瑶族作家们坚守精神家园、坚守文学梦想、赓续民族传统、自觉承担价值塑造、民族精神再造的责任。同时,思想开化与瑶族民族整体道德水平的进步,也是瑶族作家的关切和责任。瑶族没有文字,瑶族文学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特别是在当下“碎片化”的语境下,在文学流变现象中跨文化特征、文化差异性特征的形成,为中国民族文学的模式突破和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文化的共同性和理论的通约性是人类文明得以继续的前提,随着民族融合交往的不断深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基于文学发展共性”的有着某种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学”经验,因此当代中国文学所形成的创作经验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也需更多像“江华作家群”这样的范本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理解、阐释。换言之,中国文学史需要更广泛、更丰沛、更翔实、更具时代性的民族文学的鲜活实践来充实、补充。

  (作者系湖南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