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纵横  
“中国三高”音乐会力推中国品牌
10月21日,“江山如此多娇——中国三大男高音全球巡演”将上演,由李心草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和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将联袂演出。三位男高音也谈起此次“组团”全球巡演初衷。>>>>
电视剧《辛亥革命》再现浩荡历史风云
风云激荡的辛亥革命似乎总有讲不完的故事,继9月23日电影版《辛亥革命》上映之后,41集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也于9月27日晚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
“自制”占领网络视频高地
六七年前,一部名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短片曾一度引爆网络点击,这或许可以看做网络视频的雏形。几年之后的今天,网络自制视频已经成为各大视频网站的兵家必争之地。>>>>
新版《水浒传》的得和失
最近,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翻拍电视剧牵动了全社会的神经,成了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性话题。基于此,探讨新《水浒传》创作的得失应该是理论界必须面对的份内之事。>>>>
前有“狼”,后有“虎”,自制剧怎么走
近两年,各大省级卫视的自制剧在获得良好的收视率的同时也存在翻拍重拍过量等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买别人的作品又贵又滥,新媒体又成新威胁,弱势的自制剧还弱不禁风。>>>>
“我从不认为舞剧是阳春白雪”
作为国家大剧院的首部原创舞剧,由陈维亚创作的《马可•波罗》即将迎来第二轮演出,本报借此之机专访陈维亚,他将道出对《马可•波罗》的诠释以及对舞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理解。 >>>>
TVB亲密“拥抱”内地市场
TVB业务总经理陈志云曾经说过,“对于TVB而言,内地市场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的文化是一样的,都是同一个根。内地有这么多人口,这么大商机,是绝对不能够忽略的市场。”>>>>
中央新影十年“泥泞”新路
新世纪十年,中央新影开始丰富自己国家重大活动、历史事件影像纪录者的性格,开始向“史家眼光、诗家情怀”的更为艺术本位的方向艰辛迈进。>>>>
中国杂技新方向是好看好听好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杂技家在38个重要赛场获得金牌82枚,北京杂技(魔术)界表彰盛典暨优秀节目展演奖励了222名优秀演员,专家认为——中国杂技新方向是好看好听好玩。>>>>
我为什么写《中国地》
此剧的缘起,缘自网上一段不到2000字的文字,介绍在东北长达14年的沦陷期间,在今辽宁省的朝阳市有一个地方,14年始终不承认伪满洲国的统治,也始终没能让日军长期占领。>>>>
分享东西方碰撞中的大师智慧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的闭幕式音乐会在京举行,5部大师班正式学员作品在音乐会上首演,来自女作曲家吴冠青以其作品《轮舞》获得首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的“作品奖”。>>>>
相望半个世纪 今朝相聚舞台
8月15日至21日,莫斯科首屈一指的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将首次进行访华演出,带来的剧目是该剧院的三部扛鼎之作——《樱桃园》《白卫军》《活下去,并且要记住》。>>>>
《杨善洲》:百姓的大树 人民的孝子
继根据“当代雷锋”郭明义先进事迹改编的电影《郭明义》全国首映赢得好评后,又一部反映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影片《杨善洲》登陆大银幕,通过胶片将“善洲精神”传播四方。>>>>
举全台之力,献上电视人对党的深情
目前正在央视播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回眸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探索历程,详细记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足迹。>>>>
用银幕证明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每一位党员的行为,能树立起共产党的形象。1973年我入党时,举起右手向党旗宣誓,这个动作激励我为银幕写作之时,永不忘记把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要求和希望代言在银幕上……>>>>
舞蹈诗《延安记忆》展示浪漫记忆
今天的我们,在内心深处对中国革命永远的圣地延安,究竟还保留着怎样的记忆?走进6月10日的国家大剧院,大型舞蹈诗《延安记忆》给了我们一个最鲜活有力的答案。>>>>
艺术家纵谈跨界
2011年北京现代音乐节近日落下帷幕,其中的“中国新音乐跨界论坛”因讨论内容涉及当前中国的音乐和艺术理论及实践的诸多问题,颇为引人关注,也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热点话题。>>>>
《建党伟业》将上映 七大看点令人期待
《建党伟业》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的故事,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故事。>>>>
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挑战与突破
在建党9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又迎来新一轮高峰。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虽声势不小,但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水准未有一种新的突破。>>>>
打造好纪录片这张“国家名片”
在中国电影产业达到空前繁荣的2010年,纪录片却并没有得到相应掌声。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但中国纪录片的前行之路依旧漫漫。>>>>
  • ·名家新秀争奇 南腔北调斗艳——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印象 10-28
  • ·“他”者的体察与“爱”的焦虑——观电视剧《男人帮》 10-28
  • ·民乐传承,“大手拉小手” 10-28
  • ·中坤诗歌发展基金学术论坛召开 10-28
  • ·蒲剧《祝你幸福》晋京演出 10-28
  • ·《女枪》联合拍摄签约仪式举行 10-28
  • ·王西麟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将办 10-28
  • ·青年歌手子祺进高校唱红歌 10-28
  • ·世界知名歌剧院力邀中国获奖选手 10-26
  • ·汉子形象折射民族文化 10-26
  • ·《温故一九四二》•过程 10-26
  • ·当微电影遇上3D,会发生什么? 10-26
  • ·《这是最后的斗争》迎来百场演出 10-26
  • ·清唱剧《孙中山与宋庆龄》南京首演 10-26
  • ·中国电影要在创意多元中坚守现实主义 10-24
  • ·说说“化学神曲”的“抛砖引玉” 10-24
  • ·六国艺术家参演歌剧《灰姑娘》 10-24
  • ·电影《风铃》:摇响快乐的节奏 10-24
  • ·李德伦雕像正式安放北京音乐厅 10-24
  • ·中央芭蕾舞团“舞跃”香江 10-24
  • ·第二届中华女性书画摄影大赛启动 10-24
  • ·努力用影像纪录“时代的面孔” 10-21
  • ·北京人艺五部精品将赴上海 10-21
  • ·电视剧《下海》展示平民创业史 10-21
  • ·话剧《罗生门》的“创意门” 10-21
  • ·《夏妍的秋天》在京召开研讨会 10-21
  • ·武汉老干部合唱团放歌北京 10-21
  • ·《遍地狼烟》打响贺岁第一枪 10-21
  • ·金钟奖民乐比赛引发思考 10-19
  • ·“舞台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10-19
  • ·现实主义的力量——评话剧《问苍茫》 10-19
  • ·老中青京剧演员再战《赤壁》 10-19
  • ·专家研讨主旋律电视剧创作 10-19
  • ·专题片《绽放的力量》播出 10-19
  •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即将“上星” 10-19
  • ·俄罗斯花腔女高音11月北京开唱 10-19
  • ·“中国三高”音乐会力推中国品牌 10-12
  • ·有感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创作之路 10-12
  • ·气节 视野 胆识 10-12
  • ·第四届“春华秋实”展演周将举行 10-12
  • ·“国话之秋”奉上17台大戏 10-12
  • ·话剧《罗生门》再登繁星戏剧村 10-12
  • ·黄梅戏《女驸马》来京演出 10-12
  • ·二胡艺术之花绽放在童心 10-10
  • ·从“先锋”到“新锐”——孟京辉再推“戏剧档案” 10-10
  • ·捷杰耶夫再度来华 六部“老柴”动人心魄 10-10
  • ·马楚成的“香港印记” 10-10
  • ·中央新影与徐州合拍《解忧公主》 10-10
  • ·《将军日记》再现开国上将传奇人生 10-10
  • ·尚长荣、裴艳玲大师班上“唱讲”戏曲 09-30
  •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报社动态 更多>>
  • ·孟祥林:切实转变作风 进一步改进文风
  • ·何建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是文艺发展内在要求
  • ·姜昆:用文艺批评引导时代审美
  • ·曾庆瑞:批评家的人品和文品
  • ·向云驹:为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而努力
  • ·彭程:勇气是文艺批评的可贵品格
  • ·张亚丽:营造开放的舆论环境
  • ·李炳银:要善于表达,勇于表达
  • ·刘琼:精心 精神 精彩
  • ·阎晶明:有益的启示
  • 艺苑走笔 更多>>
  • ·说说“化学神曲”的“抛砖引玉”
  • ·有感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创作之路
  • ·“京剧演出不用胸麦”竟成新闻?
  • ·体育明星未必能成演艺明星
  • ·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 ·剧名别老用人名了事
  • ·秋瑾怎就成了“打女”?
  • ·“楚汉”大撞车,好赖看了再说
  • ·歌剧《白毛女》——永恒的文艺经典
  • ·国产动画败在营销
  •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