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放歌 为雪域高原祝福——中国文联赴西藏慰问采风活动纪实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21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世界屋脊放歌 为雪域高原祝福

——中国文联赴西藏慰问采风活动纪实

祝福·欢笑·感动·振奋

——中国文联赴西藏慰问采风活动综述

    8月26日至9月4日,西藏,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热烈氛围中,在一年一度的拉萨雪顿节盛大开幕、全区人民一片欢腾的喜庆时刻,中国文联组成慰问采风团赶赴西藏,与西藏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系列活动,为雪域高原送去祝福,为各族人民带来欢乐,也收获了一路的感动、一路的振奋。

    在拉萨举办完“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2011·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并与西藏文艺界座谈,看望西藏老艺术家后,慰问采风团深入拉萨、山南和日喀则的基层农牧区和边防哨所等进行慰问演出和采访采风,为西藏各族人民群众送去精美文化食粮,表达全国文艺界的深情厚意,并向西藏人民学习和致敬。

    此次活动是一次充满深情和敬意的慰问之旅。流泪,成为本次活动有别于其他慰问演出活动的突出特点。在海拔5374米的世界最高人控雷达阵地甘巴拉雷达站,看到官兵们可爱可敬的脸庞,全场人员,包括所有艺术家和工作人员、新闻记者的泪水都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艺术家们克服严重高原缺氧等困难为官兵们献上精彩节目,大家的泪水与笑声在“最高舞台”上交织,成为最为动人的乐曲。在江孜宗山广场演出时,各族观众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原定500人的观众规模扩大到了3000人;演出结束后,许多藏族同胞挤到车门口,拉着演员们的手紧紧相握,久久不愿松开,不断地说着“扎西德勒”、“以后一定要再来啊”,此情此景,让好几位艺术家和工作人员又开始擦拭眼角感动的泪水。在海拔5300米的世界最高哨所之一的查果拉哨所,一位小战士自告奋勇,为艺术家们表演一个军事动作匍匐前进。他收获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艺术家们激动地给小战士献上哈达,称赞这是最美的节目,并眼含热泪地唱起了《小草》。慰问采风团的团员感慨地说,“两上海拔超过5000米的地方演出,这次慰问,真是含金量最高的!”

    此次活动也是一次感受山川大美西藏、飞速发展西藏的采风之旅。在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山南藏王墓、昌珠寺、雍布拉康,江孜白居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艺术家们感受藏文化的精深博大和源远流长,以及藏汉文化交流历史;在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亚东曲米欣古,艺术家们感受上世纪初藏族人民抵抗英国侵略的英勇与壮烈;在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金鲁居委会、乃东县昌珠镇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居委会、江孜帕拉庄园,以及拉萨的八廓街,艺术家们或走村入户,或深入街头,感受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在沿途的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多庆错、卓木拉日雪峰等一个个神山、圣湖,艺术家们感受西藏神奇的地理地貌和壮美的自然风光。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民族风情,让中国文联赴西藏慰问采风团的艺术家们目不暇接,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创作的激情,让大家收获良多。慰问采风团的团员们都表示,这次采风让自己终生难忘,希望下次还能再来。(中国文联网记者 郭青剑)    

云中哨所 为何泪光闪动

——中国文联赴西藏慰问采风团赴甘巴拉雷达站慰问特写

    这里,海拔5374米;这里,六月雪,七月冰。位于冈底斯山脉东部的空军甘巴拉雷达站——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一个名副其实的“云中哨所”。

    8月31日,中国文联赴西藏慰问采风团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演出,把这里变成了世界最高的舞台。作为一个常年下基层的记者,各种慰问演出我采访了不计其数,“激动”已随着经验的增加慢慢淡出我的采访经历。可是这场演出,泪水不断在我眼睛里聚积,拭了又来,总也擦不净。

    作为一个11岁孩子的母亲,我的泪水源自对这些年青战士的敬佩。正如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京剧演员于兰所说:“孩子,他们还都是孩子啊。”可是就是这样一群“孩子”,在海拔5374米的山巅,在只能有小草能生长的地方,成长为一群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用他们年轻的生命守护着祖国领空的安全。盯着他们的眼睛,你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委屈、抱怨,而只有责任、甚至幸福。任何赞美的语言在这里都显得空洞乏力。

    作为一名随团记者,我的泪水源自对艺术家们无私奉献的感动。因缺氧,在路上已十分难受的女高音歌唱家郑咏,脸色苍白地瘫坐在椅子上吸氧,却依然考虑着如何演唱。尽管嘴里含着速效救心丸,她依然一再说:“让我歇一下,一会儿就好。”然而,直到演出快要结束时,她还是说话都费力,被迫放弃了表演。她遗憾地表示:“真的好想给战士们唱一支歌。”不用问艺术家们是怎么想的,看一看表演时他们生龙活虎的状态和结束后大口吸氧的样子,就全明白了。

    还有幽默小品演员刘全和刘全利兄弟表演的天津快板《小哥俩》、东方歌舞团女魔术师曲蕾的魔术、电影演员郭碧川激情澎湃的诗朗诵《云中哨所》、于兰的《穆桂英挂帅》选段、铁路文工团青年歌手温洪武的歌曲《卓玛》、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利平反串的喜剧表演,让战士们拍红了手,笑弯了腰……美术书法家们也泼墨挥毫,用笔墨丹青表达着对云中哨所战士们的敬意。

    歌声在云中飘荡,快乐在战士心中流淌。小小的哨所,充满了欢声笑语。

    演出的小礼堂外有一条石梯,每一阶上都标着数字。战士告诉我:石梯通向哨所的最高处,海拔5374米的标志碑,“我们管这条路叫‘天路’。”铁路文工团青年歌手高文致兴奋地说:“我要告诉印青老师,我把《天路》唱到了‘天路’上。”

    1,2,3……当我喘着粗气登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跟在身后的小战士鼓起掌来:“你们真棒!”眼眶再次热了起来,“不,你们——才是——最棒的!谢谢你们!”我由衷地表示。艺术家们也陆续登上了“天路”,他们要把这次难忘的经历延长再延长,要让这次难忘的记忆深刻再深刻。

    然而,精彩的时间总是太短。握手、拥抱、合影……战士们再次列队,高唱《甘巴拉站歌》,欢送艺术家。听着战士雄壮的歌声,看着战士挺拔的军姿,艺术家再次泪迷双眼。终究是要分别的,挥手再挥手,车窗外,哨所越来越远、越变越小,挥动的手还未放下。再见,再见,谢谢你们,真谢谢你们。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廖奔当场即兴创作的《那一片高山上的雪莲》所说:“有了你们母亲才睡得安稳,有了你们孩子才吃得香甜。”

    这不是一场艺术水准最高的演出,但却承载了艺术家们最深最真的情意;这不是一场阵容豪华的演出,但却让战士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演出,只有10几位演员和60几位观众,却表达着守土有责、军民鱼水情的大爱。“你们肩负着中国的未来呵,你们是我们永远的眷恋”。廖奔的诗道出了慰问团员们的心声。(《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