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创作结硕果 精益求精塑品牌
http://www.cflac.org.cn    2010-09-17    作者:董大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乌兰牧骑队史展”大厅,观众的思绪会不由自主地进入那段不可磨灭、不能忘记的辉煌岁月。1957年,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草原诞生,1960年,乌审旗乌兰牧骑也应运而生。经过50年的发展,如今的乌审旗乌兰牧骑已成为内蒙古乌兰牧骑的一个楷模、一面旗帜、一种精神。50年来,乌审旗乌兰牧骑继承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和民间优秀艺术,创作演出了《达拉干巴雅尔》《筷子舞》《炒米飘香》《乳香飘》《敖包相会》等反映内蒙古农村牧区新人、新事、新风貌的歌舞、戏曲、蒙古剧和各类曲艺节目。这些节目,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和生活气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也赢得了全国以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内蒙古民族艺术的精品和典范。

    《筷子舞》是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珍品。鄂尔多斯民间舞蹈界的老前辈、鄂托克前旗的民间艺人那木吉拉旺楚克长期仔细地观察自然,深刻理解生活,从中发现和汲取一切美的东西,鄂尔多斯旖旋的自然风光不时激起他心灵深处的美感。在情绪高涨时,他就拣些沙竹拿在手里,情不自禁地敲打着自己的手、肩、臂部,口里哼唱着优美的家乡民歌,满怀激情地抒发着自己的内心感情,这就是《筷子舞》的雏形。后来,经过民间舞蹈家吉格登的加工整理,在原舞蹈的基础上,编创了内容更加完整、丰富的《筷子舞》。1955年,吉格登带着他编创后的《筷子舞》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专业团体和业余文艺汇演大会,荣获金奖。1964年,吉格登又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他表演的《筷子舞》受到了全国文艺工作者的高度评价。从此,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珍品引起了舞蹈艺术工作者们的重视与关注,一度成为各专业艺术团体的重点保留节目。1983年,乌审旗乌兰牧骑的舞蹈演员巴德玛博采众家之长,对《筷子舞》又进行了再加工和创新。1984年她带着独舞《筷子舞》进京参加了全国调演,以明快的节奏、轻盈的舞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底,巴德玛又带着这一艺术佳作随内蒙古自治区青联乌兰牧骑演出队出访日本,受到了日本友人的好评。

    “带着雾的轻柔/带着梦的飘渺/在这清新的晨风里/晨风里/乳香飘飘/乳香飘飘/飘过花丛/飘过树梢/飘向彩云的怀抱……”创作于1982年的草原金曲《乳香飘》曾经风靡大江南北,那婉转悠扬的旋律仿佛把人带到了辽阔的草原。1998年在重庆举办的“孔雀杯”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中,《乳香飘》荣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仍然会在各种场合听到《乳香飘》这首歌,很多听过这首歌的外乡人都把它比作“酒歌”、“奶歌”,因为在那深远的歌声后面,仿佛能够散发出醇厚的奶香和浓郁的酒香。

    这些作品中,最能体现乌审旗乌兰牧骑的实力及其精益求精作风的要数包含《敖包颂》《敖包情》《敖包风》三个部分的民族风情歌舞《敖包相会》。敖包是蒙古民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产物,是牧人与天对话、与神对话的神圣祭台,也是牧民许愿祈福、祷告求雨的神秘祭台。乌审旗是蒙古草原敖包文化最传统、最典型、最集中、最繁荣的地方,故被称为“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所以,敖包对草原牧人而言关系是密切的,感觉是亲切的。敖包祭祀文化是乌审旗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也是乌兰牧骑进行创作的艺术源泉。据介绍,2004年,当乌审旗乌兰牧骑的艺术家们要开始创作排练以敖包文化为主题的民族歌舞《敖包相会》的消息一经传出,人们就奔走相告。一些当地的老人主动找上门来,向主创们介绍敖包的故事,以及与敖包有关的传说。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创作和紧张排练,《敖包相会》成功搬上了舞台。作品分为序曲、敖包祭奠、敖包许愿、敖包欢歌、敖包圣火、尾声等几个部分,妙笔勾勒出敖包风情,生动新颖地演绎了敖包盛会的神韵、情韵和风韵,展示民族歌舞、服饰、饮食文化,歌颂家乡,歌颂美好生活,表现了鄂尔多斯特别是乌审草原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敖包相会》要努力创造的艺术感染力,也是《敖包相会》要尽力营造的文化凝聚力。首场汇报演出在乌审旗乌兰牧骑排练厅举行。当时出于保证演出效果的考虑,没有请太多的观众,但演出当天,整个排练大厅挤满了观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多的观众不仅没有影响演出效果,反而为演出增添了一份庄重、凝重的色彩。演出结束后,领导和专家对节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在《敖包相会》第二集《敖包情》中,最具特色的是舞蹈《顶碗舞》,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群众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常常一人或两人头顶碗状小油灯或茶杯或碗,里面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双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乌审旗乌兰牧骑的《顶碗舞》摆脱了以展示技术和风格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力求在塑造新时代蒙古族女性的形象上下功夫,把顶碗只作为一种塑造形象的形式。为了把新时代蒙古族女性的精神面貌展现给观众,创作者在舞蹈开头设计了一段领舞,在语汇创作上没有使用复杂而舒缓的动律,而是强调了简洁、夸张的造型。接着20多位头顶银碗、身穿金黄色民族服装的演员,从舞台缓缓站起,宛如喷薄而出的朝霞把金色洒满草原,每当这时,观众总报以热烈的掌声,如此简洁的开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观众强烈地感受到了新时代蒙古族女性端庄、自信的风采。在舞蹈的发展部分,为了摆脱顶碗的束缚,增强大气磅礴的时代感,一改舒缓、悠扬、小幅度、慢节奏的表演形式,在运用蒙古舞动律的原点基础上,大胆开发肢体语言的最大可能性,丰富了脚下的舞蹈语言,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夸张的造型、高难度的技巧、变幻巧妙的舞台调度,配之情感浓郁、优美动听、节奏鲜明、气势恢弘的音乐,使舞蹈时而像升腾的朝霞,时而像奔驰的骏马,时而像飘飞的白云,时而像不息的河流,在舞蹈发展到最热烈的高潮时,以一个雕塑般的造型结束,一下子把新时代蒙古女性的完美形象定格,给舞蹈的演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顶碗舞》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观众的喜爱,这也充分说明编导和演员在民族舞蹈艺术的继承和拓展中,为传达民族的新时代精神,做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为使《敖包相会》能够成为乌审旗的一个艺术品牌和一张文化名片,乌审旗乌兰牧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内蒙古各艺术院团请来一批卓有成就的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名家加盟《敖包相会》的创作,极大地提高了《敖包相会》的艺术质量。后来又经过不断打磨,使得该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在2008年8月7日召开的“鄂尔多斯市两个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杜梓(时任市长)观看《敖包相会》后,兴致勃勃地走上舞台,亲切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并对《敖包相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敖包相会》不仅摸索出了鄂尔多斯民族歌舞艺术发展的方向,而且也探索出了鄂尔多斯民族歌舞文化繁荣的出路!”2008年12月24日,《敖包相会》走进自治区文化大厦,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及专家、学者进行汇报演出。2009年2月6日,《敖包相会》又为参加全区文化工作会议的代表进行演出。

    《敖包相会》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受到了国家民委的高度重视。2009年6月15日至20日,受国家民委委派,乌审旗乌兰牧骑作为唯一的亚洲国家代表赴波黑塞族共和国参加达卡特国际艺术节。他们把能够参加这次活动看作是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争得荣誉的机会,所以从领队到每一个队员都感到自己肩负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次演出,他们都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6月16日上午,达卡特国际艺术节在巴尼亚卢卡举行开幕式。乌审旗乌兰牧骑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行街表演,极富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备受欧洲观众青睐。6月17日晚,在波黑塞族共和国儿童剧院上演了《敖包相会》,集民族文化、祭祀文化、宗教文化于一身的《敖包相会》所展现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民族特色博得观众一次又一次经久不息的掌声。6月19日,在拉克塔尼带有比赛性质的活动中,乌审旗乌兰牧骑拉响的马头琴、演唱的长调、表演的《顶碗舞》使无数观众倾倒。一位外国观众通过翻译对演员们说,他听到长调和马头琴声时,激动得都流泪了。2009年2月6日,演员们又为参加全区文化工作会议的代表演出《敖包相会》。在几次大的演出活动中,许多专家就《敖包相会》提出了不少中肯意见和建议,使其日趋完善。

    如果要追问乌审旗乌兰牧骑的作品缘何深受观众喜爱,其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些节目具有显著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草原生活是多彩的,它是乌兰牧骑艺术创作的生命源泉;草原文化是多彩的,它是乌兰牧骑艺术追求的生命灿烂。乌审旗乌兰牧骑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离开家乡、离开牧场、离开生活。创作立足本地,演出面向本土,是乌审旗乌兰牧骑打造精品,取得成功的根本准则和规则。而这些作品的成功推出,正是乌审旗乌兰牧骑在坚持常年下乡演出的同时,坚持向民间学习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