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的打歌与跳菜
http://www.cflac.org.cn    2010-01-15    作者:鲁其中 李毕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提起弥渡,人们就会想到弥渡花灯和《小河淌水》。其实,弥渡的打歌,同样非常出名。弥渡五镇三乡都有彝族和汉族居住,因此,弥渡的打歌,不是彝族的单一文化现象,而是反映彝族和汉族团结和谐的歌舞。

    何谓打歌,就是一边跳舞,一边唱歌。有个调子叫“有羊披的敲羊披,没有羊披的敲屁股。”说的就是打歌时,男人都要把身上穿的羊披脱下来,折叠成一个正方形的包包,左手紧紧抓牢,右手使劲击打,使其发出“嘭、嘭”的响声,用这个声音来指挥打歌,统一大家的步伐,同时来增加激烈的气氛。

    弥渡打歌,从地点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野外打歌,这种打歌没有固定的歌头子,唱的调子随意、粗犷。另一种是家歌,这种打歌往往是村里有较大的喜事、客事时,由客事的主人出面,拜请当地最有名的歌头子,请他来帮助掌歌。歌头子是当地有威信、有组织和领导能力的人,并且会弹三弦或吹芦笙、笛子,会唱很多的调子,是对歌能手,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让主人满意。

    办喜事当晚,主人要把场院腾空,平整好,容纳的人越多越好。晚上七点左右,要在院场上撒一些青松毛,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放一些谷子、白米、茶叶、盐、钱(四元或六元)、羊皮、羊头、面条、红糖、酒、杂糖等。这些东西都是主人酬谢歌头子的礼物。歌头子在接受邀请后,要约上几个歌手(三男四女),作为自己的助手。日子到了,他们一起来到主人的村子后,首先放一挂鞭炮,告诉主人歌头子到村了。主人要快速出门迎接,再放一挂鞭炮,表示感谢。歌头子到院子后,歌手们要绕主人摆放的八仙桌跳上三圈,并唱到:“一升白米三柱香,问问主人可喜欢?”

    主人要上前,向歌头子一行揖首行礼,并大声说:“主人非常喜欢,感谢歌头来朝贺。”主人谢过后,打歌正式开始。打歌打到凌晨一点,主人会按常规,让大家喝一碗米酒,休息到两点左右,这时歌头子的三弦、笛子响了,歌头及助手大声唱:“打歌就像箍桶匠,散了散了又箍起。”

    酒水喝足后,大家又进入到热烈而欢快的打歌活动中。随着第二天日出的来临,歌头子的工作也进入到最后的程序。如主人家是娶亲,就要安排新郎新娘拜堂,彝族的拜堂就是跳“正席歌”,歌头子要带上没结婚的三男四女,在主人家的堂屋里跳三圈“正席歌”,调子唱的是习惯用的一些“吉利词”,比如:“结婚选着黄道日,儿孙满堂五业兴”、“黄道吉日成双对,人丁兴旺五业兴”等等。

    跳菜,与打歌有联系,又有不同。跳菜不是彝族的普遍习俗,或者说除弥渡牛街、南涧县保华以外,彝族百姓都不搞跳菜。但是在弥渡牛街,年长的人都知道跳菜。

    古时侯,弥渡牛街的潘、李、王、张四大家族,分别掌控着牛街地区及周边四个县部分地方的经济,由于牛街地处茶马古道的要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过去,南涧县保华、猫街等地的彝族百姓都是牛街潘、李两姓的庄户。每逢两家财主的大事、喜事都要叫庄户到他们家帮忙做事,其中包括端菜、上菜。上菜时边走边跳,这就叫跳菜。因上菜时所跳的步伐都是打歌时的步伐,所以跳菜与打歌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跳菜就是跳着打歌步伐把菜端到席桌上。这样做是因为生活在牛街、宝华猫街一带的彝族百姓,在上菜服务时希望使庄主感到更加满意。而潘、李、王、张四大家族对庄户的这种热情也往往给予重赏。这样一来,跳菜就越搞越有特色,越搞越得到庄主的表扬与肯定。

    跳菜时所托的托盘是一种端菜用的大木盘子,托盘大小刚好能放下八个大碗。盘子不是用双手端的,而是只用右手,并且是用三个指头来顶盘子(拇、食、中指),而且盘子要举得比头高,脚要不停地跳出各种舞蹈动作,须由身强力壮的歌头子才能完成。上好菜后,跳菜人高举着托盘,踏着彝族打歌的直歌或正席歌步伐,围着席桌跳三圈,然后半蹲半跪在桌子前,这时下菜人前去帮助把菜下到桌子上,下菜时要讲究对称,讲究力的平衡,讲究顺序。跳一次下两碗,跳四次才把八大碗下完,这样一桌菜的跳菜就此结束,就餐的人开始用餐。跳菜人不断地跳,菜不断地下到桌上,开餐的人不断增多,这样反复进行跳菜,直到每个客人都吃完饭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