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得幸福落满坡——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侧记
http://www.cflac.org.cn    2009-11-20    作者:殷大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欢快的节奏、斑斓的彩扇、激越的锣鼓、翻飞的舞步……近日,安徽省各地的28支花鼓灯队汇聚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活动,拉开了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的序幕。此次农歌会由文化部、农业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农歌会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为主题,再度唱响勤劳致富之歌、幸福希望之歌、科学发展之歌、时代艺术之歌,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展现新农村农民的精神风貌。

    由农民歌手“唱主角”的开幕式演出反响热烈。演出分为序曲“翻身道情”和“当家作主”、“小村故事”、“希望田野”、“小康大道”四大乐章。歌会节目突出农家特色,充满乡土气息,一首民歌《对花》,由分别来自河北、陕西、安徽和辽宁四个地区的歌手精彩对唱。苗族《苗岭的早晨》、藏族《歌唱》、蒙古族《酒歌》、维吾尔族《赞美家乡》、朝鲜族《鸟打铃》等少数民族的民歌让观众大饱耳福。阎维文、殷秀梅、李丹阳等著名歌唱家的歌声也回响在农歌会现场。曾经在2009年央视春晚上一展歌喉的农民歌手马广福也参加了农歌会,“我一个农民能参加自己的歌会特别激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我们农民得到了实惠,国家政策好,我们农民心情也好,也高兴。”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鼓灯,在农歌会上得到展示,“花鼓敲天下”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集中展示了流行于安徽淮河流域的汉民族艺术奇葩,表演的节目有花鼓灯、兰花灯、狮子舞、秧歌灯、民间锣鼓、踩高跷、得胜鼓等,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池州傩舞、临泉肘阁抬阁、寿州锣鼓等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争芳斗艳。花鼓灯独特的艺术风格、斑斓的艺术色彩、感人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和谐社会盛世同乐的祥和气氛。

    “虽然排练很辛苦,但是能够为农民歌会尽一份力量,我们感觉非常自豪”,花鼓灯会大巡游中的腰鼓表演方阵队员曹明娣说。该方阵由200名中老年腰鼓表演爱好者组成,为了敲出气势、敲出风采,他们每天都要排练五六个小时,一练就是十多天。从表演的姿态、表情、手势,到腰鼓的鼓槌落点和摆放位置,他们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做到最好。

    今年农歌会文艺演出,增加了很多舞蹈元素,对演员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滁州市歌舞团舞蹈队队长胡晓东说,“大到队形切换,小到每个演员的表情、动作细节,导演都有明确要求。排练从早上8点开始,经常要练到晚上8点。你们看到的一个小片段的表演,都要练上一整天。”从11月1日起,来自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省歌舞剧院、省徽京剧院等省直院团以及滁州、六安等市的280多名演职人员,要冒着寒潮,每天排练近15个小时。

    此次农歌会中,“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唱得幸福落满坡”同时揭晓。据介绍,作为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的“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本次评选活动的主题是: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的幸福生活、农业的发展成就,歌颂党的领导、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9月上旬,“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候选曲目100首,在相关媒体上刊登,截至10月15日,共收到来自全国25个省的选票8万多张。经过评选,《我的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民》等60首歌曲入选“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

    由安徽省文联主办的“金色的田野”第二届安徽省农民画展,依托农歌会,向人们展示精彩的“三农”作品,具有鲜明的安徽地域特色与艺术风格。画展以“农民画”与“画农民”相结合,集中展出农民画家创作的100幅作品,萧县国画、凤阳凤画、青阳农村生活题材风俗画等受到关注。

    农歌会的举办得到了广泛赞誉。上海九星村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恩福两次受邀参加农歌会,他激动地表示,“过去,中国农村改革是以小岗村为起点的;现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如此关注农业,关心农民,我想,安徽的新农村建设也是领头鹰!”他介绍说,九星村也借鉴了农歌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开展了一些类似的活动。北京韩村河村韩建集团董事长助理李德江说:“早就听说农歌会办得好,这次能亲自感受一下,觉得农民歌会这个平台搭得确实好!我们现在过上好生活了,就应该要唱农民、说农民、讲农民。两届农歌会的成功举办,说明咱们农民不仅物质生活过得舒坦,精神生活也真正‘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