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您好》:说出了人民的心里话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28    作者:郭青剑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84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一幅名为“大学生游行队伍中的一个场面”的照片格外引人关注。这幅作品反映的是前一天,也就是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时,天安门群众游行队伍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打出了一幅“小平您好”的条幅。在当时,这个场面的出现所蕴含的意义,无疑是多样而重大的:人们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当时思想解放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进步……这一幕持续的时间很短,大概只有几秒钟时间,当时在场的摄影记者有几百人,而拍到的只有两三个人,时任《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的王东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王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前搭起的一个专门的摄影台子上,主要的任务就是用一个长镜头拍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身上还挎着一部标准镜头的莱卡相机,专门拍游行队伍,看见有意思的场面就拍。王东记得,当时游行队伍中的一些标语、口号,像“对外搞活”、“2000年翻两番”,都是很新鲜的,也很吸引人。他当时也拍了不少这样的照片。

    至于“小平您好”条幅的出现,王东说,之前看过几次群众游行的预演,都没有这个场面。所以当条幅突然打出来的一刹那,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更别说去拍下来了。“其实当时我没有想太多,或者说来不及想太多,就是觉得比较新颖,虽然当时有很多大的标语、口号,但是这个特殊一点,字不正规,条幅用的布也不正规,而且打出条幅时游行队伍的气氛也变得很不一样,显得特别活跃。”王东抓紧时间拍了两张后,很快这个镜头就没有了。

    拍完以后,王东就意识到,这张照片有点意思。所以回到报社以后,在当天晚上就制作出来了。先拿给一版要闻版选,没选上。当时报社还要在四版出一个画页,就再拿给画页版选,也没有选上。后来听编辑们议论,他们当时认为这个不正规,把握性不大。而且新华社没发,拍没拍也不知道,还有军报也没有发这个照片,编辑就考虑,登出来妥不妥,怕担风险。万幸的是,后来二版有一组报道要配照片,二版的主编保育钧(后来成为了《人民日报》的副总编)一眼看中了这张照片,他说这个照片好,就用这张。就这样,第二天这张照片就和读者见面了。当时很快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应。“记得第一个给我打电话的是《四川日报》的总编辑,也是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叫徐玉川。他看了当天的报纸,马上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拍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1985年评“好新闻奖”时,这张照片评上“好新闻特等奖”——“最佳新闻照片”。这之后,影响就大了。

    在王东看来,这张照片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主要是这个标语口号比较新颖,它反映了时代的心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1984年,改革开放尽管没几年,但已经使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进步。这种变化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进步也让人们对时代心怀感激。因为当时是小平同志主持工作,所以大家就想到它(‘小平您好’),这是很自然的事,就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就会记得你。虽然打出条幅的是北大的学生,但是这种思想并不仅仅是北大这几个学生的思想,而是代表了全国广大人民的思想,它说出了人民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