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美术鉴赏

董希文与《开国大典》

时间:2020年10月21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0

  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的《开国大典》无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这幅作品经典再现了毛泽东主席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重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定格了新中国成立的辉煌历史时刻。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人民美术出版社立即把它印成年画和各种美术图片大量发行,印数有100多万张,并收入当时的中小学课本。迄今,其作为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油画作品,也深入人心,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天,父亲站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目睹了天安门前开国大典的盛况,他兴奋地用笔勾下了这一景象。两年后,他接受了革命博物馆的邀请,将他心中那个热烈的印象画成了《开国大典》。”董希文的女儿、画家董一沙回忆,据她的母亲张琳英介绍,接到任务后董希文并未急于动笔,而是做了一番充足的准备工作后,才有了一张画在明信片大小的纸上的草图,草图的主要内容和构图安排与现在看到的作品几乎无异。“这幅草图试图把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场面和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联系在一起,我认为不这样不足以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的宏伟气概……”董希文在给他的好友、著名油画家艾中信的信中这样说。

  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名家对这幅作品的构图很是赞赏。艾中信曾做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

  投入正式创作后,董希文画得很快,不到3个月时间,长4米、宽2.3米的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便创作完成了。在这幅作品中,有两个创造性的突破:其一,画面左边是众多国家领导人,右面则为布满鲜花的广场,这样左实右虚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实际是有失平衡的,但这样的安排却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其二,董希文大胆地将原本应该在毛泽东右前侧的一个大红柱子去掉了,广场顿显阔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小的气势。建筑大师梁思成看后,称赞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而在色彩运用上,《开国大典》大胆运用碧蓝、大红、金黄组成基调,用蓝、棕、绿调和,天空画得干净利落,偌大一片面积都是一次涂好的。事实上,历史上开国大典当日是个阴天,上午还下过雨,但董希文采用了“风和日丽”“富丽堂皇”的效果来处理,从而传达“庄严而热烈的场面”。

  这幅画作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只因其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在创作语言和技法上也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性与开创性。画面中,董希文除了很好地处理了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的问题之外,他还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而在描绘红地毯时,董希文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毛泽东在中南海看到《开国大典》时,点头赞道:“是大国,是中国。”他还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