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汉江东逝》:一个时代的情感记忆

时间:2019年10月2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张民
0

《汉江东逝》电影剧照

       《汉江东逝》这部电影,很重要的一个意象是长流不息的江水,一年四季无论雨雪阴晴,都融汇在这条大江里滚滚东去,千百年来就这样逝者如斯。影片结尾的情绪高潮段落,主人公父亲的骨灰,最终也被撒入江水。影片另一个重要意象是书法,电影中的主人公——父亲,是书法传承者,但他无法向下一代传承,面对儿子的诘问“现在人家都用电脑打字了,谁还用练字啊?”他没法给儿子一个满意的回应,只能用威权让儿子耐心练字。第三个重要意象是古城墙,这道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城墙,早已失去其防御功能,眼看着生长其中的年青一代城民破墙而去。江水、书法、城墙,以及其它辅助性的意象比如民族乐器、民族戏曲、博物馆、米公祠等,赋予影片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也给影片主人公带来强大的压力,构成了主人公青春荷尔蒙突围的重重障碍。这些特有的意象之下,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特定的年代,一个思想、文化、经济、生活急剧转型的九十年代。影片作者选取了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命运,向观众传达这个时代的缩影。影片中的父亲是一位老派知识分子,因为倔强而清高的性格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郁郁不得志,一大把年纪了,却以“内退”的方式当上了三轮车夫;母亲原本在“单位”里有份稳定的医务室工作,却因为企业转型不得不下岗,当她得到通知时一脸惶然。对这两位老一代构成打击的不仅是失去经济基础,还有身体的垮掉,而对二老打击更大的是逐渐离散的家庭。在九十年代,还不像现在的独生子女三口之家,这是一个养育着三个子女的传统中国家庭。先是大儿子凭借高考逃离了这座古老的城市,再是女儿上演“师生恋”挑战传统伦理,最要命的是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小儿子,明明有修习书法的潜质却完全不感兴趣,明明可以像哥哥一样考个好大学改变命运却被学校开除了,再不济也可以学门踏实的手艺(学开车)、凭着父亲的面子找到给领导开车的差事,却任性地以“潇洒”的方式砸掉饭碗。这个家庭,脱离了老式家庭的发展轨道,使得父亲的心境雪上加霜,只能以饮酒度过余生的每一天。可以说,影片所呈现的这个处于巨大迷惘中的家庭,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城市家庭的一个典型代表。几十年过去了,急剧转型之后的中国早已把这样的家庭远远甩掉,用急速的江水冲刷掉。这些几近三十年前的迷惘之境,对于善于忘记过去的民族和急速发展的时代来说,显得不值一提。而从中走出来的、正在养育新的下一代的年过不惑的创作者,却仍有困惑、仍有怀念、仍有心结,以影视作品的方式回溯、再现、表达,留下这样一份也许不会被年轻人在意的旧时代档案,就显得难能可贵,并自有其存在价值。

《汉江东逝》电影剧照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韩新军出生于湖北汉江畔,影片中有他的记忆,有他对于青春和过往的思考,他把自己对青春的美好回忆和情感融入了影片,使影片充满一种真挚的情,单纯的美。汉江东逝,逝去的是时间,逝不去的是对青春的美好回忆和情感表达。而这,也是影片存在和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编辑:阮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