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影视观众背后的社会文化图景

时间:2019年01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乔燕冰
0

  《2018中国热门影视社会观察报告》展现——

  影视观众背后的社会文化图景

  从主旋律大片《红海行动》成为开年爆款,到现象级网剧《延禧攻略》引发收视狂潮;从现实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如黑马杀出重围,到“大女主”网剧《如懿传》接档网络狂欢,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与网剧收视持续走高,再次刷新人们对影视文化的认知。

  据统计,2018年,我国电影年度总票房609.76亿,同比增长25%,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占票房总额的62.15%,达378.97亿。同时,2018年中国的网剧数量也持续增加,让人看到国产电影的逆袭崛起和网剧创作的如火如荼。大量影视作品频创佳绩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文化和时代经验?不同的大众审美取向中潜藏着怎样的认知结构和价值序列?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在京举办的《2018中国热门影视社会观察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发布的该报告,对此提供了一种解答,也推进了对影视产业发展和影视文化研究的思考。

  电影总体喜好度,地级市市区呈现凸点,省会城市呈现“洼地”

  在影视制作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等研究团队选取以《红海行动》为代表的2018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票房总成绩排名前17的电影,以及《延禧攻略》为代表的年度观看点击量排名前11的网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平台分发问卷开展调查。研究基于社会系统的观点,设计了中国影视与社会的研究指标体系,分析观众对电影、网剧喜好度的差异。课题发起人及课题组成员、北师大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忠教授坦言,这是“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看电影,而不是从电影来看电影”。

  “目前关于影视作品的研究大都从电影本体出发,很少从社会系统角度出发来分析观众喜好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本研究试图探寻用户影视偏好与国家、社会、个人活动间的联系。”基于此,课题发起人及课题组成员、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宜文介绍,分析影视作品离不开对产生它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思考,对不同影视作品的喜爱和关注程度,与观众对国家宏观形势的理解、社会现象的认知以及个人活动息息相关。报告的理论背景,是美国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论,认为传播过程是具有多重结构的复杂而有机的社会传播系统,每一个传播活动不仅受到内部机制的制约,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

  报告显示,在分别完整观看过这17部电影和11部网剧的观众群中,喜好度打分均值位列前三的电影是《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西虹市首富》,网剧是《延禧攻略》《双世宠妃2》《如懿传》。报告中,在国家宏观形势观察维度,“经济前景”是对观影喜好度影响最大的宏观因素;并且,对经济前景越乐观,对《我不是药神》等6部电影和《延禧攻略》等11部网剧喜好度越高。而社会现象观察维度,食品安全、互联网、环境污染、养老等指标是对影视剧喜好度影响范围最广的,并越关注这些指标的人,对多数影视剧的喜好度越高。在个人活动观察维度,关注美食、刷短视频App、参加体育运动、追星是对影视剧喜好度影响范围最广的指标,并与多数影视剧的喜好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

  在喜好度排行中,电影《无双》居末,网剧《延禧攻略》位列第一。但受喜好度最低的电影得分仍高于排行第一的网剧,观众对电影的喜好度普遍高于网剧。年龄上,26岁至35岁的观众对电影和网剧打分整体偏高。“电影总体喜好度,地级市市区呈现为一个凸点,省会城市呈现为一个‘洼地’。”王宜文介绍,从观众居住区域的级别看,地级市与乡镇等基层观众喜好度差异很大,地级市观众最喜爱《我不是药神》,而县城、乡镇观众则最喜爱《西虹市首富》,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观众对《延禧攻略》和《如懿传》情有独钟。而对医疗问题的关注度对《我不是药神》的喜好度无显著影响,而越年轻、学历越高、对房价和就业问题越关注的人,对《我不是药神》越喜欢。

  想象一种影视,就意味着想象社会公众的生活形式

  “看起来是一小步,也许是艺术学学科未来的一大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认为,研究取得可喜的突破:一是对热门影视艺术展开一种观众学的研究。一般的研究更多聚焦创作、产业界等,该研究聚焦于观众,关注通过观众透视出的影视艺术出现的新状况。二是透视了影视中的社会生存景观,和观众中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三是展开了一种影视传媒的社会科学研究。通常的研究多是人文学科常做的概念判断推理或理论思考,做文本分析,该报告采取科学的量化的标准手法,借助问卷分析,通过观众的社会身份,审美喜好,想象力及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透视影视中的社会生存情况。这样的研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影视中看到社会生活这个唯一源泉,是重要的创新。同时,调查通过细致、严密、精深的问卷设计,能触及观众的深层心理,挖掘出一些平时看不到、一般理论研究挖不出的东西。

  “我想起维特根斯坦在《哲学探究》中的一句名言,‘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导论》中又发挥为‘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完整的社会生活’,套用这一观点,可以说想象一种影视,就意味着想象社会公众的生活形式。通过该研究可以看到影视这种生活形式如何深深地嵌入观众的生活方式中。影视打开了观众对生活情境的观照,将其重新带入社会生活情境中去,展开情感想象联想和理智思考,进而让人从活生生的形象体系中看到影视中所蕴藏的有关社会公众生活形式的思想。”王一川认为,报告将启示影视产业、创作、研究界高度关注观众对电影的应对方式,和观众对电影的好恶趣味。同时,影视艺术的量化研究,也可能倒逼影视史论研究要锐意创新,拓宽视野。

  对比此前专家评选的2018年度影视剧影响力排名与该报告调查结果重合度出现较大差异,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级)传媒与艺术实验示范中心主任周星教授表示,这让人看到了精英与大众对影视作品的认知差别,非常值得思考。《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认为,研究基于数据的基础性、研究方法的学术性,以及结果指向的问题性等,都对影视研究具有开拓意义。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张国涛则认为,作为一种影响研究,该报告对于进一步认识影视剧真正的社会功能,进而引导影视创作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