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丽:绽放在乡村的“梅花”
http://www.cflac.org.cn    2011-08-10    作者:李雪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刘胡兰是剪着齐耳短发,而在现代豫剧《铡刀下的红梅》中,她刚出场时却是梳着一条乌黑亮泽的长辫子,而且不愿意被剪掉,理由是“剪了俺奶奶会难过”。这个生活化的“刘胡兰”的爱美与稚气不仅无损刘胡兰的英雄形象,还深深打动着观众的心。她的扮演者就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王红丽。

    【“小皇后”卖烤鸭】

    王红丽1967年出生于河南一个梨园世家,自幼对豫剧产生了浓厚兴趣,1985年从洛阳戏校毕业后进入河南省豫剧二团,工豫剧花旦、闺门旦。18岁时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夺得“香玉杯艺术奖”,20岁时主演《春秋配》一剧在河南剧坛崭露头角,21岁时以《司文郎》一剧在河南省第二届戏剧大赛上获一等奖。由于扮相俊美,演技出众,嗓音清亮甜润,她被观众称为“豫剧小皇后”。1989年赴京演出时剧作家马少波为她题诗赞曰:“陈姿阎韵两派兼,借得金玉三分憨。胡女雪梅传京蓟,急管繁弦惜少年。”

    就在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时,令人始料未及的是,1990年王红丽因故离开了河南省豫剧二团。当时流行“下海”,王红丽也跃跃欲试,选择了“和唱戏八竿子打不着的行当”,开起了烤鸭店,而且卖得特别火——两年之间腰缠百万,还开了好几家连锁店。尽管如此,王红丽心里并不快乐,那时候她连做梦都在唱戏,可以好几天不去店里,可一天不练功吊嗓就难受得很。而真正刺激她回归豫剧的,是一批忠实顾客的声音:“俺来买烤鸭,就是想听听你的嗓子音”;“自从看了你的戏,就喜欢上了豫剧,可惜你不唱戏了”;“‘小皇后’更应该属于舞台”……他们的话让王红丽意识到:“原来是我的戏迷在捧生意,而豫剧不也是我自己的真爱吗!我要回到豫剧舞台!”

    虽然当时河南各大剧团都处于低迷状态,但王红丽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关掉烤鸭店!把赚的钱全部投入到成立自己的豫剧团中。1993年冬天,王红丽正式成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小皇后豫剧团。

    重返豫剧舞台后,王红丽感到无比踏实,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开团大戏《风雨行宫》和《美女涅槃记》好评如潮,但谁会知道,由于没有自己的排演场,这两台戏是借用电影院做排练场,而且是在电影散场后的深夜排练到次日凌晨……由于剧团得靠演出来维持运转,所以“一切都要自力更生”。王红丽告诉记者,为了节省开支,当时小皇后豫剧团从不请小工卸台装车,所有的活儿都是自己干,甚至连演员头上戴的一朵小花也是自己做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剧团成立的第2年,《风雨行宫》从河南演到山西、河北,到达北京时整整演了100场,凭借这部戏王红丽一举摘取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丰富了人生阅历,对我经营自己的剧团也有帮助,因为懂得了去考虑顾客的需要。”回顾卖烤鸭的人生插曲时,王红丽坦言。

    【吃饭戏和精品戏】

    “一个剧团,要在演出市场中生存,必须有名角和好戏。”率领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走过18个年头的王红丽对此深有体会。

    名角的魅力能吸引大批观众,而对于小皇后豫剧团来说,有王红丽这一个名角儿还不够,剧团还将办团和办学合二为一,先后招收了4批约百名小学员,并花重金下功夫培养有潜质的年轻演员,或送到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培养,或委以主要角色锻炼提高。而有了名角儿后,只演老戏是不够的。为此,小皇后豫剧团18年来共自编自创了20多台新戏,既有《三更生死缘》《崔秀莲传奇》等传统连台本剧,也有《风雨行宫》《铡刀下的红梅》这样的精品剧目,共获省及省以上各类奖项和奖励80次之多。

    “我们的每个剧本都是千挑万选的,因为得把每笔投资都收回来,必须排一个成一个。”王红丽告诉记者,小皇后豫剧团排戏不跟风,在创作和排演剧目之前,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要和观众的欣赏趣味确定剧目生产。剧团所排的戏分为吃饭戏和精品戏两大类。“吃饭戏可以满足群众看戏多样化的需求;精品戏让我们立团、打品牌,扩大影响力。这两者缺一不可。”王红丽说。比如连台本戏《三更生死缘》投资较少,故事性强,观赏性高,一推出就受到老百姓欢迎,是部畅销的吃饭戏;而《铡刀下的红梅》是由著名戏剧导演余笑予、王豫生和湖北编剧宋西庭关门琢磨剧本,前后修改数次,历时半年才创作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在剧本结构、性格塑造等方面具有独创性的精品戏。

    【19袋花生的故事】

    “广大农村是地方戏曲最大的市场,农村才是我们真正吃饭的地方;要想使剧团生存发展,必须从开发农村市场入手。”王红丽说,小皇后豫剧团从建团开始,就确立了“服务农民,服务基层,走平民化道路”的办团宗旨。而选择了基层,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苦。基层的演出条件较为简陋,绝大多数是露天舞台,小皇后豫剧团经常在四面透风的舞台上打地铺睡觉,夏日的蚊虫叮咬,冬天的风霜雨雪,他们都深切体会过。有一个酷热的夏天,小皇后豫剧团在基层演《秦雪梅》,扮演秦雪梅的王红丽以精彩演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但当王红丽在掌声中走下舞台时,却一下摔倒,将近20分钟后才苏醒过来,后来被医生诊断为重度中暑……“出门一身棉,回来一身单,过年不在家,在家不过年”,正是剧团演艺生涯的形象写照。

    18年来,小皇后豫剧团90%的演出是在农村辗转奔波,他们历尽艰辛、跋山涉水、走乡串寨,给农民观众带去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戏曲,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有一年,距开封很近的尉氏县赫寺村村长见到王红丽说,“真的想请你们来我们村唱戏,但现在钱老凑不齐”,听到这话,爽快的王红丽立马对他说:“我们不要钱,免费为你们演4天,让大家高兴高兴!”4天7场演出让赫寺村的村民兴奋得像过年一样,离戏台较远的还开着小拖拉机载着一家子来看戏,戏台前的空地上黑压压的满是观众不说,就连周围的树上、房上也都爬满了人。农民看豫剧,往往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场演出后,演员要再来段清唱。为了让观众过足“戏瘾”,王红丽总是带头一段又一段地表演,直到他们呼“过瘾”为止。戏演完后,小皇后豫剧团要离开的时候,乡亲们竟扛着麻袋,硬是要把19袋花生装到剧团的车上。剧团坚决不要,可村民们围着车不让走。“舞台是观众用心搭起来的,咱们要掏出心窝子为老百姓唱戏。这盛情难却的19袋花生是我一辈子难忘的珍贵记忆。”说起这些,王红丽仍感动不已。

    就是凭着这种服务群众的真诚,小皇后豫剧团在老百姓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就拿今年6月份在陕西安塞演出的事说,当时剧团还没到目的地,那里的200多名村民就敲锣打鼓地在路口迎接。18年了,王红丽以年均400余场的演出率团巡回在豫、晋、冀、鲁、皖、苏、粤等省的广大农村和工矿,迄今巡回演出6000余场,观众多达3000万人次,剧团还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了“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特别贡献奖。

    【“台上一棵菜,台下一家人”】

    “台上一棵菜,台下一家人”是小皇后豫剧团倡导的集体精神。“台上一棵菜”喻指剧团成员在舞台上像包心菜一样,以戏为中心相互配合;而“台下一家人”更是名副其实,因为小皇后豫剧团管吃管住,团里的人一年中至少有9个月是在一起工作、生活,整个团就是一个大家庭,必须相亲相爱。

    为了让剧团充满活力,王红丽打破大锅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在分配上根据演员艺术水平高低、贡献大小、剧团收入情况,合理拉开档次,提高了剧团成员的积极性。

    经过18年的发展,小皇后豫剧团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剧团成长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剧团,资产也由当初的1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万元,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之所以获得“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王红丽说“大概是因为常年为老百姓服务,也排出了不错的作品”。作为全国戏曲界民营院团当中唯一获得“二度梅”的演员,王红丽不仅带领剧团积极开发广大农村戏剧市场,在市场竞争大潮中闯出了广阔舞台,她本人仍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一年演250场戏,被老百姓称为“活在舞台上的梅花”。“再多排两出代表戏剧,继续往梅花大奖奋进,还要把戏剧拍成电影。”说起未来,王红丽激情豪迈。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