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芬简介
发布时间:2019-05-20

 

郎咸芬同志艺术简历

  郎咸芬,女,1935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1951年考入潍坊市文工团;1952年调入山东省吕剧团。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吕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

  几十年来,以其丰富的艺术积累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自己个性鲜明、风格迥然的表演和演唱体系,深受全国广大观众的喜爱。

  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郎咸芬主演《李二嫂改嫁》获表演一等奖,1957年《李二嫂改嫁》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获当年全国“百花奖”。从而蜚声大江南北,迅速为全国人民所熟悉,也使得吕剧艺术赢得了经久不衰的、广泛的社会声誉和群众的喜爱。1989年获中国唱片社首届“金唱片奖”,2004年4月9日,《李二嫂改嫁》又获得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郎咸芬也获得了“表演艺术家突出贡献奖”。如今,仅《李二嫂改嫁》就已经先后演出5000多场,除新疆、西藏和台湾外,全国各省市都留下过“李二嫂”的身影。

  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深入生活中,继承发扬吕剧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表演质朴无华,注重从生活从人物个性和特定的环境出发,把深切的内心体验与完美准确的程式体现相结合,形成了真实质朴,富有激情的表演风络,她的演唱深沉含蓄,情浓韵淳,充分运用声宏量大,穿透力强的嗓音特点,委婉多变以声带情,声情并茂,她灌制的多部戏的唱片,盒式带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1989年山东省第二届艺术节主演《山高水长》获表演一等奖,同年获中国唱片社首届“金唱片奖”;1996年山东省吕剧会演主演《苦菜花》冯大娘获最佳表演奖,该剧在1999年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其本人获第八届文华表演奖榜首,1999年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同年拍摄的戏曲电视连续剧《苦菜花》荣获戏曲电视“飞天奖”三等奖;拍摄的《李二嫂后传》电影获二等奖。2000年10月,《苦菜花》参加南京中国第六届艺术节获金奖,同年获“文华大奖”。2009年,她所主演的吕剧《李二嫂改嫁》和《苦菜花》两部剧目被评为“山东省建国六十周年最有影响和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剧目”。其中,《李二嫂改嫁》更是在山东省建国六十周年的十大经典剧目中独占鳌头,荣居榜首!

  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郎咸芬从未终止和迟缓她的艺术脚步。几十年来,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继续对“李二嫂”这个人物形象进行研究、深化与不断地完善,使之日臻完美。同时,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塑造了众多熠熠生辉、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为拓展吕剧艺术的表现题材,她扮演了形形色色不同类型、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她身扎大靠,手舞大刀,演出威风凛凛的《穆桂英》;在改编自郭沫若先生的同名剧作《蔡文姬》中,她塑造了一位才华横溢、气质如兰的汉代女诗人的形象;在《梨花狱》中他塑造了女皇武则天;在改编自我省清代名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她饰演风华绝代、正气凛然的名妓李香君;在传统戏《逼婚记》中她饰演了赋有正义感的皇姨,这些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毫无疑问都为她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在这同一时期中,她的艺术才能更多的体现在现代戏的人物塑造方面。在《朝阳沟》中她扮演热情的栓保娘,在《丰收之后》中,她塑造了心胸广阔,高瞻远瞩的书记赵五婶的形象,在《沂河两岸》中她扮演的沂蒙山区老妇救会长梁向荣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些现代戏受到领导、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剧目的成功演出和广为流传,对吕剧事业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了郎咸芬独具风格、情浓意切、蕴藉丰富的大家风范和表演艺术体系。

  进入九十年代,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吕剧事业接班人,她躬身示范,亲自辅导,多次为青年演员举办表演讲座,把自己半生实践的表演心得,演唱体会,毫无保留的传受给青年人。作为一代吕剧大家,郎咸芬最关心的是吕剧的未来发展和新人的培养,她始终坚持“人才带动观众,有了人才才会有观众”这一信念,几十年来,郎咸芬培养了许多优秀中青年演员。如今,这些同志已经成为全省各剧院团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吕剧历来演出的优秀剧目,还陆续排演了《石龙湾》、《画龙点睛》、《补天》等在国内获大奖的新戏,多位同志也因成绩优秀而先后荣获“梅花奖”、“白玉兰奖”、“文华表演奖”等主要奖项,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好演员。在2009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在706位全国“非遗”候选人中,75岁的郎咸芬荣居榜上,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几十年来,多次为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得到周总理在访苏见面时单独接见程砚秋和郎咸芬,并谆谆教导和殷切嘱托,舍身忘家,服务大众,服务子弟兵,倾尽所能报效祖国。

  1957年,召开全国人代会时,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常香玉、袁雪芬、红线女、陈书舫、郎咸芬在大会上和人民日报上,共同发表了“不演坏戏”的倡议书。

  1955年冬,她参加了全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分团副团长,在零下30 多度的寒冷天气,深入阵地哨所巡回演出,深受志愿军广大官兵的欢迎。“五十年代到朝鲜,六十年代到福建,七十年代到广东,八十年代到云南。”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云南老山战区在战火纷飞中慰问浴血奋战的前线将士,郎咸芬主动提出并获部队最高决策部门批准,是全国第一支进入战区的文艺演出队。她深入前沿阵地的猫耳洞蹲着唱跪着唱,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

  1982年曾和方荣翔、王玉梅为残疾人义演。多年向沂蒙山区贫困小学生捐款,直到他们小学毕业,其中一人上了济南大学。多年以来,郎咸芬从未间断对慈善事业捐助,1998年的特大洪灾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多次重大救灾中,她奔走义演,筹集善款,在祖国和人民遭受苦难时倾尽所能。

  1956年冬随以彭真为团长的全国“人大”代表团出访前苏联及东欧六国。1990年率省吕剧院参加由香港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展,她主演的《蔡文姬》选段获得香港各界人士好评。1986年4月她以团长身份率中国电影戏剧家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做出贡献。

  为了解决剧院没有办公排练场的问题,在上级的关爱下,买了两块地皮,盖了办公楼、排练室、剧场、单身宿舍、三栋职工宿舍。

  1963年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2年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988年评为“省拔尖人才”,1988年和92年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1989年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1991年授予“省文艺工作者模范党员”, 1992年被国家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授予“齐鲁女杰”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一、二、三、四、五、七届代表,当选山东省四至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现在是省人大代表,现任省文联名誉主席,中国剧协常务理事,剧协山东省分会名誉主席,山东省吕剧院名誉院长。

  注:辑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各人录”等。

  2004年4月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年会特殊贡献奖”;

  2004年9月荣获“首届泰山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2007年12月获省委省政府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

  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郎咸芬同志倾毕生精力为吕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山东吕剧诞生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吕剧事业贡献最为卓著的艺术家之一。几十年来,郎咸芬以非凡的艺术业绩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爱,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一个人民演员的庄严承诺。2017年6月18日,被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隆重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