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表演艺术家方掬芬:马兰花开“五十五”
发布时间:2011-08-08
马兰花开“五十五”
——访中国第一代儿童剧表演艺术家方掬芬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建院55周年,由儿艺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于7月16日至8月28日举办。此次戏剧节涵盖香港、台湾和美国、韩国、英国等32部,共189场风格迥异的作品,并在全国范围内巡演。同时儿艺还通过“戏剧大师讲座”、“听方掬芬奶奶讲故事”等活动,让少年儿童获得更多的快乐。为此本刊专访了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方掬芬。
  问:中国儿童剧院最近举办了首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期间安排了“听方掬芬奶奶讲故事”的环节,您要怎么给孩子们讲故事呢?
  答:你看我这家里堆了这么多故事书,都是这次我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们买的。我打算在讲故事那天把书带去,送给愿意听故事、讲故事,爱看书的小朋友。我还设计了一个场景:等我把这些书提过去的时候,我会对着书包说:“你们别闹腾啦,都给我安静点!还不到你们说话的时候呢!”然后我再找合适的机会让这些书“出场”。我也会对孩子们许诺,哪天你们谁会讲故事了,就给我打电话,我来听你们讲。我是真的会去听的,对孩子们不能失信。我的用意当然不在讲故事,而是想培养孩子们爱看书的好习惯。现在的孩子们整天都对着电脑,让我很忧虑。我们民族的文化要传承下去,是必须要读书的,培养读书的习惯很难、很苦,所以我愿意为孩子们做点我力所能及的事。
  问:您当年塑造了不少外国儿童的形象,比如《以革命的名义》等,大家都觉得您年轻的时候长得就像个洋娃娃,听说您却因为长得洋气而差点影响了演艺的事业?
  答:是的,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被安排到革命队伍中去锻炼。参加文工团的演出时,人家说我高鼻子、大眼睛,眼珠是黄色的,还梳两个小辫,这个长相没有工农兵的豪迈,不适合演工农兵形象。我们上大学在戏剧系学的都是学院派的那一套,当然现在也是这个体系的,但那个时候他们说我唱歌也是洋嗓子,扭秧歌“顺拐”,说我还有“小资情调”。我又是大学生,人家说你要改造。
  上大学时我和我的爱人在学校都很进步,临近解放的时候我们被分配到了北京来演戏。我当时说不管说我长得不好看,没有工农兵形象,还是“小资情调”,我都认了,只要能让我演戏就行。这样才开始了我的艺术生涯。
  问:您是新中国第一位作为专业成年演员来演儿童形象的,听说您最后一次上台演儿童时已经58岁了,最后因为病痛终止了您的舞台生涯,这其中一定有很多的困难。
  答:我58岁最后一次演戏,演《十二个月大》中的大妞。大妞就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导演让我减肥,说不减肥穿不进去衣服就不让演了!我当时就急了,立刻说,我减!为了快速减下去,我什么办法都试,后来还真减下来了。可就在这一年,我病了,再也没能走上舞台。演戏吃的苦,脱一层皮也不止。
  我还记得演《岳云》里的金帮小将金弹子,我又不会武打,一出场,豪放地哈哈几声大笑,也就是几分钟的戏,马上就被打死了。金弹子那是我们的敌人啊,但是观众看了我的演出觉得这个孩子死得很可惜,很多同行还跑到台前来看我的妆是怎么化的,这么矮小的姑娘怎么变得那么威武?吴祖光当时对我说:“小方啊,不要演了。好好的一个姑娘,演得跟假小子似的。”我说,我要演,凤霞大姐是演美人的,我就要演这种有特色的!
  问:58岁还在舞台上塑造儿童形象,您是怎样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的?有什么秘诀吗?
  答:有一次录节目,主持人问我:“方老师,听说您演《报童》的时候已经是50岁了?”我说,哪有50岁?25“公岁”!现在我是名副其实的“80”后了,但我逢人还是说我41“公岁”!
  没有秘诀,就是要爱这一行,爱孩子,要有对事业的一种信念,最重要的是学习。除了从形体上要观察孩子,还要了解孩子的内心,跟孩子们交朋友,深入到儿童领域中去,才能慢慢地改变自己。我那时候就从书本、图片、电影中整天琢磨。跟孩子们接触的多,这恐怕是我最受益的。
  但也有一个“坎儿”。1954年,文化部要在中央戏剧学院开办一个表演干部培训班,老师是从苏联聘请的专家。当时全国招25个正式生,我经过重重考试入选了,可是全班都是成人剧院的优秀人才,只有我一个演孩子的特型演员。结果第一个学期总结时,我的考试差点只得到两分,这个分数意味着不及格,会被送回原单位。我听说,苏联专家库里涅夫认为我外在表演的东西多,内在的体验少。到了毕业时要向学院和文化部汇报演出,有一天早上,库里涅夫带着翻译来找我说:“方掬芬呀,为了你的毕业剧目我两个星期没睡好觉,我在想你演什么呢?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你的剧目叫《玛申卡》。这是一个过渡年龄(15岁)的女孩子,父亲去世了,妈妈又嫁人了,孤单一人独自从西伯利亚来到莫斯科找一位身为科学院院士的爷爷,他可是个‘怪老头’,你能演好,要有信心。”于是翻译一幕,我们排一幕。最后公演的时候,给我打了5分。有人说,是从这个培训班开始,方掬芬的表演上了一个新台阶。
  问:库里涅夫曾帮助儿艺创作了《马兰花》,《马兰花》也成为1956年中国儿艺成立时的首演剧目,到现在已经55年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作品,然而《马兰花》却成为我国儿童戏剧史上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马兰花》能成为经典的妙诀是什么?答:《马兰花》的导演叫陈颙,他能紧跟时代,不断地否定自己。仅在我们儿艺的历史上,这部戏就重排了五次。以前看过《马兰花》的人,都知道它是写实的,包括电影。到现在,它已经衍变为一部更注重歌舞性的剧目。曾经有一次改版时,我们的老院长问我,能不能改回去?我说为什么要改?这是根据现在孩子们的特点编排的啊!过去演那句脍炙人口的“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是演员们说的,现在改成了唱的了。孩子们在现场跟着唱啊跳啊,你能说这就不是《马兰花》了吗?一部戏要历久弥新就要有时代的节奏和特点,才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问:我们现在似乎缺少像《马兰花》这样的经典保留剧目,这是为什么?和这次邀请的国外剧目相比,您怎么看我们自己的戏?
  答:缺少经典剧目,一个是我们在求新的过程中,很容易把传统丢了。有人说,现在没人看《马兰花》了,那天我又去看了一次,我当时激动地说了一句:“久违了,我亲爱的《马兰花》!”我看到孩子们照样喜欢当剧中的老猫,照样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一个戏好不好,有很多因素,剧本要好,观众也要好。中国的孩子爱看故事,爱看人物。我们的传统也是这样,喜欢看连本戏,喜欢人物情节,喜欢曲折的人物命运。所以我说,生活是源泉。中国的剧就要有中国的特色,当然也要大胆引进,才能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更好的路。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