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十届国际民间艺术节>点评

李玲珑:舞动友谊之情,唱响和平之歌

时间:2016年08月2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舞动友谊之情,唱响和平之歌

□ 李玲珑(青海师范大学教授)

  明月姣姣闲夜,清风习习送爽。8月8日晚7点,青海大剧院内,朱火耀华堂,流光溢彩。随着迎宾曲《祝颂》的奏响,第十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正式拉开了序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的青海人民,端出了醇香的美酒;身穿节日盛装的藏族姑娘,向艺术家敬献洁白的哈达;“扎西德勒”祝福声此起彼伏,祝福第十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之花在高原盛开!今夜夏都西宁有约,一曲《今夜无眠》深情相约:来吧,朋友!这里歌悠悠、舞翩翩!来自十三个国家的民间艺术家相约青海,相聚西宁,他们将呈现给青海人民一台艺术的饕餮盛宴,今夜四海宾朋一起唱响和平之歌、舞动友谊之情、同圆青海之梦!

  以身体语言塑形达意

  明代朱载堉继承并发展了古代乐论中舞蹈起源于“物”、起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论点。他说:“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乐记》写到:“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舞蹈是通过以审美化的人体动作为核心的舞蹈语言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的艺术。古人所谓“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也者,蹈厉有节而容成焉者也”,当代舞蹈家们认为:舞蹈必须使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通过创造出来的形象,然后才能表现出人的思想和情感。

  来自韩国的“梦”舞蹈团用鼓舞,展现了韩国“鼓”民俗信仰。韩国自古以来,就有家中悬挂鼓的风俗,辟邪祈福,预示平安吉祥。身着华丽传统服饰的鼓女,舞动如风发,鼓响如金石,敲响吉祥之鼓,展现民俗之美的《鼓韵》,向人们传达着幸福、希望的情感,给人们视听的双重享受。

  舞蹈艺术也有一定的模仿性、再现性。来自南非的舞蹈《里艾尔舞》,是南非最古老的传统庆典舞蹈。源于科伊桑人狩猎之余,围着篝火,模仿动物的各种形态及动作跳舞,庆祝丰收或祈求上苍赐予更多收获,体现了古老的民族特色。舞蹈的基本表现手法是比兴、抒发,正所谓“舞以宣情”,“舞以尽意”。来自印度的舞蹈团表演的《庆典》,将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卡塔克”舞与现代宝莱坞音乐相结合,向人们表达庆典的喜悦。优美的、快速的肢体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印度古老的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舞蹈艺术是综合了许多艺术因素的综合性艺术。爱尔兰舞剧团表演了《泰坦尼克》片段。舞蹈有很强的情节性和戏剧性,呈现了巨轮从建造、起航到冰海遇险,还有百年前的旷世绝恋,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踢踏舞的舞蹈场面与背景中大海汹涌翻滚镜头组接,效果震惊,观众掌声连连。这个舞蹈综合和融入了戏剧、电影和电视等艺术的因素,演出效果精彩绝伦。

  不同的生活产生的舞蹈,风格特点有很大的差别。音乐舞蹈展现各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荟萃之地的吉尔吉斯国家模范舞蹈团国家青少年中心舞蹈队,用舞蹈《家园》展示这个古老的马背上的民族的游牧生活,在篝火旁载歌载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舞蹈柔美,轻灵,体现了婉约之美。蒙古国国家歌舞团表演的《海燕》,该舞蹈的创作灵感源自高尔基的《海燕》,表演者展现海燕不畏风暴,搏击云天的豪迈气概,女舞者英姿勃勃,男舞者粗犷豪迈,展现了蒙古族英武的气质,体现了豪放之美。

  声音的律动直接表现情感

  音乐可以说是表现艺术和表情艺术之冠。中国古今有许多音乐家和理论家对此论述。《乐记》道:“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荀子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来自荷兰的“天空冲击波”乐队,将《七国军团》这首摇滚单曲演绎得诙谐幽默,乐队指挥极富有号召力和动感,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尤其女高音的一曲中文歌曲《南泥湾》,中歌西唱,别有情调,嗨翻全场。来自美国的兰迪·汉森乐队,是平均年龄60以上的现代摇滚乐队,演唱激情四射,体现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野之美。来自“圣诞老人”故乡的芬兰“星星诉说”少女合唱团,表演的歌曲《星星诉说》是一首梦想之歌,充满着童真之趣,美妙的歌声仿佛天籁之声,体现了纯净之美、圣洁之美。

  艺术桥梁,传递友谊

  艺术以形感人、以情动人,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艺术美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等审美感官,引起人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和审美思维。音乐无国界,艺术无疆域,艺术审美是人类追求的共同审美感受。正因为如此,它特别能从感情上鼓舞人和激发人,既能“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之处”,又能使我们“透彻地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世界”。

  各民族艺术可以相互影响、借鉴,中歌西唱、西舞中用。中西合璧,土洋结合,艺术又真正地体现了融合之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都能用艺术架起友谊的桥梁。来自阿根廷的乐队,改编演出了《花儿与少年》,听到这首本土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观众是深感亲切又觉得有别样情调。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本是青海本土的“山讴野唱”,如今不仅登上“清庙明堂”,还走出了国门,成为一张世界了解青海的艺术名片。舞蹈艺术是人类直接通过自身的躯体动作塑造形象表现思想情感以反映现实的艺术。它是人类最严格意义上的全身心直接投入的艺术,具有心理表现和生理运动、美感愉悦与快感享受相统一的特点。它最鲜明地体现了人对世界艺术掌握方式的肉体劲力与精神劲力高度统一的本质特征,因而能产生巨大而强烈的感染作用,激起人们全身心的呼应和共鸣。中国杂技团演出的《协奏·黑白狂想——男子技巧》,该节目曾荣获2015年第39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艺术节最高奖项“金小丑奖”。该节目在中国杂技、舞蹈讲究“力量”与“平衡”、“柔韧”与“速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西为中用”地融入了西方的芭蕾艺术元素、钢琴艺术,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该节目的表演赢得了中外观众一致的热烈掌声与喝彩。

  第十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这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它在青海成功举办,使世界更了解青海,也让青海走向世界。世界由于不同而精彩,不同民族民间艺术展现了各自独特文化魅力。费孝通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即艺术审美感受应是发现自身之美、发现和欣赏他人之美,再到互相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艺术审美不仅能“以美怡情”,也能“以美储善”。在艺术的殿堂里,人们消除偏见,追求和平、和谐,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四海同唱一首歌——《欢乐颂》!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