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4>文艺资源数字化人才培训班

郭运德:推动文联系统信息化工作深入发展

时间:2014年12月0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郭运德
0

在文艺工作信息化人才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4年11月24日)

郭运德

  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之际,文联工作信息化、文艺资源数字化人才培训班,今天在这里正式开班。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文联、代表赵实书记,也代表中国文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向积极投身文联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各级文联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参加开班式的各位同志、参加学习培训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这次培训班,是全国文联首次对系统内信息化人才进行专题培训,标志着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向专业化、规范化深度迈进。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关于信息化发展战略部署和《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部署《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研讨交流文联组织信息化建设经验和路径,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文联系统信息化工作机制,提升文化信息的传播和使用质量,以利于更好地推动文联系统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发展。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讲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切实把握信息化时代的重大机遇,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文联信息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赓续衍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大趋势。互联网问世仅仅20年左右时间,就已经迅速覆盖全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革命性改变。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化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社会由传统互联网时代向新的互联网时代迅速迈进,更加深刻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和各行各业发展格局。信息化缩短了内容创新、生产组织和流通消费的周期,使内容的生产、应用、传播呈现出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极大地推动了传统行业变革,引领着各行各业发展的新方向,催生了各行各业新的工作模式和发展模式,内容、技术、网络、应用、服务、互动深度融合,衍生出更多类型的生产生活服务业态,形成更加旺盛活跃的行业发展态势。信息化改变了人类认知和社会交往方式,为人类开辟出新的所谓——“互联网时空”,现实时空与互联网时空的互联互通,极大拓展了人类的生存视野,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人们基本生活形态之一。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明确强调了互联网与信息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甚至把建设网络强国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并对信息化建设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今年年初,中央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担任副组长,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专门出台一系列加强互联网强国建设和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前不久,中央又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信息化深度发展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各行各业都在抓紧布局信息化工作,推动行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着力谋取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行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在互联网兴起之初,文化系统普遍存在对信息化认识不够、投入不足、举措不多的问题,错失了许多借助互联网发展文化的良机。当下,面对新一轮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机遇,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再次坐失良机。否则,我们将会永远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状态。

  中国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作为文艺领域舆论导向、作品传播、评论评奖、资源开发、人才服务的重要阵地,加快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既是事关文联工作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文联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抓住新的机遇,趁势而上,把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文联整体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完成,明确目标,积极作为,采取切实措施,把信息资源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第一、要深刻认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文艺创作生产、流通传播和文化消费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在改变着当代文艺的发展方式。一是信息技术在许多文艺领域得到广泛而普遍应用,推动文艺创作、设计、制作、生产的数字化,优化了创作、设计、制作、生产流程,提升了效率,同时,打破了传统机制的许多限制,为全民提供了一个可以全面参与文艺创作生产的开放空间,使创作生产出现泛在化现象,迅速扩大了文艺创作生产阵营。二是信息化加速了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频率,同时催生了新媒体艺术、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电视等许多新的文艺样态,推动了文艺样态的发展和丰富。三是信息化促进了文艺传播、流通的数字化、网络化,极大地打破了传统流通形式的时空限制,扩大了文艺传播流通的覆盖范围;同时,也涌现出网络音乐、网络文学和网络影视平台以及数字美术馆、虚拟展览、在线版权服务等大量新的传播媒介形态,传统媒体也纷纷向新媒体、全媒体转变,重塑了媒介格局;四是信息化改变了文艺的接受、消费机制,极大地方便了受众对文艺的接受和消费,改变了受众和创作者、传播者之间的地位关系,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接受的受众,而成为文艺生产、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大量的粉丝通过贴吧、搜索、微博、QQ群、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帖、转帖评论文艺创作和文艺行为,第一时间影响着文艺的创作生产传播,使文艺创作具有了广场性,增进了创作者、传播者、评价者、消费者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对当前的电影、音乐、网络文学等门类产生了深刻影响和推动。阅读率、转发率、点击率等新的指数也正在成为评价文艺影响力、传播力的重要指标;五是信息化改变了文化资源、文艺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和利用方式,促进了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现代化,在资源、资料的收集整理、重组加工、保存管理、共享利用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比传统方式更有有效的手段和效益,信息技术不仅促使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转型升级,更大量地应用在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空间地理文化信息等更大范围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形成了新的知识资源生产方式和文艺传承方式,丰富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和发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二、深刻认识文联工作信息化,是文联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工作手段、方式的局限,扩展了工作范围,改变了文联组织机构和文艺家、社会大众等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结构,有助于构建文联组织和服务对象积极互动的联络新模式。可以说,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文联工作模式的革命性转变,加快从以组织机构为中心向以广大服务对象为中心转变,从单向联络为主向多种联络方式转变,从简单服务内容向综合立体服务方式转变。主动适应这一转变,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深刻革新工作手段、服务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文联组织方能在信息化时代真正占住阵地,继续积极作为,满足广大文艺家、广大人民群众的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文艺需求,满足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第三、深刻认识文联工作信息化,是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服务公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前,全国文艺界正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话》中对文艺界人民团体的工作专门提出了要求,强调“文联作协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真正成为文艺工作者之家”。 目前,文联的联络协调服务手段还比较传统,联络服务还不能覆盖到整个行业和最广大的艺术家,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门类的艺术家所获得的服务也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文艺发展消费欲求也越来越呈现出泛在性、灵活性等要求,艺术交流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越来越趋向自主选择。传统的工作方式受时间、空间和工作模式所限,即便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也很难有实现联络服务最广大艺术家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可能。而信息化具有成本较低、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便捷联络交流的独特优势,能够将联络方式网络化、服务内容数字化,依托互联网便捷高效扩散到整个文艺界,较快实现优质服务、广泛共享、互动交流。这一方面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服务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资源和个性化的业务支持,使绝大多数文艺家都能随时、随地、随需获得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使联络服务对象由少数艺术家、少数群众向全体艺术家、全体群众扩展,服务阶段由有限时空向全时空延伸,形成灵活开放的联络服务机制和体系。尤其是广大基层的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能够零距离接触优质文艺资源和服务内容,提高业务能力。我们必须推动文联工作与信息化的融合,让更多人分享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文艺繁荣的成果。

  第四、深刻认识文联工作信息化,是占领未来工作主阵地的一项战略选择。当前,很多社会性力量在文艺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了文联组织的前面,在文艺界比较有影响力、功能丰富、满足艺术家多方面现实需求的网络文艺平台,多数都是由市场化力量打造的。音乐、电影、文学、美术等领域网络文艺平台的构造,已经给这些文艺门类的创作、传播、消费等发展体系带来了深层次变革,通过构建网络化平台,创作、传播、消费流程已经由被动式向互动式转变,泛在交流、移动交流、个性化交流逐渐成为现实,文艺资源的重复传播利用被全时空放大,这极大地满足了文艺家和相关文艺行业多方面的现实需求,对现实的文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新力量构建的平台、阵地,也对文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传播力带来了挑战。文联组织如果不把加强信息化工作作为提升推动文艺发展的战略选择,就会在未来的文艺发展中减弱推动力,失去主阵地。

  面对文联工作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信息化的加快推进,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文联组织信息化发展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还有不少文艺工作者对推进文联工作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信息化与文联工作发展的融合不够,信息化对文联工作的提升和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优质文艺信息资源总量不足,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全国文联系统几乎都无法建设功能丰富、服务立体的网络应用系统。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都还很欠缺,培养培训力度亟需加大。五是统筹管理比较薄弱,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文联工作信息化作为文联工作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以文联工作信息化带动文联工作现代化,推动文联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认真总结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败得失,深入贯彻《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推动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文联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不断深化认识,扎实推进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必须对文联组织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认真评估,对信息化建设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充分理清思路,推进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积极进展,文艺工作信息化、文艺资源数字化形成良好态势。2013年10月底,中国文联召开网络与信息工作座谈会,首次对全国文联系统网络信息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和专项动员部署。这极大地深化了对全国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极大地推动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一年来,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各团体会员、各直属单位、机关各部室、各地各级文联信息化工作力度明显加强,纷纷开始从深层次思考,从战略上谋划,“网上文联”理念已经成为了全国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共识,“网上文联”建设的各项实际举措也不断推出:不少全国文艺家协会和地方文联纷纷组建信息中心、资源中心或信息资源部等信息化专业机构和部门,扩充信息化人员队伍,想法设法增加了资金投入;一些地方文联专门召开了全省系统的网络与信息工作座谈会,深入研讨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思路、主要任务和协同机制,规划了信息化建设蓝图,部署了信息化工作重点任务;一些全国文艺家协会和省市文联根据新的需求,新建或改版升级了文艺网站,在资讯传播、在线办公、互动联络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不少全国文艺家协会和省市文联启动或深化了文艺资源数字化工作,立项了资源数据库项目或艺术名家艺术资料数字化项目,在促进珍贵文艺资源的抢救、保护与传播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文联系统信息化工作良好态势正在形成,这为下一步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以《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的推出为契机,切实规划且明晰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蓝图。文联工作信息化是文联事业发展的一次深层次变革,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着眼信息社会的大趋势、我国文艺建设的发展状况和文联组织的实际情况,在高起点上谋划,真正把信息化工作做好。中国文联党组对文艺工作信息化、文艺资源数字化建设高度重视,面对当前文联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发生的重大变化,今年,中国文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数易其稿,制定推出了《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就加快文联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文艺传媒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文联组织的凝聚力引导力,明确提出了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工作原则和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可简要概括为“四个体系”、“五大任务”。四个体系:一是适应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到2020年,中国文联要建成“网上文联”系列工作平台,形成覆盖全国文联组织的网上服务体系;二是推进文艺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文艺信息资源,形成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开放性的文艺大数据平台和文艺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文联系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效融合的步伐,不断提升文艺传播力、影响力,形成导向正确、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特色鲜明的现代文艺传播体系;四是加快完善文联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形成安全、有效的信息技术运行维护体系。围绕着这个总体目标,当前,中国文联要重点推进五大任务:一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建设,借助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文联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加强以中国文艺网、面向各文艺领域的行业网站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艺传播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文艺传媒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大力推进以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为重点的文艺资源数字化建设,努力提升文艺信息资源保护传承运用能力;四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内容平台建设,包括文艺宣传、创作推介、理论评论、人才培养、会员服务、志愿服务、维权服务、对外交流等一系列网络平台建设,提升网上工作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五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联信息化运行维护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这些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文联信息化工作近期的整体指向,是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走向规范化标准化、驶入快车道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对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总体过程的科学把握,只有科学地开展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序有效实施,真正让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适应新的互联网社会的形势和特点,助推文联事业的变革升级。

  第三、加大落实力度,加快工作步伐,推动文联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是中国文联一段时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加快推动“网上文联”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国文联“一盘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具体建设工作中的领导组织、协同管理、标准制定、服务保障等方面,都有针对性的措施和要求。这为各单位具体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的决策依据,为各单位正确处理当前任务和远期目标关系明确了工作思路。

  现在,《意见》和任务分解表都已经正式印发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机关各部室和各直属单位,抄送各地方文联和产行业文联。对于《意见》的落实,我特别强调三点。一是希望中国文联各单位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以《意见》为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深入分析需求,努力创新机制,切实将《意见》部署与单位实际工作融合推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二是希望各单位积极主动、协同配合,以《意见》为契机,结合实际制定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信息化工作部门和人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通的有效工作机制;三是希望省市文联组织以《意见》为参照,积极出台本地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共同推进文艺工作信息化、文艺资源数字化建设,形成集群效应,实现整体推进,让文联的信息化建设稳步走向一流水平,最终迈入先进行列。

  三、大力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持续有效推进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开展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人才至关重要。信息化建设对于文联系统来说还算是新生事物,人才困境尤其突出。当前文联组织各个层次的信息化人才缺口都很大,特别是既精通文艺发展规律、熟悉文联工作业务流程、了解文艺行业状况而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具备决策、协调、组织、管理、沟通等才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最急需、最短缺。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欠缺,目前在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思路、政策和常态化机制。人才激励机制落后,工作软硬件环境薄弱,薪酬待遇差,这也是无法吸引高层次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原因。相对来说,微观层次的普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比较好引进和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就得需要在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实践中经过多年磨练来培养。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文联组织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必须把人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文联工作信息化高水平开展,这是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一、加大培养力度,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规模。 要提高信息化人才观念,切实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要建立有利于人才引进的软硬件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吸纳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招聘办法,吸引各方面的人才。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注重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这将直接影响到文联组织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败;另一方面要加强普通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大量的具体操作岗位需求。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养互动模式,建立各类文艺信息化教学科研实习培训基地,借助专业机构培养大批信息化的应用型人才,利用在校学生“顶岗实训”机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扩大文联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数量,同时借助专业力量给文联组织信息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优化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想方设法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要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对不同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业务的培训,培养专家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第二、加强继续教育,提升信息化人才质量,保障可持续发展。 继续教育是文联组织信息化工作人员不断调整知识结构、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的重要手段。受现实多方面情况限制,目前文联组织信息化建设队伍的多数人员是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到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系统学习,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培训、调研交流等方式,促进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推动信息化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信息化业务知识,掌握新技能新方法,是文联组织当下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有效途径。今后,文联组织要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信息化继续教育工作机制,鼓励信息化工作人员每年定期参加短期培训和调研交流活动,使其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学习新知识,并对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及新趋势有所了解,不断加深对文艺行业和信息化融合的思考,以便根据自身特点做出切合实际的建设方案及提出建议,切实有效地推动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三、认真组织培训,力保培训班取得实效。这次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培训班,在《中国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下发之后举办,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既是对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力推动,也是对文联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在这里,对前来参加培训学习的各位学员、各位同志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学习到位、消化到位。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能够对当前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形势、中央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精神,进一步深入了解、全面领会;对当前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加深认识、加强理解;对当前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所涉及的业务内容、专业技术,能够认真学习、深入掌握;迅速提升信息化素质和能力,成为文联信息化建设合格的专业人才和骨干队伍。二是希望大家转化到位、应用到位。学习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学以致用才可以推动工作开展。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结束后,把学到的理念知识迅速转化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在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大局中大显身手、发光发热,切实推动《意见》的落实落地,在各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关键和枢纽作用,并能够推动本单位与其他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互联互通、密切合作、共建共享,推动文联信息化建设走上专业、规范、标准的高速发展轨道。三是希望大家示范到位、带动到位。文联信息化建设既要靠专业人才和专业队伍,更要靠广大文联工作者整体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和技能提升。希望大家今后在各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不仅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更要在思想观念更新、专业知识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等各个层面,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努力带动本单位的其他同志一起,共同投身文联信息化建设,调动广大文联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参与热情,共同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工作机制、工作载体,不断延伸扩大组织覆盖、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为文联事业和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