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4>青年艺术100分?>相关阅读

王栋栋:青年艺术家不能只会卖萌

时间:2014年08月21日 来源:凤凰艺术 作者:王栋栋
0

  很多青年艺术家以为自己年轻就觉得很有优越感,却不知道这个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跑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90后”登场了,“00后”也出来了,很多“70 后”和“80后”还在撒娇、卖萌,这显然是没有看清楚现状。

  在我看来,很多人是被粗放型的市场给宠坏了,无论市场多么重视青年,最终还是要经历大浪淘沙的。很多人认为画画得好看,能卖几张画就很成功,是的,从一个普通商品生产者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能够掌握大众的消费需求,能够像吃肯德基那样,让消费者感受到方便、快捷,味道还凑合,价格也便宜,这样的艺术的确是受市场青睐的。不否认,肯德基的消费普及率远远超过很多历史名吃,这个时代似乎更需要有一些快餐式的东西,人们来不及去判断食物里是否有苏丹红、是否有致癌物,只要它看起来还可以就行。

  这也是一个要求不高的时代,由于制度缺失、分配不均、贫富悬殊、过度发展,大部分人处于生活硬件的拮据状态,在紧张和焦虑中人们无法去消化高层次的精神产品,只能吸纳一些肤浅的装饰品。只要能给生活一点活跃的快感就知足了,就像流行音乐的旋律一样,最好还带一点怀旧的味道。人们只需要慰藉灵魂,并不需要提升灵魂。时代的要求降低到了只要保持现状,不再继续烂下去就谢天谢地了。

  这就是一个破罐子破摔的社会,只要看起来在发展就顾不了那么多事实。这个时代最悲剧的还是穷人,穷人以为自己制造的小商品有销路就很满足,以为有了点经济效益就成贵族了,可是这都仅仅是在保持现状,保持着其实已经很糟糕却感受不到的现状。穷人本身并不可耻,但可耻的是很多人被塑造成了穷人却并不知道。今天很多年轻艺术家俨然成为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层穷人。没有钱的穷人充其量说人家上不了高档的台面,但也许人家骨子里还是有货的。但是一个精神上的穷人那就意味着这人注定是个弱者,加之物质上的匮乏或者不满足,他(她)就只能是一个破罐子破摔的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1980年代混迹江湖的那批人至少还是有点社会责任感,表明人家是有担当的勇气。但是今天的年轻艺术家真的很少有这种勇气的,虽然我们并不提倡这种勇气,可是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没有多少令这个时代刮目相看的。真正能看得清楚的却是他们的自私、自利、自恋、自尊,这也许是我对今天所谓的“个性艺术家”的最毒辣的阐释。大家认为自己的快乐是最重要的,完全可以很自信地不顾及周围的一切。可是这个快乐却是非常的感性,只要不参杂太多理性、不对问题参与思考都是可以获得的,就像广场上的幸福只要翩翩起舞就自然而来。

  他们需要的快乐就和他们制造的快乐一样,只要是喜闻乐见的就如意。与其说今天很多年轻艺术家是在生产快乐,不如说他们在制造低智商的感觉;与其说他们在创作艺术,不如说他们在追赶潮流;与其说他们是艺术家,不如说他们是粗放型的小商品生产者。

  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感,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那么有思想。一心想混出个名堂并不错,既然决定要成功,那就必须遵循成功学的规则,要当大牌艺术家,就算没有能力跟艺术史拼一拼,也得把画画得再认真点儿吧,一看有些艺术家的作品就知道他们是在赶时间、赶工期。艺术家没有思想家的深度是可以理解的,没有诗人的才情也可以勉强被理解,但是没有手工艺人的踏实劳动则不能被理解。

  原来我们称呼这群人叫画家,现在改叫艺术家了,升级了,但是很多人仍然只有传统画家那两刷子,甚至都不如,而且画得也不认真,到处捡几个流行符号,或者玩一把怀旧的感觉,或者画几个卖萌的表情,这就是今天很多年轻艺术家的本事。我最近看了好几个关于青年艺术家的活动都是这种感觉。

  罐子摔破了,艺术家的脑子可不能破。现在很多艺术家连一点忧郁的敏感都找不到,只有思密达、只有卡哇伊、只有矫情地卖萌。说实话,现在很多大妈都在卖萌,但这是可以的,老年人是应该多找点乐子,可是这么年轻的艺术家就把卖萌当饭吃,老了咋办?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