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4>2014七夕>辩七夕

赋予了“洋内涵”的“七夕”是否变了味

时间:2013年08月01日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0

寻找真正的“七夕”

  8月1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随着时代发展和观念转变,七夕节逐步丧失了传统内涵,被赋予了洋内涵,“中国的情人节”成了追捧的对象。尤其是近年来,商家的各种噱头活动有如雨后春笋,将情人节的意蕴推向了高潮,不少人已把这个节日当作了相亲派对和求婚仪式的契机。

  七夕节被异化为情人节,原汁原味的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等七夕习俗却日渐式微。显然,全球化在增强各国各民族对话和交流能力、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着民族文化的领地,文化的多样性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

  事实上,中国的七夕节跟西方情人节本不是一回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陈建宪博士研究得出,七夕节节日内涵与情人相会没有丝毫联系。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又被称作“女儿节”,是过去妇女们最为看重的节日,并不是“东方情人节”。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传统节日遭遇式微的尴尬,与其活动日益趋向简单不无关系,并最终造成了我们传统民俗文化的进一步流失。

  从本质上讲,文化是属于大众的,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这就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形成“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的全民意识。因此,对于像七夕这样的民族传统节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恐怕不是单纯的争论和呼吁,而是真正的传承传统,把节日实实在在地过起来。

  留住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让传统节日焕发生机,既要充分认识到节日的真实内涵,更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避免陷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怪圈,才能破除传统节日目前处境的尴尬。

  事实上,中国的七夕节跟西方情人节本不是一回事,七夕节节日内涵与情人相会没有丝毫联系。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