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用明德引领风尚 开创新时代美术繁荣发展新局面

时间:2019年03月1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用明德引领风尚 开创新时代美术繁荣发展新局面 

——中国美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3月14日,中国美协在京组织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图为会议现场。 

  在中国美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9年3月14日)

□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李 屹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参加联组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文艺工作“培根铸魂”的重要地位作用,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四个坚持”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参加两会的文艺界代表纷纷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整个文艺界欢欣鼓舞、倍感振奋。3月8日,中国文联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文联向各团体会员印发学习通知,不断把学习推向深入。今天,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召开座谈会,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髓,并号召广大美术工作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各位艺术家代表作了发言,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和认识,讲得真挚、生动、深刻,表达了美术家、美术界的共同心声,彰显了各位美术工作者艺品双修的追求、境界和责任担当,听了之后深受启发。

  借此机会,我谈几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一道交流共勉。

  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先后两次专门就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为标题性段落加以阐述。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先后给内蒙古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给老艺术家牛犇同志写信、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去年8月份,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年伊始,在今年备受社会关注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亲切慰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彰显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深厚的文化文艺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一脉相承,是对党的文艺理论的又一次丰富发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当前,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亲切关怀和重要思想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工作举措,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浓墨重彩描绘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和反映新时代的精神气质,描绘和展现新时代的万千意象,是广大美术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大家都知道,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就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纵观中国美术历史长河,凡是能够经受时间检验、传承延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美术作品,无一不反映时代发展、彰显时代精神。李可染的《万山红遍》、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陈逸飞的《黄河颂》,都表现着一个时代的主题、凝结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而经久不衰。这几年,中国美协举办“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施“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见证和记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美术创作工程、“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8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目的就是用艺术的形式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绘就新时代的恢宏画卷和崭新篇章。广大美术工作者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珍惜时代机遇,与时代同行,倾心投入、潜心创作,更加自觉地走进时代、融入时代,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用智慧和辛劳描绘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象。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画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实践证明,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也都是为了人民。我国著名画家刘文西认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艺术的高度。他创作的《祖孙四代》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性之美。去年中国美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品展”推出的30位中青年美术家就是长期扎根生活,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需求,才创作出情感质朴丰厚、语言独到多元的优秀作品。广大美术工作者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转变,准确把握人民对文艺质量、品位、风格等方面新的更高要求,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采掘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的矿藏,在现实生活中涵育激发永不枯竭的创作灵感,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服务,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四、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努力推出传世之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优秀文艺作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水平,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是繁荣创作的永恒追求。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什么是文艺精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这次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我的理解,这是对文艺精品内涵的更深刻的阐释,也是更高、更有针对性的要求。去年,我们受中央委托,有幸承担了“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美术创作部分,创作生产了一批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让广大观众更加真切地走进马克思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思想光芒。希望广大美术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守正创新,“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对历史、对时代负责的精神,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努力铸造时代的黄钟大吕。

  五、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做人品画品俱佳的美术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艺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提出明确要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在给老艺术家牛犇同志的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这一崇高目标和重要标准。在这次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明德引领风尚,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坚守艺术理想、牢牢把握文艺的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美术历来有“人品”“画品”之论,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中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潘天寿先生更是将“高尚之品德、宏远之抱负、超越之识见、厚重渊博之学问”作为一生追求。这些都说明,凡是为人尊敬、广受赞誉的名家大师,无不兼具精湛的艺术和高尚的品格。广大美术工作者要自觉追求立德树人、德艺双馨,自觉模范遵守《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和《中国美术工作者自律公约》,不断提升作品的思想品位和精神境界,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美术工作者。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使命在肩,初心不忘。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明德修己立身 用精品追随时代 

□ 冯 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我有幸和文艺界社科界的委员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了田沁鑫等8位同志发言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一步做好培根铸魂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讲话在与会委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多次的小组座谈中,与会委员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人民,以奋进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实际行动,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智慧及力量。

  如果说,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具有最为深厚的力量,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创建的红色革命文化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奠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话,那么在文化艺术中,对于明德的彰显,才是更好地与时代同步伐、自觉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内在动因和实现创作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品力作的理想实践诉求。一个艺术家如果不能主动积极地融入社会,不能跳出小我的窠臼,如何能关心时代、以人民为主题;一个艺术家与人民群众格格不入,内心消极,他笔下如何能创造出充满光明前景的人类未来和身边万千充满热情、创造新生活的普通人群;一个缺乏道德自律和人格良知、追求金钱名利的“技术人”,如何能够奉献人民以精品。一个没有思想深度、无惧道德戒律的作家难以创作出能够打动人心的人物形象;同样,没有价值观、是非判别能力,内心缺乏信仰的艺术家难以保持不竭动力去讴歌人世间的真善美。因此,要跟上时代步伐,能够自觉表现、书写生活在奔小康道路上的人民群众,并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之匠心精神,去为时代立碑塑像。艺术家自身首先需要加强道德修为,明道理、明事理、明艺理,并且只有在成功使自身成为一个明德之人,才有可能通过好的作品去感化、教化、德化周边的人,进而以自身经历去引领风尚,影响他人。

  艺术家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一种灵魂自我净化的过程。一方面是最大化的体现个人的艺术才情和专业技巧以升华作品的主题;另一方面,作为个人的思想境界、理想情怀和审美价值取向,也潜在地影响着作品的内涵、品格和语言,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感动当下和未来的观众。生活在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的中国,艺术家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艺术家和普通大众同样是向着远大理想目标航行的中国这条大船上的一分子,艺术家的价值就是通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及其行为方式去弘扬正能量,助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不要斤斤计较这个社会给予了我什么,而是时时策励自身,作为艺术家的你奉献给了这个时代和人民什么。

  作为一名受党和人民多年教育培养的美术工作者,我的命运与共和国休戚相关,首先应当以德修己而明之以德,继而以德化人,认真创作好每一件作品,艺术地言说思想,弘扬理想精神,彰显时代的大美之义。

 

把握时代主题 奉献文艺精品 

□ 范迪安(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文艺界和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给予中国文艺家以极大精神鼓舞。多位美术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聆听了讲话,深感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家的亲切关心和寄予的厚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当代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文艺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明确新时代中国文艺家的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激励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文联的领导下,中国美协从思想认识、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上对标对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广大美术家、美术工作者积极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反映时代,投身重大主题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深化理论研究,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果并及时传播推广,形成了主旋律和正能量日益成为主流、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新局面。我们要再接再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时代再出发,首先要有思想认识、精神状态、创造激情的再出发。中国美协将在中国文联的部署安排下,在美术界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一是要“学懂”,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常态工作,打好思想的底色,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换为新时代中国美术工作的思想政治定力、创造创新动力和组织工作能力。二是要“弄通”,弄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的理论思辨与丰富的现实内涵,作为我们工作、创作和研究的指南。三是要“做实”,做到学以致用,以务实体现学习态度,以落实验证学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非常丰富,我简要谈两点学习体会。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是一个整体。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我们提示了站立的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从事艺术的出发点,不能站在时代之外,游离于时代,这个进入应该是身心的进入,进入中国的时间坐标、时代大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阐述了文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要解决的是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要跳出身边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指明了文艺家的安身立命之本和艺术创作本体。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对文艺家提出了以德立艺、德艺双馨的高要求,这是新时代的要求,要努力做到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这四个方面合为一体,从为人到从艺,从创作本体到服务人民,都是我们应有的觉悟和素质。二是要突出加强文艺创作的时代性。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这些论述,需要美术家努力践行,真正体现在创作和研究上。

 

奋力抒写新时代美术篇章 

□ 徐 里(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聆听后倍感鼓舞,精神为之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推动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要深刻认识时代,用心感受时代,反映时代精神。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美协坚定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多个重要时间节点推出过多个重要美术展览活动,在主题性创作组织化程度和原创性上不断增强,通过实施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和主题美术创作项目,集中推出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时代留下丰满的视觉形象和精神印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脚踏坚实大地,深入人民生活,反映人民风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导向,我们要坚守这个导向。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广大美术工作者要深入实践深处,感受人民疾苦,体悟人民悲欢,触摸人民冷暖,唯有如此,才能让栩栩如生的人民形象成为“画中人”,才能让丰富多姿的人民生活成为“画中事”,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近年来,中国美协开展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实践活动,大规模有组织地带领广大美术工作者分批赴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采风写生,由于广大美术家扎根人民,观照时代,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礼赞时代,才迎来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新高潮。中国美协将不断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思路、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协会与广大美术工作者的密切关系,让美术创作离人民近一些,再近一些,鼓励广大美术工作者用手中的画笔和胸中的画意表现积极向上、充沛鲜活的新时代人民风貌和人民生活现场。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看重精品价值,沉潜磨砺学术,追求守正创新。在精品创作方面,中国美协承担着重要的引领性职责,我们要始终坚持精品意识,引导广大美术工作者把艺术质量作为创作的生命线,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创作出更多精品,向祖国汇报,向人民交卷。另一方面,在中国美协组织的评审和评选活动中,也要严格程序,力推精品,让精品意识成为衡量作品质量的准则。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要追求大德境界,努力崇德尚艺,做到德艺双馨。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美术家要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以艺明德,心向淡泊,甘于奉献。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中国美协将团结引导广大美术工作者勇于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从艺术创作中理解“四个坚持” 

□ 闫 平(中国美协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明确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结合我多年的艺术创作经历,我有几点感受。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我们这代人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都是与国家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像美术史上的传世作品《红军来了》《格尔尼卡》《愚公移山》等都充满了对国家、对人类的深深关注,才能引起广泛关注并历久弥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希望我们的美术创作有一个根本的追求,即把艺术与国家、与人民的联系作为重大问题去研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艺术家要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捕捉艺术创作灵感,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得深沉而永久的力量,并努力下功夫,转化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描绘出中华民族深沉而独特的文艺作品,为人民为国家,培根铸魂、注入活水。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既能温润心灵,又能启迪心智。任何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佳作,无不是作者潜心静气、精益求精创作的结果。以精品奉献人民也是我多年艺术创作秉承的理念。今天,新技术时代、影像文化的到来,塑造了一代人别样的情感结构,在高度流动的时代潮流中,“文学”“电影”“乡村”等固定概念,都生发出新的意义,只有深入生活、精心打磨作品,才能以精品奉献人民和社会。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集中精力、去掉浮躁,研究和训练语言形式和精神的契合关系,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我们处在急速变化的时代,建设与描述这些变化是艺术家的责任。

 

与时代同行 

□ 吴为山(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是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之后的又一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指南。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变,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引领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这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到人民的精彩生活中,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德和创新精神融入到作品中,以精品力作奉献给人民。

  中国美术馆是化育大众美育的平台,要及时展示当代的优秀创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以传道、文以颂德。以优秀的作品引领时代风尚。我们所举办的“人民的形象”主题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美在生活——全国写生艺术展”以及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都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的真理性。除此之外,中国美术馆还组织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研班,深入到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去寻找源头活水,从而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道德的力量,感受人民朴实的情怀,激发艺术的灵感,创造新而美的生活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我认为这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如何创新?艺术形式的创新是外在的表征,而创新理念和新的审美理想、审美取向、审美模式是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心灵的激荡,感受新生活、新精神而获得的,从而将蕴含在生活深处的品德表现出来。因此,这是解决艺术创新问题的根本途径。

  躬逢盛世,新时代为我们开启了更为光明、宽阔的前景。我当毫不动摇、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时代同行,为伟大时代画像、立传、明德。

   

正本清源 守正创新 

□ 何家英(中国美协副主席)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我备受鼓舞。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我对此深有感触。

  “正本”就是把混乱的文艺创作思想统一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个根本上来;“清源”就是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源是什么。明确了创作方向,才能自觉抵制盲目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价值理念。另外,概念化的“八股”创作,没有灵魂,矫揉造作,要么简单粗糙,要么繁缛细腻,缺少精神与生命力,再加上市场的影响,画家频于卖画,忘记了画画的初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和鞭策了广大美术工作者。

  所谓“守正”,对美术家而言就是要抓住这两方面的本源,一方面挖掘中国优秀的绘画传统,另一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表现轰轰烈烈的现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四个坚持”,是守正的根本含义。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历史,古代绘画绝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画种。这几年,我们不仅一直对唐宋以后纸绢本工笔画进行研究,并且着重对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壁画进行临摹和研究。从古丝绸之路壁画的流变中我们感受到,中国画从来都不是孤立封闭的,它是在与国际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交融、演变发展的,也是在不断创新的。中国绘画这个大传统,就是今天绘画创作的文化之源。这个源还指的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生活之源。只有认识到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才能走到正确的创作道路上来。

  所谓“创新”,是在守正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正确的创新成果。不能守正,创新就会没有根本,脱离广大人民的需要,甚至滑向虚无主义、庸俗腐朽、空洞无味的方向去;没有创新,守正就缺乏生命力,也就丧失了守正的价值。创新要在艺术语言和感受生活、感受时代上下功夫,用真情实感去创作。上世纪80年代,我选择了一条以生活感受带动艺术创新的道路,一方面从中国传统工笔画和西方绘画中汲取营养,一方面多次深入太行山采风,创作了《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等代表作。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踏踏实实去感受生活,才能捕捉到一些感人的细节,才能使作品感动人。坚持守正创新道路,成就了我们这些艺术家的艺术理想。

   

培根铸魂 明德天下 

□ 吕品田(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彰显和弘扬当代中国之光明大德,是“培根铸魂”之职责使命的时代内涵和根本诉求。新时代“培根铸魂”职责使命的任务和目标就是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聚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是践行“培根铸魂”的基本方略。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应该紧贴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从新时代现实中发现主题、捕捉灵感,回答时代课题,反映时代巨变,通过画像、立传、明德,全面立体地建构时代的精神图谱。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观照百姓生活,了解百姓状况,着眼群众需要,把握群众思想,表达人民心声,回应人民关切,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具有真正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也只有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的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才能真正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社会责任。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植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现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切实回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充分地深刻地揭示和展现出来,并由此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自主性、独创性成果。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民族美术丰富着民族文化内涵 

□ 殷会利(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我们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坚持”,作为民族美术工作者,我认为是我们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华民族的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是很难想象的;如果没有各民族文艺的共同复兴,也是很难想象的。因此我们作为民族文化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领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将其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民族美术工作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人物创作的美术作品中,有至少一半的作品是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题材。这实际也是美术家在用自身的专业来诠释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近年来,中国美协成立了少数民族艺术委员会。我们在艺委会的工作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在具体工作中努力把民族美术工作做好。近年来我们举办了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民族美术发展论坛、创办《中国民族美术》杂志、出版多部论文集、组织形式多样的赴民族地区下乡采风活动,为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人才成长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力争为中国当代美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美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在社会家庭中加强美育 

□ 高 洪(中国美协美术教育艺委会主任)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办好中国最高美术学府,推动美术教育工作,更好地肩负起培养新时代优秀艺术家、进一步在学校、家庭、社会加强美育的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是每个时代的优秀艺术家都会为这个时代留下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师生投身新时代的火热生活,用艺术描绘祖国的发展,用艺术反映人民的奋斗,用艺术歌颂时代的精神。

  二是艺术的生命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师生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从人民的向往追求中寻找创作的素材,从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实现艺术的创新。

  三是艺术创作要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就是要求我们引导师生树立雄心壮志,下苦功夫、真功夫、大功夫创作优秀作品,创作时代经典作品,成就中国美术事业新高峰。

 

在作画与铸魂中努力践行 

□ 田黎明(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到伟大的时代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作为水墨人物画的实践者,我体会到要让自己的作品与时代同呼吸、与时代共奋斗、与时代同生长,把劳动者最美好的、最平凡的奋斗精神融入到作品中,把时代涌现出的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神、中国故事转换为作品的审美价值观,让审美与时代同行。我们要静下心来,深入到劳动者中,深入到建设工地、美丽乡村,从内心里一往情深地向劳动者学习,把他们的奉献精神、平凡的业绩转换为笔墨审美的语言。

  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合一,作品的内涵应该就贮存在造型、笔墨、图式之中,把艺术规律与时代发展和时代人文精神指向联系起来,我想这是中国画笔墨创新的内在规律。中国画创作者要以人民为中心,感受时代奋斗精神在劳动者身上所呈现的内在力量。笔墨内力、笔墨形象、笔墨语言,就是要向着生活,向着劳动者,也向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人文体验贴近,再贴近。中国画讲究人画合一,我们要在做人与修己、作画与铸魂中努力践行,让自己全身心融入伟大时代,力求创作出精品力作奉献给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劳动者。

   

寻找生活中的闪光点 

□ 陈 坚(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出最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主题,以此来表达心灵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永恒的静穆,以及这个时代所能产生的高远意境。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因此要想创作出精品,就必须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寻觅、去发现、去体验、去积淀,而后由其闪光点生成作品。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自2018年换届后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写生基地,现已基本确定的地点有4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五一牧场、福建省泉州市小岞镇、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和浙江省丽水市。在这些写生基地,我们以当地水彩艺术家为主,各地水彩名家参与,长期深入到人民当中去,以深厚的艺术积淀和激情的创作实践回应新时代的审美创造。对水彩语言当代性的探索以及对生命本身和人类社会最广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要求当代水彩艺术家要肩负艺术责任和社会责任。我相信,经过岁月的打磨,我们的艺术会像河流一样自然流淌,形成壮观美丽的支流;会成长为一片片葱郁的山林,随着时代继续生长。

   

要建构原创的艺术理论体系 

□ 张晓凌(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文艺成就是巨大的,但是距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还是很远。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我国当代文艺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四个坚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时代的巨变中,作为艺术家,要将“明德”“铸魂”工作落实在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评判上,如此才不会成为空喊口号。如今,我们的时代有两个课题:一是从现实生活寻找大时代的主题;二是围绕这个主题建构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里反复提及“人民”。为何如此呢?说明我们艺术家为人民做得还不够好。我们有多少人真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了呢?最后我想讲,中国美术走向“高峰”,必须有原创的艺术理论。庞大的美术家群体在创作时需要一个强大的理论基石。可以说,原创性艺术理论能否建构起来,是衡量中国当代美术成败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我们要在明德铸魂的层面上,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的话语体系。这个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美术家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做。

    

文化自信是真正的民族自信 

□ 王 珂(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一场下团组活动,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文艺的高度重视和对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了八位代表的发言,并作了重要指示,为我们文艺工作者理清了思路,也为文艺工作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嘱托,我深感荣幸。我认识到: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民族自信。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中国画教师,我是文艺大家庭中的一员,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情操,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审美、情怀去创作。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真正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就年龄来说,我已不算年轻,但在美术创作队伍中,我是一名新兵,我将努力向前辈、同道们学习,不遗余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探索新时代精神的艺术语言 

□ 马 刚(中央美院主题性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我从正在创作中的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性创作的角度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两点体会:第一,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必须反映新时代的时代精神。如何把握新时代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方向。我们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在学习讲话精神之后,对于在创作中应当如何深化创作构思、情节设计、人物刻画,我都获得了进一步推进的空间。在创作中,我力图通过对我们党领导形象的深入表现,反映党的伟大创造和艰苦历程,把感天动地的奋斗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同时加强人民翻身解放、欢欣鼓舞、迈向民族复兴的精神面貌和情节表现,把我们新时代的精神融入进去。第二,磨炼大美之艺。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要求我们要“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提升艺术视野,提升思想水平,提升艺术水平,从历史、时代的巨大变革中获得启示,特别是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把自己融入新时代洪流中,从中来发现自己、磨炼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领导围绕“二一工程”进行了近三十多次的创作指导,就如何由“小美之艺”提升为表现新时代精神的“大美之艺”做了大量工作。我深受教育,努力把自己的造型语言提升成为充分表现主题、表现新时代精神的艺术语言,使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

   

做社会变革的先行者 

□ 彭华竞(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艺术系主任)

  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纲举目张,气象万千。

  艺术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主题和使命,我们要立足于时代特色,与时俱进,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要把一个时代的文艺创作与国家和民族的真实写照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勇于承担时代使命,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行者。

  同时在创作中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导向。这也是党对文艺创作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创作中要立足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来检验我们的艺术成果。另一方面,艺术创作也必须来源于人民,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称得上精品。三年前,我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几年来又先后到南海舰队、河北矿区等地进行写生创作,我切实体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艺术创作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坚定的信仰情怀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前提,不能急功近利,哗众取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讲正气、守艺德,不断打磨、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格修为,用专业的职业操守、积极的社会形象和德艺俱佳的艺术作品感染人、鼓舞人。

   

用眼睛发现 用心灵触摸 

□ 孙震生(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到了“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名画家,我一直秉承这一原则进行创作。上学时,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去生活中发现美,要用身体去感受、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触摸美,不要闭门造车、无病呻吟。我每年都到西藏和新疆采风写生,把少数民族题材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近几年,我多次参加中国美协组织的写生采风活动,并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我受益颇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作为新时代国家培养的画家,需要一份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才无愧于画家这一神圣职业。主题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才是我们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画家应当是一群发现美、表现美、传达美的人,通过或批判或赞美的作品,启迪观者的思想、陶冶观者的情操。他们弘扬的是正能量,表现的是真善美。画家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优秀画家更是凤毛麟角,其作品引领着年轻画家的创作动向,影响着年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艺术创作要有家国情怀 

□ 娄晓波(新文艺群体美术工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一位从事文艺工作的人都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勇攀文艺高峰,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绘画,可以帮助人们维护人伦,传递道德;绘画,可以让人看到事物的细微与宏大,以咫尺写万里之遥;绘画,可以描绘时代精神,反映历史巨变,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艺术创作,由生活到作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收集素材只是一个开关、一个按钮,还需要艺术家用自己的情怀,发挥想象,赋予生活中的题材以思想深度和内涵。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才能创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我们作品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浸染着历史的传承,我们要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

本篇图文由中国美协提供

(编辑:王少杰)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