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为何建设 因何建设 如何建设?瞻望笃行习近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战略!

时间:2024年04月11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白安琪
  “习艺强国”工作室
  △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园区开展企业党建和内容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时隔4年,正值春分,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湖南考察,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两道“融合命题”—— 

  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响鼓重锤!两道“融合命题”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10月7日至8日,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一次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成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也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要思考三个问题——
  为何建设?
  因何建设?
  如何建设?
  01
  为何建设?
  敬远古之壮阔 开今日之生面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同时又回答了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随后,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既系统地回答了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问题,又回答了中华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纲领、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纲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纲领的核心内容之一。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一重大论断,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苏州实地考察古城保护和文化传承时深刻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2023年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文中进一步指出:“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华民族需要何种现代文明、怎样建设现代文明,是关乎中华文明发展走向、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所显示的文明,其鲜明的价值指向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看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妄自菲薄的文化自卑主义的偏见性,确认了中华文明之于人类进步的伟大意义和重要价值,充分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现代价值和生命力,进而增强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文明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新征程端详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坐标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铺垫底色;“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施政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脉相承;“富而后教”的治理经验,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支撑;“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的古老智慧,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得益彰;“和而不同”“亲仁善邻”的悠久传统,让“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成为共识。 

  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便能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基于自己文化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理念,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等,就是这种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这些理念围绕的一个核心、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理念同时付诸实践,在发展的各方面都体现了这样的价值立场,因而其文明是凸显人的价值的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华文明注入了强大的现代动力,同时也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着源远流长的智慧与力量。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绚烂画卷正在绘制。 

  02
  因何建设?
  溯源最深沉的历史

2024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他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古老大树,历经风霜雨雪,依旧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课题。要完成这一课题,必须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基础上继承弘扬和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文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   

  ——2018年1月5日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 

——2022年第14期《求是》杂志刊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我们深刻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文联特聘专家王巍表示,中华文明这五个特性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互为因果的。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连续性,5000多年绵延不断,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创新性使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涌现无数创新成果,同时并不满足于对外来先进文化因素的模仿,而是在积极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正是由于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从5000多年前满天星斗式的各区域文明起源形成发展,成为不断巩固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包容性,使我们在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绝大部分时段内,保持着开放的姿态,积极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先进因素,从而使中华文明的内涵不断丰富,始终保持活力。中华文明具有的和平性使我们一直秉持与周邻国家友好相处的睦邻政策,世界大同的理想一直是中华先民的最高理想。这些共同促成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日益辉煌。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展厅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百年以来,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偃师二里头、襄汾陶寺、神木石峁、余杭良渚、庆阳南佐,一个个关键性遗址被发掘,一页页“无字天书”被揭开,商史成为信史,夏史基本成为信史,“五帝时代”历史也有了诸多线索。考古证据显示的中华文明开端从商代晚期,追溯到夏代晚期,从4000多年,追溯到5000多年、6000年、8000年……不断向前延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5月28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 

  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华大地,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其核心发端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和合”理念。 

  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曾对此做过专门阐述:“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
 
△古丝绸之路汉唐盛世开放
  交流互鉴的中华文明早在5000多年前,彩陶之路就如一条璀璨的纽带,连接了中国与世界各大文明的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的开辟更是为中外交流交往打开了新的篇章。历史上,遣唐使络绎不绝地踏上中华大地,法显、玄奘等勇敢者则西行取经,而郑和更是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见证。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见证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辉煌历程。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拥有独特的文化主体性,能够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新局,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03
  如何建设?
  开启最长远的未来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文化和科技旅游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我国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大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它们与当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科技支撑尤为重要。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要积极对接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体验方式,将创意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呈现形态,打造全新文化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各地不断深入推进文物古迹、传世名画等各种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存储,依托数字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体验艺术展,进一步拓展文化遗产的受众范围,增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殷墟博物馆新馆,“伟大的商文明”展厅
 
△云冈石窟

  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有关企业共同启动“甲骨文全球数字焕活”计划,进行全信息采集,实现甲骨实物在数字空间的高保真还原和保护。与此同时,实验室还精心打造了集甲骨文著录库、字形库、文献库三库合一的甲骨文知识共享服务网站——“殷契文渊”,这也标志着甲骨学研究已进入智能化时代。 

  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更具有世界意义。为保留文物最初的信息,还原其历史风貌,云冈研究院“数字云冈”系统,以数字化为基础,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除文物保护外,近年来,云冈研究院通过多种技术,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传承中的优势,云冈石窟运用VR等高科技手段,让文化遗产从现场延伸到了线上,历经千年的石窟艺术走上“云端”,继而走向世界,实现了石窟“活起来”“走出去”。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三年多来,园区“文化+科技”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赋能,数字文创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奔跑在春天里。科技赋能文创企业后,也在不断拓宽产品边界,拍摄视频素材作为珍贵的文化资产也依托产业云平台有效储存,同时还依托平台联合湖南博物院、湖南图书馆等省内多家文化单位,建立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持续优化完善数字化采集、文化IP传播形式的解决方案,推动“文创+文博+文旅”融合发展。
  科技发展为音乐创作与制作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平台,通过使用数字音乐工作站、合成器、采样器等工具,使音乐人创作更加便利。对此,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词曲作家何沐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音乐与科技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异和现象,这些变异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也为音乐创作、表演、传播和欣赏等各个环节都带来了新的体验和价值。在未来,人工智能有望实现更高效、更高产、更具创造力、更精简的操作以及更明智的决策。“这会倒逼音乐工作者转型,迫使他们结合科技创造出更高层次的音乐,从而促进音乐领域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贵州台盘村“村BA”

 

△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

 

△江苏苏州夫子庙核心区

  从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让西安火爆出圈、“村BA”让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台盘村全国闻名,到历史底蕴深厚的陕西、河南、江苏等地游客爆满,“冰城”哈尔滨火遍大江南北,热播影视作品《繁花》带动取景地上海文旅消费……开年以来,多地文旅行业呈现繁荣景象,显示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

  由此可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非遗是地方文化形象和旅游形象的最佳代言物。”在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看来,非遗是旅游业发展的优质文化资源,在保护好非遗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好非遗,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旅游精品,让自然景观更富神韵、文化体验尽显魅力。 

  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从“两个融合”上下功夫,要从多方面着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近年来,从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从长篇小说《人世间》《主角》,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豫剧《焦裕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日益丰富,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文艺是时代进步的号角,也是文化创造的脉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其中不乏生动的故事,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多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深扎根人民、热情讴歌人民、始终服务人民,《长津湖》《人生大事》《妈妈!》《中国医生》《你好,李焕英》《觉醒年代》《功勋》《人世间》等一大批回应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艺力量。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各地文化建设成就斐然,绘就新时代美好生活新画卷。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1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大力倡导丝路精神,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深厚的文明力量。精彩纷呈的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独具特色的鲁班工坊等人文交流项目,不断深化的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丝路乐章,也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站立在这片广袤的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汲取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沉淀的丰富文化精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我们将以更加豪迈的步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构建文化强国,创造属于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新篇章!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共产党员网、中工网、海外网、中国旅游报、上观新闻、天眼新闻等,图片来源自网络)

(编辑:王垚)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