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艺术大讲堂

孙家正:文化与人生

时间:2011年05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孙家正
0

  孙家正 男,汉族,1944年3月生,江苏泗阳人,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履历: 

  1963—1968年 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68—1978年 江苏省六合县劳动、工作 

  1978—1983年 共青团江苏省南京市委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书记 

  1983—1984年 江苏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党委书记 

  1984—1985年 江苏省委常委、徐州市委书记 

  1985—1986年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86—1989年 江苏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 

  1989—1994年 江苏省委副书记 

  1994—1998年 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8—2006年 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6—2007年 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文联主席 

  2007—2008年 文化部部长、党组成员,中国文联主席 

  2008—至今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文联主席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文化与人生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句话很经典,体现了文化的本质。这里的“总和”,并非是量的概括,而是质的表述。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与文化相对应的词汇,惟“造化”而已。造化就是自然。人是自然之子,人创造了文化,从而最终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并使人从一种自在的状态逐步走向一个自为的状态。简而言之,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干什么的?以文化人。 

  对于民族,文化是灵魂和旗帜;对于国家,文化是形象和软实力,对于一个地区或单位,文化是品牌和资源。这方面的论述和文章已经很多,无需我再赘言。我想说的是,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是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是一定历史、一定地域、一定人类种群的生存状态和愿望的反应,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能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即人。研究当代的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这里,我想就与文化和人生相关的三个问题与大家作一次交流。

  一 时代呼唤人文关怀,新时期文化的人生价值更加凸现出来 

  中国人思想、观念、情感、愿望、思维方式的变化,即文化上的变化,才是最深刻、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化。 

国画《世纪智者》 冯远

  “马克思说,我们的幸福属于成千上万的人,我们的事业虽然无声无息,但是它将永世长存。面对我们的骨灰,善良的人们将会洒下热泪。”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明显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思想文化的变化既是国家整体发展进步的体现,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30年来,围绕国家发展问题,党领导人民不断地解放思想,探索实践,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指出的,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谈及中国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时,人们往往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容易忽视另一个伟大的变化,即中国人自身的变化。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变化,不是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高楼大厦,不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不是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不是统计表上那些惊人的数字,而是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变化,是中国人对自身、对世界看法的变化。中国人思想、观念、情感、愿望、思维方式的变化,即文化上的变化,才是最深刻、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化。当代中国人以自信的心态对待自己,以博大的情怀面对世界,眼光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博大。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也热爱这个世界。他们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同时,把自己的安宁和幸福与世界的和平、发展紧紧相连。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精神的振作、文化的升华,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中国,正如一个生气勃勃的少年站立在世界的面前。 

  我们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矛盾和问题也毋庸讳言。为什么现在我们要特别重视文化的价值呢,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代气象万千,充满着各种希望和可能,也存在太多的诱惑和陷阱。它让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和成就,也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和问题。世界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人均3000美元至5000美元阶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问题比较集中和频发的时期。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一旦吃饱饭,就会生出无穷的烦恼。”一个烦恼是生存的烦恼,无穷的烦恼是发展的烦恼。解决一个烦恼的问题,主要靠物质;解决无数个烦恼,则更多地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 

  现代化、全球化毫不理会人们的感受,以不可逆转之势迅猛地发展着。这一趋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诸多的困扰。经济在快速发展,生活在不断改善,然而,人们活得好像并不那么自在。内心深处,让我们眷恋、产生归属感的某些东西正在悄悄地远去;血液之中,让我们感到温馨和踏实的某些元素仿佛正在慢慢地流失。新奇的事物应接不暇,恍惚不安的情绪总是挥之不去,人们在眼花缭乱中感受到单调,在热闹和喧嚣中品尝寂寞。我们究竟追求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究竟期待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再次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成为了世界各种文化论坛的热门话题。为什么中国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追求和谐世界的主张一经提出,便引起热烈的反响,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的认同和好评,原因正在于此。 

  每当历史处于发展、转折或变革时期,文化的人文关怀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钱学森在世时曾大声疾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许多文章阐释这一观点时,重在艺术可以赋予科技以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二者结合最伟大的意义在于,艺术将赋予科学以善良的情感和人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理性与情感的融合,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对人自身的完善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深刻影响。在座大都是全国青联的委员,是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骨干,我们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在各自的岗位和领域做好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分忧。比如文艺界,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的作品当然要通过市场,影响受众。也需要通过市场获得经济效益,但我们必须牢牢铭记,文化作品的根本价值在于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影响。文化作品人文关怀的责任和意义,始终是前提和首要,具有“金不换”的价值。 

  一个民族,只有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对于人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从精神层面来说,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文化过程。文化具有激励人心、宣传鼓动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尤其明显,中国如此,比如《白毛女》,外国亦然。林肯在谈到比彻·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时说,“造成那次巨大的战争——南北战争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娇小的可爱的夫人。”但是,总体上来看,文化门类众多,性能各异,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教育、启迪、陶冶、审美、愉悦的功能和作用,更多是体现于间接或深远,常常是发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文化不是少数人的事业,文化属于大众。文化通常以三种形态表现其存在和品质:一是物态文化,就是物质产品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是物质产品生产者文化修养、素质包括审美观念的物化。第二是方式文化,通过生存、生产、生活等行为方式及风俗习惯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第三是精神产品,包括书籍、戏剧、影视、美术、音乐、舞蹈等等。从这个意义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文化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创造或代表着某种文化。从商也好、从文也好、从政也好,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与文化有关。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凡是能够取得卓越成就者,除了专业知识、能力之外,必定在思想和人格上有其过人之处,必定在文化上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们奉献给社会的,除了具体的产品和作品外,同时,还有从业过程中体现的思想、风范、睿智与激情。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一文中说,我们的幸福属于成千上万的人,我们的事业虽然无声无息,但是它将永世长存。面对我们的骨灰,善良的人们将会洒下热泪。这个时代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它为人们成就事业,奉献社会,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精彩的、有价值的人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在座诸君是中国青年的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当代中国新文化的开拓与创新,乃至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复兴,都需要青年一代的智慧和热情、坚贞和勇气、责任和担当。

  二 文化的结构及当代文化建设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广泛的包容性,用文化信仰来代替宗教信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渠道,使我们党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群众化、具体化。 

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我们重看《梁祝》等经典,仍然会深受感动。”

  文化的结构,一般来说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认知层面,第二是情感层面,第三是伦理道德,第四是信仰价值观。这四个层面相互渗透融合,浑然一体。文化的结构、内容和品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几乎完全一致和吻合。文化对于人生的滋养和引领,也主要是通过这四个方面实现的。 

  先说认知,其决定因素是信息。信息是人们文化积累的基础。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社会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迅捷。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的平衡,从而为新时期文化的发展更新,创造了必要和可能。信息、知识层面是文化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反映,它对文化的发展乃至性质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知识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状态,这极大拓宽了人们的认知领域,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情感世界和伦理观念。信息技术不仅创造了强大的传输系统,也催生出某些全新的文化样式。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多种因素,原本混乱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复杂。目前,社会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出现的种种变化和问题,与我国信息社会的初始状态密切相关。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增长新的智慧和能力。信息是人认识世界的基础和首要环节。但是,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也不等于能力。信息,只有通过有效的接收、辨识、整合才有可能成为知识,从而真正进入文化过程。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和能力则需要通过人的实践和总结、历练和体验、学习和领悟方可获得。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浪潮,带来了新奇和亢奋,也带来了某些迷茫和困惑。人们有理由对信息时代带来的种种消极现象表示担忧,但人们无法拒绝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青少年问题再次凸显出来。我们在防御和消除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增长知识,增长智慧,努力提高应对信息时代种种挑战的能力。这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们正处在一个迅捷变化的时代,新科技、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利益与弊端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特别需要有战略的眼光、理性的思维,需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谋划,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引领潮流的精神。 

  二是情感层面。情感层面是我们文化结构中承前启后、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当代文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人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善良真挚的情感,逐步学会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等伦理关系,在此基础上,他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探求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便涉及到信仰、价值观的问题。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文化过场,其中,情感既是基础,又是关键。而我们实际生活中最薄弱的环节,恰恰是对情感的忽视。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就这个问题曾有一个简短的致辞,发表时拟了个题目就叫《艺术的真谛》。现在我们满街地去看,书店里、地摊上,《官场的艺术》《商场的艺术》《情场的艺术》触目皆是。艺术完全成了一种技巧、谋略、手段,甚至诡计。据说在韩国和日本,《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多年畅销,恐怕看重的也是计谋、策略之类。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对于情感培养的忽视,是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文化结构的四个层面中,情感对伦理、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真诚善良的情感是伦理道德、信仰价值观的基础。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道始于情”。薄情必然寡义,通情方可达理。最近,我们媒体上宣传的社会主义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他们崇高的品质和坚定信仰,无不源自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爱得真诚、深厚和热烈。缺乏真诚善良的情感,一切文明礼貌往往会流于形式,甚至堕入虚伪和做作,信仰云云也只是虚话和空言。 

宋代画家马远绘制的孔子图

“孔子与学生皋鱼关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对话,真是令人动容!”

  有一次,我接待来自不丹的两个宗教领袖,一个是70岁上下的老者,一个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席间,我问坐在我旁边的少年:“我像您这么大年纪的时候,非常地贪玩,您呢?”他说:“我也一样啊,我经常悄悄地跑出去玩一会儿再回寺庙。”他的童心和稚气,令我忍俊不禁。我又问他:“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对于众多的宗教,您怎么看呢?”这位少年回答道:“只要您心存慈悲,关爱他人,信教不信教,信什么教,其实都是无所谓的。”这句话让我立刻对他肃然起敬,在我眼中,他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位哲人。他真正掌握了宗教的真谛。我们热衷于艺术,是否真正明白了艺术的真谛呢?艺术是情感的载体,它既是情感的表达,又是情感的滋养。艺术是一种真挚的人文关怀,是一种深层的情感滋养。艺术的高尚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深蕴着慈悲情怀的审美活动。艺术与情感关系的奇妙,令人难以想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人和事不胜枚举。近些年也确实出了不少感人的作品,但整体上看,文艺作品表现乏力,撼人心魄的优秀作品太少。有些不错的作品,恰恰到了应该淋漓尽致推向高潮的时候,却上不去了,关键时刻,暴露其思想的苍白、情感的单薄和作者功力的不足。情感并非凭空而来,生活的体验和文学艺术的熏陶是情感形成的基本要素。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它在多大程度上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情感,并给予这种情感以关怀、抚慰、滋养和激励,是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根本尺度。谈及至此,邓小平20年前语重心长的教诲,再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他说:“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文学艺术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感受时代脉搏,体察民意人心,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良知,才有可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给奋斗着的人民以情感上、精神上的滋养、鼓舞和慰藉。我们重看《梁祝》等经典,仍然会深受感动。《梁祝》本是悲剧,但最后以“化蝶”结束,不仅升华了梁祝的爱情,也让深陷悲痛的观众,得到一丝暖暖的慰藉。再比如《六月雪》,即《窦娥冤》,是一出悲惨的冤狱戏,关汉卿让窦娥发下的誓愿“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还有楚州大旱三年,均一一实现:六月里漫天飘下鹅毛大雪,行刑时,窦娥一腔热血全部喷射高悬的白绫上,这些神来之笔,不仅强化了窦娥奇冤的悲剧色彩,又对几乎被撕裂的观众的心以些许安抚。捧读经典,那厚重的人文关怀,以及神奇瑰丽的想象力,真的令我们惊叹不已并深感惭愧。 

  第三个层面,伦理、道德。所谓伦理,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的规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学最为发达。传统伦理通过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梳理、归纳,形成了“忠孝节义”等基本观念,并且以十分完备的礼仪、规范来保证,同时,通过文艺的载体,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渗透,代代传承。比如孔子与学生皋鱼关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对话,真是令人动容!可惜的是,我们在批判旧文化的时候,常常做过了头。我们就是在传统的道德被摧毁,而新的道德又没有确立的情况下,进入了市场经济的环境。毒大米、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表面看是法律及管理的疏漏,其深层的问题是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沦丧。 

  中央号召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情感淡漠、道德沦丧是最值得忧患的事了。这些年来,精神文明得到重视,思想道德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在不断进步,但伦理道德层面的文化失根、传统断层现象依然严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伦理是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它的实质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约束和调节。这种约束和调节主要通过法律和道德来实现。孟德斯鸠说,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道德教育的研讨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当代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原因固然复杂,其中,忽视传承、忽视情感基础、教育形式单一,以及频繁变动的“要求”太多,持之以恒的“规范”太少,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体系,它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同时也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善良、正义及表达方式。对于封建主义的糟粕应予坚决地抛弃和剔除,而对于其优秀的内涵和形式则应好生地珍惜。历史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有新意。 

  传统犹如血脉,应该更新,但不可以割断。党的十六大在论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时,强调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真是切中要害,振聋发聩。这些年来,党中央颁布实施了全民道德教育纲要,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加强,在全国开展的评选道德模范的活动受到广泛热烈的欢迎,模范人物的事迹感人至深。此项工作,关乎民族未来,绝非权宜之计,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第四,信仰价值观。一个人的文化自觉,是由低到高、不断积累升华的结果,首先要有知识,有善良的、纯真的情感,懂得怎么样效忠国家,怎么样孝敬父母师长,怎么样要求自己,怎么样自立社会,然后才懂得人生最高追求,从而确立科学的理想和价值观。违背人的成长规律,一上来就讲那些空洞的道理、政治观点,怎么会有作用呢? 

  现在,党中央提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要普及到广大群众,这是一个复杂细致的文化过程。其中,文艺的作用重要而独特。自古以来,百姓对于传统美德的养成和延续,靠什么?一靠长辈的言传身教,第二个很重要的是靠文艺作品。老百姓的许多基本的道德观点,是从民间说书、戏曲中来的。说古皆是忠孝节义,道今全为播善扬真。中国戏曲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中国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但没有哪一种宗教可以在中国成为主流,成为共同信仰。只有一样东西,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为什么两千多年可以维系下来,我认为就是中国文化的作用。关于信仰,老百姓最通俗的有一句话,叫“头顶三尺有青天”。这个“青天”就是中国人的信仰。这个“青天”,已经不是自然的天,而是文化的天。中国这种文化的信仰,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它超越宗教,甚至于超越政治,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广泛的包容性,用文化信仰来代替宗教信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渠道,使我们党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群众化、具体化。我认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 当代中国人特别需要具备的文化情怀 

  永远保持对于世界的好奇心,保持如饥似渴了解世界的激情,学习、吸收、借鉴世界一切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不断丰富发展自己。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防止发达以后的自我封闭,不断发展进步的最重要的条件和保障。 

故宫一隅

“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我们说中国未来的希望在文化,而文化作用的发挥不是自然发生的,它需要辩证的思考、理性的能动,需要宏观的引领和脚踏实地的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而复杂的政治课题和文化课题。这里,我只是从国民心态的角度,讲点不成熟的意见。难以展开阐述,这里仅谈三点,我认为,这关系到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国民心态和国家形象。 

  一是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精神。和谐不是文化的分类,而是渗透在文化当中的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访华期间,问了我一个问题,可否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明中国文化的精髓?当时,我正陪他参观故宫。我告诉他,故宫的核心建筑是三大殿,第一是太和殿,第二是中和殿,第三是保和殿。太和,是天地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和,是中庸之道,人际关系的和谐。保和,是通过个人的修身养性来达到身心的和谐。可以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拉法兰说,现在世界危机四伏,恐怖主义肆行,能够挽救世界的,正是中国这种古老的和谐文化精神。这个问题,我在美国演讲的时候遇到了质询。有一个记者问:“你们提出和谐理念是不是对毛泽东斗争哲学的否定?”我说:“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自由,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中国人就没有资格与诸位谈什么和谐问题。为了这个前提,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一百多年的奋斗,许多人为之付出了生命和鲜血,才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我们今天也才有可能到贵国和诸位讨论一下和谐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深深敬仰和怀念毛泽东主席,以及那些为中国解放、独立和自由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前辈先贤。在美国的首都,面对美国的听众,讲到此处,不禁心头一热,戛然而止。当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自己身心存在的矛盾,有史以来,人类一直为这三大矛盾所困扰。追求和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善良期盼,已经成为渗透在整个民族肌体、贯穿民族历史的一种文化思想和传统。同时,和谐思想也是人类共同的良知和追求。在这方面,人类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西方工业社会高速发展,曾使西方人对于人类自身能力的估价大为膨胀。直到现在,我们出版的一些辞书中,除《中国大百科全书》外,生产力条目,仍然是沿用传统的“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解释。人类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可能征服自然,只能逐步地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虽然也可改造自然,但是总体说来,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友好相处。还有“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给我物质或运动,我就能够创造世界”,这些话虽出自西方伟大科学家之口,但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和人类自身的能力,似乎均有点过度夸大了。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从完全的自然的奴隶到认识到人对自然具有能动作用,这无疑是人类认识上一次了不起的飞跃,但是过大地夸大人类的能力,变成人类中心主义,便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和谐是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其前提的。和谐是一个相对的、发展中的概念。和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中的统一。当代历史的背景下,中国人看到了古人智慧的闪光,但是,我们现在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谐世界,不是简单地重复古人,而是有着新的时代内涵,胡锦涛同志概括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演越激烈。虽然和平发展仍是主流,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横行,世界很不安宁。总之,世界复杂,问题甚多。但是不管怎么样,中国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倡导和谐世界,这种愿望和努力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赞赏,可以说,顺乎时代潮流,合乎世界人心。我们理解了目标的正确和崇高,就不会畏惧道路的艰辛和漫长。 

博鳌亚洲论坛景观

“中国人特有的那种博大谦和、如饥似渴向世界学习的态度,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而且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优势所在。”

  二是开放包容,虚怀若谷的情怀。一个拥有13亿人口、长期贫穷落后的大国,用短短30年的时间,实现了基本小康的目标,正在向现代化强国迈进,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这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对此,别说举世震惊,连中国人自己也缺乏思想和心理的准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取得巨大的成功和进步之后,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和面对世界?永远保持对于世界的好奇心,保持如饥似渴了解世界的激情,学习、吸收、借鉴世界一切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不断丰富发展自己。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防止发达以后的自我封闭,不断发展进步的最重要的条件和保障。当年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要大家睁开眼睛看世界,发现和正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激起我们奋起直追的热情和决心。30年过去了,我们国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需要常常提醒自己,我们内心那种如饥如渴地了解世界、学习借鉴他人的兴趣是否已经开始下降了呢?取得举世公认巨大成就的中国,特别需要保持清醒和虚心,特别需要更加热情友善、虚怀若谷。中国人特有的那种博大谦和、如饥似渴向世界学习的态度,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而且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优势所在。 

  三是积极进取、从容淡定的品质和气度。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是其基本国情。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二五”规划,为我们展现了壮丽的蓝图,更加宏伟的目标还在前方。穷不自卑,富不骄横。我们需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同时,也需要从容和淡定。不急躁、不懈怠、不张扬、不折腾,坚定不移,脚踏实地,从容不迫向前走。对于国家,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个人,也是真正的一个大国国民应有的风范和气度。 

  中华民族整体性的思想解放和文化上的升华,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和推动下实现的,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相承接,广大人民的愿望、情感与党的主张、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这种浑然一体的文化思想、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取向,凝聚并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着中国美好的未来。 

  当前,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形势很好,同时,也还有不少的难题和困扰,民众心理和精神层面也有一些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青联委员是各个领域的骨干和领军人物,我们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做好工作,将会发挥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现在的青联委员,以及委员的同龄人,基本上是上世纪70年代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承前启后,已成为国家的中坚。人到中年,责任与艰辛倍增。人需要理解,需要勉励,需要慰藉,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的沟通和真挚的友情。实现这一切,没有比文化更好的东西了。 

  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唯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它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让人们以感恩心情怀念逝去的岁月,同时,勉励人们在报效国家、造福社会的过程中去创造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本文为孙家正主席在4月16日首届“全国青联论坛”上所作的主题报告)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