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调查显示广西六成青少年没去过少年宫 青少年社会教育场所严重匮乏

时间:2013年02月21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广西乡村学校的孩子在做形体训练。资料图片

广西乡村学校的孩子在跑步。 资料图片

  社会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类公共场馆、青少年宫和校外培训班等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平台。然而,共青团广西区委完成的“广西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研”显示的状况却并不乐观:广西青少年社会教育总体上存在资源不足、经费缺乏、设备老化、师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社会调研:1200份问卷折射广西青少年社会教育场所严重滞后

  2012年9月至11月,共青团广西区委课题组深入南宁、柳州、桂林、钦州、玉林和河池等地中小学和青少年活动场所,开展“广西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专题调研。

  据调研组组长、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郭云涛介绍,他们从广西14个地级市中随机抽取6个市,每个市随机抽取2所初中和2所高中或中专技校,以及1个青少年活动场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3个班,每班随机抽取15人,青少年活动场所随机抽取20人。

  在这次调研中,实际收回问卷1224份,实际有效问卷为1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郭云涛说,从统计数据来看,校外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公共剧场或电影院以及纪念馆等是青少年课外较为青睐的场所,而到过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科技馆等场所的比例则比较低。

  关于在上述场所所得的收获,回答“参观游览,扩展视野”为64.5%,“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为53.9%,“娱乐休闲”为50.5%,“感悟人生价值”为34.6%,“爱国爱家爱自然”为27.1%。此外,还有15.4%的青少年表示从未去过上述场所,没去过的原因主要是“课业紧张没时间去”(30.3%)和“不知道这些场馆在哪里”(22.2%)。

  “数据表明,参加过公共场馆活动的青少年在性格行为特征和人际交往维度上均高于没有参加过活动的青少年。”郭云涛说。

  这项调查还着重了解了各地青少年宫在开展社会教育方面的制度、设施和活动内容、形式等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半数以上青少年至少参加过一次各类公共场馆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将近50%的青少年上过至少一种校外培训班,但去过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的比例却只有32.8%,这实际上与青少年宫发展严重滞后有很大关系。

  “总体来看,广西各地青少年宫的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整体硬件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白松涛说,目前,广西各地的青少年宫大多隶属于各级团委,工作人员平均约22人,60%左右为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提供服务在5000—60000人次之间,服务对象中青少年占90%以上。

  白松涛说,广西各地青少年宫关于针对青少年服务的项目存在的主要困难包括资金和人员不足、设施设备老旧而无法开展新活动、开展活动成本太高、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对外宣传不足等,而关于青少年宫自身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则集中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政策支持和专业人才、体制束缚而难以创新运营模式、服务项目缺乏竞争力等方面。

  孩子心声:希望少年宫能更多一些、更近一点

  “我家在城乡结合部,社区里几乎没有适合我们活动的场所。只有到了周末,我才有机会去附近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玩儿。”南宁市秀灵路小学的邓文海说。他十分希望社区里能有更多类似少年宫的活动场所。

  为了与青少年零距离的接触,倾听最真实的呼声,共青团广西区委在广西“两会”前夕组织了一次“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主题活动。17位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30多名青少年代表,以及全区各级共青团干部代表齐聚一堂,探讨“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话题。

  “我和许多同学都很喜欢青少年活动中心,因为我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时候觉得一个人不好玩。而在活动中心,大家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交上好朋友。”南宁市秀田小学六(7)班的廖浩然同学说。

  “从各地青少年宫的情况调查来看,只有个别城市的青少年宫拥有充足的活动场地和相应设施,大部分市县的青少年宫甚至连办公场地和培训教室都很紧张。”郭云涛说,财政投入不足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志愿者也比较少。

  此外,其他公共场馆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南宁、桂林、柳州等主要城市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馆资源相对丰富一些,但其他市县这类资源却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青少年除了参加课外活动之外,根本就无处可去。

  “我们应加大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同时鼓励青少年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好的东西、善的东西,将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社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柳州市柳城县县长郭云霄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达人秀”冠军卓君说,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亲身感受到青少年活动场所的缺乏。在座谈会上,他还用自创的舞蹈动作勉励青少年,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那就要创造条件丰富自己。

  专家建议:加强社会教育基础建设迫在眉睫

  社会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其发展和投入主要依靠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但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还比较落后,这成为推动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白松涛说,增加社会教育事业投入,除了争取财政投入之外,需要多元化投资来源,整合企业、基金、NGO组织和其他社会资源,加快青少年宫或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完善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

  从青少年调查样本的分析来看,1/3的青少年生活在农村,超过70%的家庭经济水平为一般或贫困,50%左右青少年父母的综合社会地位比较低,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西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城乡不均衡现象。

  郭云涛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留守儿童、流动青少年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都属于稀缺资源的社会教育,在农村更加缺乏,很多留守、流动青少年几乎从未接触过什么社会教育活动。因此,社会教育要提高公益性和普及性,关注这个群体。

  除了硬件建设上的诸多困难,广西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不容乐观,部分市县青少年宫整体人手不足、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等现象非常普遍。在专职人员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发展一支统一协调管理的兼职社会教育人员队伍也是一个上佳之选。梧州市青少年宫利用地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的契机,制订了以教师为主的专业技术路线,解决了青少年宫长期以来执行教师岗位而不能实现教师待遇的尴尬局面,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郭云涛说,由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或团委负责协调召集,构建包括各场馆、学校社会教育负责人、校外辅导员、民间艺人、社会工作者、各行业志愿者等构成的社会教育人才网络,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社会教育”。

  广西不少地方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白松涛在今年的广西两会上呼吁,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要加强社会教育基础建设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他建议,一是在场所方面,要在有条件的各个社区、乡村建立起青少年活动场所;二是平衡城乡资源,更多关注留守、流动青少年,增强社会教育的公益性;三是要加强专业人才方面的建设,让更多专业老师服务于青少年社会教育,提升社会教育水平。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