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忠诚•真诚——《建党伟业》拍摄掠影
http://www.cflac.org.cn    2011-06-17    作者:钟艺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中影集团领衔出品的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片《建党伟业》6月15日在全国上映。这是中国电影界向党的90华诞敬献的一份厚礼,也是中国电影人以庄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叩问历史的一部诚意之作。

    虔诚走近党史

    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给予中国电影工作者巨大的鼓舞和启示。当影片还在热映中,一个宏伟的选题便浮现在韩三平、黄建新等主创人员的脑际——用电影艺术手段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恢弘历史图景,向2011年党的90华诞献礼,这便是影片《建党伟业》的创意缘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开创了民族复兴的新纪元。这段历史燃烧着革命的激情和青春的热血,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令人激动、令人振奋,但难度也可想而知。

    筹备伊始,影片的主创人员便大胆设问: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共产党?历史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既是一个艺术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命题。经过认真的思索和充分的论证,影片决定采取更宏观的方式来诠释这段历史,不仅仅要关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一重大事件本身,还必须呈现出一定的历史纵深,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逻辑给予展现,从中找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影片始终抓住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条主线,力求完整而准确地呈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奠定了充分的组织基础。在这一总体性的创作思想引导下,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情,编导一头扎进卷帙浩繁的各类著作之中,仔细研读了上千万字的历史资料,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中大胆取舍、精心选择,进行必要的艺术提炼和加工。

    剧本的创作过程艰辛而漫长,但主创人员不觉其苦,自始至终被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创作激情所包围,不停歇地思索、不间断地尝试,同时也一而再地被震撼,他们为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自强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而感动,为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热血所感染,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高远情操所震撼!一片赤诚倾注笔端,剧本经数十次修改最终成型。

    忠诚书写魂魄

    《建党伟业》的拍摄计划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广大的电影工作者引以为豪的光荣使命。

    剧本创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影片的其他筹备工作同步展开。数十家影视机构争先恐后要求加入影片的出品行列,其中有国有制片单位、民营影视企业,还有海外投资机构。他们纷纷表示,用电影作品表达电影人对党的忠诚,是向党的生日献礼的最好方式。最终参与这部影片出品的机构达到30余家,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出品机构最多的全新纪录。

    众多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主动请缨,强烈表达加入影片创作的美好愿望,不畏辛劳、不计报酬,只为表达一份对党的热忱。经过精心选择,一批优秀的电影工作者迅速集结在《建党伟业》的旗下。韩三平和黄建新继《建国大业》之后再次挑梁挂帅担任导演,并邀请陆川、李少红和沈东三名优秀导演加盟,组成强有力的导演团队。董哲、郭俊立和黄欣联手担任编剧,赵晓时掌镜摄影,王丹戎担任总录音师,易振洲出任美术指导,许宏宇担任剪辑,舒楠和马上又担任作曲,这个核心主创团队承续了《建国大业》的优势力量,又补充进必要的新鲜血液,不仅实力超群、优势互补,而且异常团结、异常忠诚。

    为了拍好这部影片,赵晓时、王丹戎等人不惜推掉待遇更为优厚的商业片约,为的就是将他们的全部智慧和能量奉献给这部作品,不辱使命、不负观众。董哲、许宏宇等都是30岁左右的“80后”,他们热爱中国电影,在电影艺术方面有着扎实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创造力,同时又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热忱。他们与前辈电影创作者的紧密合作,既保证了史实的严谨性和风格的庄严感,又更加接近当下年轻观众的欣赏趣味。他们表示,参与这部影片的拍摄是他们人生中的宝贵经历,不仅是职业的历练,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洗礼的过程,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获得人生的升华。

    同时,大量的优秀演员也为这部作品的巨大魅力所召唤,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加入影片创作的强烈愿望,以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2010年8月,影片在怀柔中影基地开机拍摄,拍摄的第一场戏即是嘉兴红船上召开中共一大的场景。当演员们饰演的一大代表们激昂地唱起《国际歌》,几乎片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眼含热泪。正是在这份忠诚的信念支撑下,全体主创人员全情投入,同心同德,为《建党伟业》这艘“红色巨舰”的顺利启航捧出一片赤诚。

    影片在制作层面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还原历史原貌,增强视听感受,影片前后共搭建或改建特定历史场景40余处,各种化妆造型400余个、制作各种历史道具5000余件、各种人物服装10000余套,先后参演的知名演员超过200名,动用群众演员30000人次,拍摄过程耗时6个月,先后转战北京、易县、天津、迁安、上海等处,并远赴俄罗斯拍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和列宁演讲的段落。影片共拍摄镜头1800多个,剪辑后镜头2300多个,制作电脑特效镜头400多个。

    真诚浇铸力作

    在长达21个月的影片创作、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所有剧组成员都百倍努力、无私奉献,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见的困难,付出了很多不为人所知的辛劳,涌现出很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影片拍摄阶段,导演黄建新的母亲正卧病在床,为了不耽误影片拍摄进度,黄导强忍住对母亲的挂念,全身心投入影片拍摄,几乎拿不出时间去陪伴和照料远在西安的母亲。当剪辑和后期制作进行到最关键、最紧张的环节时,黄导母亲突然病危,他火速赶往病榻前陪伴母亲走完最后一程,一出病房便又拿起电话指挥影片的后期制作。匆匆处理完后事,黄建新便直接赶赴机场,第一时间回到北京的后期机房继续工作。

    2010年冬,影片正在浙江横店的影视城内拍摄,遭遇当地十年不遇的暴雪,使得数十名演员滞留横店,同时还有多名演员被困杭州机场,影片拍摄几近停滞。当时,香港著名演员周润发正在从杭州赶往横店的高速公路上,因大雪阻断公路汽车不能行进,周润发一行人为不干扰影片进度,冒着顶天的寒风、踩着没膝的大雪,沿公路徒步许久赶至横店与剧组汇合,抖掉积雪便上妆拍摄。

    演员廖凡在影片中饰演青年朱德,为拍摄好影片中的战争戏份儿,从战马上连续两次意外坠落,最终导致肩部严重受伤,不得不采用微创手术,钉入12根钢钉,至今仍在康复理疗之中。

    在影片后期录音时,毛泽东的饰演者刘烨正在外地一古装片剧组工作,作为男一号,戏份儿极重,而当时《建党伟业》的后期工作也已紧张到刻不容缓。为此,刘烨几乎牺牲掉个人的全部休息时间,白天在剧组拍戏,夜间搭乘航班回京直奔录音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台词的录制工作之中,4天之内6次往返于北京和剧组驻地之间。

    类似这样的奉献和牺牲剧组每天都在发生,不胜枚举,但所有主创人员都无怨无悔,都以有机会在这部影片中担纲角色为毕生荣誉。在影片公映之际,《建党伟业》剧组全体演员、工作人员衷心地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认可,真正做到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最终确立起主旋律影片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成熟模式。

(编辑: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