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重陽花房”。
拆違騰出的寶貴空間,該如何有效利用,又該如何防止違建卷土重來?朝陽區八裏莊街道給出了答案。在街道辦、轄區單位和居民一起努力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將拆違廢棄的老廠子花圃,變成了一座養老綜合體——“重陽花房”。
東四環邊的八裏莊東裏社區,一片三層蘇式老樓之間,就是新落成的“重陽花房”。説起“重陽花房”名字的由來,70歲的韓淑芬挺感慨:“東裏是從前京棉二廠的宿舍院,在上世紀90年代前,這塊地是廠子養花的地方。”
花房前些年因缺乏管理而荒廢,只剩幾間紅磚小房,外圍被層層私搭亂建佔據。“今年,我們下大力氣把違建全拆了。一邊拆,一邊思考:怎麼才能建立長效維護機制。”八裏莊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説,附近老小區多、老年人也多,“如果能把閒置地塊建成養老綜合體,既能補齊民生服務短板,又能從根兒上改善生活環境。”
街道辦一聲“哨響”,轄區近10家單位應聲而來,拿出服務資源共建“重陽花房”,為老年人提供老年餐、修腳、助浴等多種優惠服務。梁會蘭愛心服務隊也把花房作為一個志願站點,定期義務照料失能老人。如今,這座養老綜合體可輻射朝陽路以南的6個社區,惠及4000余位老人。
“重陽花房”美得簡直像個小公園。一道紅磚圍墻圈住小院,總佔地820平方米,裏頭有木棧道、小花圃、太陽傘,配色明快。兩排低密度陽光房裏,聚集了“醫、食、助、行、學”五大板塊的為老服務項目,老年食堂、共享茶室等為老服務空間很齊全。
為老服務更便捷,社區環境也更美,八裏莊東裏居民閒不住了,都琢磨著要為花房出點兒力。他們主動排班,打掃小院裏的休閒椅、沙坑,把“重陽花房”拾掇得清爽幹凈。
不僅僅是“重陽花房”,一公裏之外的八裏莊紅廟社區,居民們也擼起袖子共建了一座生態園。
今年8月,紅廟社區在一塊廢棄地啟動了生態園建設。居委會在居民微信群裏發出了徵集令:如果您有閒置不用的物品,歡迎貢獻出來,裝飾生態園。
居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紛紛把堆在家裏、樓道裏、墻根下,總也舍不得扔掉的“寶貝”拿了過來,改造後變成裝飾品。帶橫梁的二八自行車成了花園指引牌,廢舊雨靴、花生油桶、洗手盆都被改裝成了花盆,就連生態園中的一張石桌、幾方石凳,也是利用居民家中剩余的建材拼接成的。
大家齊心協力,臟亂差的邊角地變成了秀麗的生態園。明年開春,生態園花草果樹的日常維護,也將由居民志願者完成。(記者 朱松梅)
-
深化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北京市藥監局成立5個直屬分局
記者從北京市藥監局獲悉,12月1日起,北京市藥監局剛剛挂牌成立的5個直屬分局正式履職。
-
北京:全力做好冬春季院感防控
記者12月1日從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了解到,針對國內多地相繼出現本地確診病例,冷鏈外包裝多次檢出新冠病毒等情況,北京市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持續開展醫療機構感染防控檢查、督查、排查、調查,全力做好院感防控工作。
-
北京冬奧會金銀紀念幣(第1組)發行
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金銀紀念幣(第1組)發行儀式1日在國家遊泳中心“冰立方”舉行。
-
頤和園耕織圖景區升級亮相
經過近一年升級改造,頤和園耕織圖景區昨天開放,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也重新亮相。
-
廢棄老廠花圃 變身“重陽花房”
拆違騰出的寶貴空間,該如何有效利用,又該如何防止違建卷土重來?朝陽區八裏莊街道給出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