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山北海景區散花塢左側,有一孤立石峰,形狀下圓上尖,形同筆尖朝上的毛筆,峰頂巧生奇松如花,筆鋒下有一巧石,形如人臥睡,被譽為夢筆生花峰。
夢筆生花峰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裏有一個美妙的傳説。
李白少年時代,有一天晚上讀書作文之後,酣然入夢。他正在夢中奮筆疾書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筆頭上開出一朵潔白的蓮花,正詫異之時,一張張白紙又從天而至,落到他的眼前。李白高興極了,立即抓起毛筆在上面飛快地寫了起來,沒想到落在紙上卻是一朵朵的蓮花。此夢之後,李白才思突飛猛進,文採斐然。
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晚年的李白來到黃山,在北海景區散花塢平臺,突然發現一根碩大的山石,倣佛直插雲天的毛筆,山石頂端長著一棵小松樹。此情此景,倣佛少年時夢中的五彩生花妙筆。李白感慨萬千,用宣筆寫下詩篇:“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後人就將此景命名為“夢筆生花”。
另也有這樣一個傳説,李白日遊黃山,見北海山峰競秀,景色奇美,詩興大發,驚動獅子林禪院長老,二人縱談詩文,開懷暢飲。李白飽覽美景,痛飲美酒,詩興大發,奮筆疾書,寫完後,酒意猶存,順手將毛筆一擲後飄飄離去。那毛筆翻翻搖搖,從空中落下,插入土中,此筆就地化為奇峰,筆尖化樹,成就了“夢筆生花”一景。
夢筆生花峰坐落于黃山北海景區的散花塢內,海拔1600多米,孤峰聳立。由于孤峰的上部1/3處橫裂,裂縫以上部分漸圓漸尖,形如蘸滿濃墨的筆尖,而下部2/3的石柱恰似筆桿。“筆尖”上長著一棵盤旋曲折的古松,松枝伸展,猶如盛開的花,因此得名。傳説古代文人墨客如果文思枯竭,只要到此一遊,便會茅塞頓開,妙筆生花。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世界地質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與長江、長城、黃河同為中華壯麗山河和燦爛文化的傑出代表,被世人譽為“人間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于世。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登臨黃山,讚嘆道:“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據此概括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出處: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釋義:
夢:做夢;筆:神筆;生花:能夠寫出最漂亮的文章,比喻才情橫溢,文思敏捷。
打卡地:
黃山風景區。
周邊旅遊推薦地:
西遞、宏村、古徽州文化旅遊區、屯溪老街、呈坎、唐模、太平湖、翡翠谷等。
策劃:王雷
監制:宋衛義
統籌:蘇東 楊少武
拍攝:姚育青 潘成 張寧
視頻制作:廖宇翔 陳揚
手繪:許麗君 艾倩
出品: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
新華網安徽頻道
安徽旅遊在線
來源:“最美的遇見憶在成語間—伴著成語遊安徽”宣傳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