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的醫生!沒有他們,恐怕我就不能站在這裏了。”2月27日,家住宿州市朱仙莊鎮沱北村的徐女士激動地説。
産後大出血、心臟驟停、6個臟器衰竭、全身換血6遍……樂觀堅強的33歲女子,經歷了59天的生死考驗。為了挽救她的生命,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宿州市上百位愛心人士為她無償獻血,總輸血量高達26500毫升。
去年11月13日夜,一陣急促的鈴聲打破了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SICU(外科重症監護病房)的寧靜。産婦徐女士在宿州市某民營醫院生産後出血不止,急診轉入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入院時已經昏迷、雙側瞳孔散大、生命垂危。
醫院立即啟動高危孕産婦救治綠色通道。第一個24小時一晃就過去了,這期間共輸注8000多毫升紅細胞、血漿,20u的冷沉淀,2個治療量的血小板及大量止血藥物,但徐女士的凝血功能指標仍然很差,腹腔引流管依然出血不止。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高危孕産婦救治中心快速成立由重症醫學科、産科、輸血科等多學科合作的搶救團隊,組織多學科會診,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血漿告急!血小板告急!輸血科主任黃峰利用“無償獻血微信群”,向醫院和社會發出呼吁。很快,醫院的多名醫護人員和眾多愛心人士主動獻血和血小板。同時,宿州市血站從周邊地區血庫多方籌集調配的紅細胞、冷沉淀血漿、血小板源源不斷送至SICU。藥劑科也快速送來凝血酶原復合物及纖維蛋白原,幫助産婦糾正凝血障礙、提升血壓、穩定循環提供有力支持。
治療期間,宿州市共有100多位愛心人士為徐女士獻血,醫院累計為徐女士輸血26500毫升。“也就是説患者全身血液換了6遍。省內尚未發現這種病例報道,全國這種情況也相當罕見。”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SICU負責人尉玉傑説。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徐女士血壓循環逐漸穩定下來,凝血功能逐漸好轉。
徐女士在被搶救過程中,還出現循環、中樞、腎臟、呼吸、肝臟等多個臟器衰竭現象,經過29天連續血液濾過腎臟替代治療,各臟器官慢慢恢復正常。“據文獻記載,3個器官衰竭死亡率在90%以上。而徐女士出現6個臟器衰竭,搶救難度可想而知!”尉玉傑説。
就在徐女士各項生命體徵趨于穩定之時,再次出現險情。患者又出現了胃腸功能障礙,嚴重腹瀉導致病情再度惡化。SICU醫護人員迅速採取措施,讓患者的腹瀉症狀好轉,胃腸功能逐步恢復。
經連續59個晝夜的搶救,徐女士病情終于基本平穩,最終平安出院,並且沒留下後遺症。
“我們把患者從死神那裏搶了回來,這是醫護人員的責任,更是我們的驕傲!”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SICU負責人尉玉傑説。(記者 何雪峰 通訊員 張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