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安徽省蕭縣人民法院執行幹警通過調解促使一起相鄰權糾紛案件順利結案。在一審、二審無法化解矛盾的情況下,通過執行法官多方調解,促使被執行人不僅主動自行拆除判決要求拆除的墻面,還多留出70公分通道,供原本存在糾紛的兩家人當做通道。
2016年元月,被執行人王某貞在申請人王某民北墻搭建約2米高墻體,未給王某民留空滴水。王某貞辯稱,2014年王某民在原圍墻位置違法建房在先,自己才緊鄰該房屋搭建圍墻,對方房屋後面也沒有給自家留空滴水。
因雙方宅基地糾紛已有幾十年爭議歷史,多次因地界不清産生打鬥,村委會也調解過,但沒有任何效果,最終鬧上法庭。
起訴至法院後,為此事法官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由于積怨太深,雙方依舊不為所動。此案幾經波折,一審不服,上訴二審後維持原判,此時已走到執行階段。
該案件看似只有一面墻,但堵上的卻是人心。如果強制拆除墻面,雖然維護了法律威嚴,但社會效果不佳,依然隱患未除。于是執行幹警改變思路,決定以王某貞的子女為切入口,進行調解。
據了解,王某貞兒子曾在大城市裏打拼,眼界更開闊。執行幹警通過勸説,讓他以親人的身份去説理,比馬上強制執行效果要好。經過執行幹警和其子的不懈努力,果不其然,事情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機。原本判決只要求王某貞留出50公分的通道,而被執行人王某貞卻最終決定自行拆除墻體並留出70公分通道。(曹傑 劉民 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