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一場耐人尋味的“集體舞”
2018-03-27 19:4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  題:一場耐人尋味的“集體舞”

  新華社記者吳黎明

  連日來,有20多個西方國家因俄羅斯前特工在英國“中毒”事件宣布驅逐逾百名俄羅斯外交人員。美國日前高調加入英國發起的行動,宣布驅逐數十名俄羅斯外交官並關閉俄駐西雅圖領事館。這是特朗普總統上臺以來,美歐之間攜手跳出的合拍舞步,頗為罕見。在美歐跨大西洋裂痕日益擴大的背景下,西方國家在此事上展示的“團結”耐人尋味。

  回顧過往,英國“脫歐”與特朗普當選這兩只“黑天鵝”結伴而來,為歐洲政治與跨大西洋關係蒙上陰影。當歐洲人尚未從“黑天鵝”降臨的錯愕中回過味來時,特朗普用言語和行動讓歐洲人進一步目瞪口呆。

  從拒絕與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握手到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比手勁”,從稱讚英國“脫歐”到公開批判德國移民政策,特朗普的“特立獨行”,讓其歐洲盟友顏面受損。德國《國際政治與社會》雜志網站安慰歐洲道:“這位現任美國總統冒犯或羞辱了幾乎每一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但至少截至目前,他並沒有挑起戰爭。”

  二戰後與歐洲的盟友關係一直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個重要基石,但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的一係列對歐動作大有“推倒重來”的架勢。從公開宣稱北約“過時”到反對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從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到宣稱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址,再到威脅推翻伊核協定,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一次次衝擊歐洲。近年來,歐洲民意對美的不滿持續積聚發酵,歐洲輿論對華盛頓的冷嘲熱諷已剎不住車。包括德國《明鏡周刊》在內的許多歐洲主流媒體認為,如今就連堅定的大西洋主義者也無法再否認跨大西洋關係危機,而“大西洋價值共同體”的主要政治威脅恰恰來自華盛頓。

  需要指出的是,跨大西洋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泥潭並非偶然。德國聯邦議員羅爾夫·米策尼希在題為《跨大西洋主義的終結》一文中寫道,特朗普主義並非美國歷史的一次“事故”,而是冷戰後“美國作為世界強國的狂妄自大和自以為是的傲慢帶來的結果”,而特朗普不過是“撕下了美國的面具”,“露出這個世界大國充滿疑慮、肆無忌憚且自私自利的真面目”。

  裂痕日益加深、背影漸行漸遠,這其實並非美歐領導人的主觀願望,而是雙方戰略考量、利益訴求和政策主張日益分化的現實結果。俄羅斯前特工“中毒”事件的出現,倣佛讓大西洋兩岸找到了“彌合”裂痕的一支“粘合劑”。這就不難理解此次一些西方國家集體行動的積極性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卓越 李志強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1067112259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