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高房價生活困窘 美國西海岸“無家可歸者”近17萬
2017-11-10 13:18 來源: 環球時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一邊是豪宅林立、萬家燈火,一邊卻是房車聚集、“流民”遍布。以繁華的舊金山灣區為代表的美國西海岸發達地區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住房危機。據美聯社7日報道,受房價和租金飆升等因素影響,美國西岸華盛頓、俄勒岡和加利福尼亞三州的無家可歸者數量近兩年接連創下新高,顛覆人們對“流浪者”的傳統印象。越來越多的普通勞動者和社會弱勢群體因追趕不上租金的飛漲而被“驅趕”到街頭巷尾,其窘況與生活在同一城市甚至毗鄰社區的高新産業“新貴”形成強烈反差,也對公共衛生等民生問題構成挑戰。

  “房吃人”

  依靠政府的殘疾補助,62歲的提明思和女友多年來一直舒適地租住在朋友家中。但隨著好友因病去世和房租水漲船高,二人很快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提明思用最後的一點積蓄購置了一部二手房車,暫時“定居”在當地的一處機場附近。房車內沒有供水、沒有烹飪燃料。二人如廁用的是水桶,之後再把穢物傾倒在外。這種生活僅持續數月,房車就因嚴重衛生問題變得無法居住。

  即便如此,提明思在西雅圖的無家可歸者中還算是活得相對“體面”。美聯社稱,西雅圖現存的非法“流浪者居所”共400處,無家可歸者分布在公園、橋下和路旁,需要長期同警察“打遊擊”。與傳統意義上的“流浪漢”不同,他們大多有工作,能自食其力,並非因沾染生活惡習而陷入困窘,而“僅僅是住不起房子”。

  “房吃人”現象在美國加州高新企業聚集的硅谷更為突出。51歲的薩爾達納和3個孩子是加州山景城的“房車一族”,其定居點距離谷歌公司總部不遠。薩爾達納要打兩份工,每天從早5時忙到晚10時。但即便如此,當地接近4000美元的公寓租金仍然遠超一家人的承受能力。相比之下,房車的月租要便宜得多。

  新型“流浪者”

  《舊金山紀事報》稱,“住房危機”在整個美國西海岸地區如今已是普遍現象。官方統計顯示,分布在這三州的無家可歸者如今已達到16.8萬人,比2015年增加1.9萬人,完全喪失住處的流浪漢同期增加18%。不僅如此,居無定所已不再是社會弱勢群體和底層勞動群體的專利。無家可歸者還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有數據顯示,加州洛杉磯市18至24歲的年輕人是“無家”階層中增速最快的群體,增幅高達64%。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由于年輕人往往要承擔住房與學費的雙重經濟壓力。

  據媒體報道,西海岸大城市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産業在吸引大批人才的同時也極大地拉動當地的房租和房價。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項調研顯示,以洛杉磯為例,該市的房價每上升5%,市內就會增加2000名無家可歸者。美聯社稱,普通人距離永遠失去居所可能僅隔一次小小的變故,比如一次生病或者失業。

  一位在舊金山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即便灣區是極盡繁華之地,但街上也時常可見無家可歸者。雖然從傳統上講,很多人因精神問題或藥物濫用等問題成為流浪者,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因各種原因主動選擇“流浪”作為生活方式。他們有工作,也有固定收入。現在社會上也出現很多討論,呼吁大家不要戴有色眼鏡看待這些人,不要對他們形成偏見。

  危機

  無家可歸者增加也帶來社會問題。在加州山景城,房車一族對當地的交通構成潛在危害,上周該市警方不得不對房車的車型、高度採取限制措施。前不久加州聖地亞哥市爆發傳染性肝炎疫情並擴散至周邊城市,造成全美近20年來第二大流行性疫病危機。西海岸三州至少有10座城市自2015年來曾因無家可歸者造成的社會問題而被迫進入緊急狀態,而這種政府措施通常僅用于嚴重的自然災害。

  無家可歸群體數量在全美范圍內已整體下降。但在諸多西海岸城市,政府保障性住房項目及社會收容設施的建設顯然與高速發展的地方經濟不相匹配,廉價房屋短缺達到歷史峰值。有權益人士表示,這些地區如今所面臨的已不再是普通的社會問題,而更像是在面對一場“難民危機”。讓人們居有定所是政府亟待推動的重大民生任務。

+1
【糾錯】 責任編輯: 鞏陽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9926129737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