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中國遊客在美國從青睞名牌到體驗文化
2017-08-17 20:2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紐約8月16日電  記者手記:中國遊客在美國從青睞名牌到體驗文化

  新華社記者楊士龍

  “Deep-pocketed”是美國俚語,意為“財大氣粗的”。美國旅遊業內人士往往會用這個詞形容訪美的中國遊客。從絕對消費額看,中國遊客在美每人平均消費2000美元(約合1.3萬元人民幣),依然名列前茅。但從消費取向看,中國遊客的關注點正在發生變化,即從先前的大量購買名牌商品轉向了深度文化體驗。

  來自北京的酒吧老板勞倫斯·謝連續兩年夏天來美國旅遊,他既沒去紐約也沒去洛杉磯,而是按照美國蒸餾酒協會近年推出的“威士忌酒之旅”行程,自弗吉尼亞州至肯塔基州,再到田納西州,遍訪沿途近10家美國威士忌酒廠,向肯塔基州野火雞酒廠蒸餾大師艾迪·羅塞爾等當面請教。

  30歲出頭的勞倫斯·謝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威士忌在中國好飲者中的熱度正在慢慢升高,但大家談起威士忌,往往會想到蘇格蘭或日本的品牌,對美國威士忌酒及相關文化歷史知之甚少。

  他説,威士忌釀造的過程充滿哲理,“美國威士忌從裝桶到裝瓶要五六年,這是一個需要信念和堅持的過程,放棄即投降。”他引用羅塞爾的話説,釀酒的過程“既講究科學,更是門藝術”,更多地需要觀察和體悟,“從桶裏拿出來裝瓶的時候,酒的品質和個性只能靠人的味蕾和嗅覺判斷”。

  “羅塞爾的話非常睿智。威士忌釀造復雜的工藝,在這個流水線快速生産的年代彌足珍貴。它的誕生不是為了迎合市場,而是為了那些能夠懂它的人。”勞倫斯·謝表示,美國蒸餾酒協會倡導並協助每個品牌的威士忌積極挖掘其個性化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並將之作為培育鐵桿消費者市場的獨門武器。每家酒廠都設計、建設和運營得像博物館一樣,值得推廣和學習。

  勞倫斯·謝在近年訪美的中國遊客中很有代表性,他們不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隨團到處買買買”,而是更傾向于自由行和深度遊,更加注重個性化的行程安排,以及對異域文化的個人體驗。大家蜂擁而去的地方,他們未必去。相反,他們會選擇一些比較冷門的、本土化的景點和項目,比如鄉村遊、土著遊、博物館遊以及滑雪、漂流、跳傘等。

  記者一位從事旅遊服務的當地朋友表示,以前到紐約的中國遊客觀光路線幾乎一致,時報廣場、大都會博物館、帝國大廈和自由女神像等景點走馬觀花,最後重點安排在第五大道上的奢侈品店,或者去奧特萊斯淘名牌。現在則不然,不少年輕人都是在當地租個車,按事先準備好的旅遊攻略自由行動,深度體驗美國社會。

  究其原因,當地旅遊業內人士認為,赴美旅遊的10年多次簽證給小有積蓄的中國中青年遊客來美提供了極大便利,沒有必要再搞走馬觀花式旅遊,一次玩不盡興,有假期隨時可再來。此外,跨境電子商務和國際快遞業的迅猛發展,讓“空降式”的集中購物也變得沒有必要。經過過去一二十年的“時尚歷練”,中國遊客對國際品牌的認知和使用更趨理性,中國時尚品牌的崛起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家對國際大牌的消費熱情。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俊松 郭聰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10311215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