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 2017/10/24 06:30 約3分鐘
當地時間10月23日,日本眾議院選舉落幕,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大勝,獲得三分之二(310)以上席位,安倍繼續執政成定局。這是安倍五年來第二次在提前大選的政治豪賭中,又賭贏了一次。雖然今後安倍將帶領日本走上修憲“快車道”,但實現安倍的“修憲夢”恐難如願。
此次政治豪賭,安倍僥幸獲勝,我認為這是意料之中。首先,日本在野黨四分五裂,沒有認真準備就匆忙上陣,這讓安倍坐收漁翁之利。在289個小選區中,在野黨陷入混戰、自相殘殺的佔到八成,選民對他們的信任度並不高。其次,這是日本民眾求穩心理所致。如今,日本政壇混亂,民眾希望政權穩定。盡管安倍鼓吹的“安倍經濟學”招來不少非議,但日本經濟連續6個季度增長,成為安倍勝選加分項。日本共同社稱,日本民眾普遍將這次選舉稱為“爛橙選舉”,即在一堆“爛橙”中選一個看上去還不錯的。《德國之聲》也認為這是“矮子裏面選將軍”,日本政壇目前缺乏可替換的人選。
有分析認為,此次安倍選擇孤注一擲提前大選,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修憲夢”。我認為,這次安倍勝選保持了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局面,將帶領日本走上修憲“快車道”。根據日本憲法規定,修改憲法要獲得眾議院和參議院2/3以上議員的同意,同時獲得半數以上日本國民的同意。即使國會通過修憲法案,最後還有民眾這道坎,當前大多數日本民眾並不支持修憲。日本民眾更關注切身的民生問題。雖然從表面來看,日本經濟向好,但安倍忽略民生問題,民眾並未得到實惠,消費意願低,中小企業日子很苦。個人預測,安倍下一步將採取局部修憲、相對“軟化”的辦法,加大修憲的宣傳力度,爭取更多日本民眾理解和支持。
安倍此次選舉獲勝將有望執政到2021年,有媒體預測,在安倍新的任期中,他將致力于實質性改善中日關係。對此,我認為,當前中日關係處于經濟上互需,政治上博弈。政治博弈的本質是因為安倍沒有正確地認知中國的外交定位,企圖牽制和延緩中國的發展。在我看來,兩國關係的改善不僅要治標,還要治本。如果中日外交關係上現存的一些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不解決,比如歷史遺留問題,那麼中日關係的基本面將難以得到根本性改變。(編輯:薛筆犁)
歡迎關注思客微信(sikexh),隨時查看我們的最新消息。
有 41 位網友推薦了本文